这世界不停的开花,我想放进你心里一朵

「2021.11.18, 晴」
此文献给所有有缘看到的朋友,人活着总要有个信仰,爱,是我的信仰,你的信仰是什么呢?」
曾经看到过一段话,一个人在一片草原上,看着满地的草,思考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后来,草原上来了一群羊。
好像事物都要被赋予些什么,才显得有意义。
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数年。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却不能参透这句话的含义,因为我发现,当我为了活着而活着时,我的生命还是无意义的...
昨天下午,上海,地震。
我很感谢社会给予我从小的安全教育让我在一感受到桌椅晃动时就意识到是地震了,并且可以冷静的应对。
所处9楼住所的自己没有选择第一时间跑下楼,而是选择站到了一个有水有食物的角落。
我拉开了窗帘,看着窗外的世界,想象着这栋楼随时可能会坍塌的场景...
很快,震感结束了,在一切都过去后,自己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坐在电脑前码字。
直到晚上刷到一条上海地震的新闻后,才想起来下午是真的地震了。
我打开手机聊天框,和父母简单的聊了几句准备互道晚安时,发了至今为止在自己的记忆里,从未主动发过的三个字,‘我爱你’。
我自认自己是佛系的,几乎是平静的面对即将可能面临的疼痛甚至是死亡。
但是当我在考虑身边的食物可以坚持多久,当我想到如果房间持续晃动自己应该躲进卫生间甚至跑下楼时,我也知道自己是想活下去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电影《我是余欢水》中说,“人活着还是要有个信仰的,不论信仰是什么,总要信些什么” 我无比认可这句话,我坚信信仰会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然而,我只知道真正的信仰,能包容所有的方式,容纳所有的形式,却始终没有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信仰...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场多年好友的婚礼,我是一路看着好友为了维持这段异国恋付出了多少心酸与泪水。
就是这样一个平日里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小姑娘,婚礼当天,在我们这群朋友甚至是新郎都为他们的不易与坎坷落泪时,她是唯一一个没有流泪还全程带笑的。
婚礼结束后她和我说,如果他们没结婚,她这辈子就不打算再结了。这让我回想起以前还在异国恋时的他们,有一次分手闹得厉害,好友喝了很多倒在路边哭。
那个晚上,她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她什么都不要,她只要她的父母,和他。
或许,对她而言,爱他,就是她的第二信仰。那,我的信仰又是什么?
电影《在我消失前》,讲述了一个因为对自己死去女友的思念和生活的压迫,本想放弃生命割腕自杀的男主里奇突然接到关系疏远的姐姐的电话,恳求他去照顾九岁的侄女索菲亚几个小时。
之后发生的故事让二人之间建立了信任。故事的最后,里奇回到家中躺在血色的浴池里继续自杀,然而姐姐打来电话约自己去见她们母女,里奇在一阵沉默后,说了ok。
在我消失前,我希望有人能需要我。
就像某位不知名的网友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为了别人而活,活着却没意义,但你知道吗,你也是别人”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成为别人的光和希望。
因为一些原因,我需要在一些城市往返,前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反复,突然收到了一条老友的信息。她问我,现在在哪呢,还是回来了。
我说,在上海。
她说,你跑来跑去当心点。
仅仅是这最微乎其微的一句关心,都让我觉得,活着真好。
因为活着,可以随时随地,尽情的享受爱,与被爱。
以前的我总是含蓄的将‘我爱你’这三个字藏在心底,觉得这三个字的分量过于沉重,它夹杂着太多除了爱以外的东西,责任也好,担当也罢。
但现在,我不会再吝啬说出这三个字,因为这世上再无比‘我爱你’更深沉的情意。
千言万语,都不及一句,‘我爱你’。
在我消失前,我一定要让所有我爱的人知道,‘我爱你们’。

如今,我可以笃定,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意义。
爱,就是我的信仰。
我想对所有能看到这里的朋友说一声,我爱你们。
/本文内容原创,所有照片来自我与朋友的手机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