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来藏往,羲笑yan开——珠穆朗玛峰
登珠峰是报了2日团,运气真的好, 天时地利人和:一是天气非常好,晴朗无风,上山不会太冷又可以看到珠峰;二是旅游团的司机师傅说“由于疫情,已经有至少20来天没发团珠峰了”,这趟团刚好在我在拉萨适应了高原环境后发团了;三是夜宿日喀则,海拔约4000米,房间无供氧,早晨醒来身体毫无异样(前一天喝了红景天根泡的水)。

珠峰行政辖属定日县,去珠峰需要边防证,如果跟团,旅行社会统一办理。往返路上至少查3次这个证明, 从珠峰停车场去大本营也会再查。也了解到,原来边防检查属于移民局管辖,都是移民警察做检查。
可能疫情原因,一路上多次、进公园景区都要查通行码、西藏的场所码。
通行检查和疫情管控做的都很严格。
【嘉措拉山口】



嘉措拉山口海拔5220,是珠峰自然保护区的山口,站在嘉措拉山口,不仅可以眺望到珠穆朗玛峰,还可以眺望到另外三座海拔均在八千多米之上的卓奥友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
318公路边,无数的经幡迎风飘扬。 这里有当地人在售卖经幡,也会一同系上,边系边说祝福语“你们去珠峰平平安安,扎西德勒”。同行的弟弟买了经幡请大家写愿望,实际上只有我写了并亲手系上了。
【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


继续前行,是珠峰国家公园了。 也是在这里买门票,根据西藏旅游政策,这个季节是免门票费的,门票还是要正常通过身份证领取。
有各种旅游设施配套提供。
【加乌拉山口】






加乌拉山口是拍摄珠峰的观景台之一,此处海拔见截图5211.4米。 山顶是经幡飞扬,脚下是起伏的群山,远处耸立着喜马拉雅山脉四座海拔8000多米的高峰, 从左向右排列的顺序是:玛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
【一百零八道拐】


天路108道拐,从山口俯瞰,经幡飘扬下,令人震撼称奇。
【珠穆朗玛峰】大本营
到珠峰大本营,是需要先在珠峰停车场,换乘珠峰景区的环保车上山的。








珠穆朗玛峰,不再多普及什么。只记录见闻感受。
这座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世界高峰。 大本营看到的是山峰,白雪覆盖,瑰丽大气,一时一景,第三女神的名称真实不虚。
在这个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我离爱的人是这样近。
在这样雄奇威严的山峰前,凝视许久,她的美和我的心情,似乎用任何语言形容都是单薄的。
【曲宗村】






夜宿山腰位置的曲宗村,海拔虽不算太高,但由于是山上,含氧量是较低的,大约是拉萨含氧量的40%,水温烧不到70度。
住宿条件非常艰苦,基本是多人间,男女混住。 我运气极好,跟同团的一位女生合住了一间双人间。(原本是安排我和她、她老公一对夫妻共住3人间,我提出跟她单住,成功搭伴同屋)。
房主是一位藏族中年大哥,人很淳朴。 晚饭给我们煮了火锅,这一顿比其他很多只有一碗泡面的条件好很多了,大家很知足。也体验到了高原环境下煮饭不熟,一块方便面下锅,一顿饭结束时还是夹生的。
晚上同行的伙伴们都出来拍星空, 设备齐全、位置也找好了,听他们在屋外讨论,月光太明亮,拍不到星空,如果只是月牙会拍到很漂亮的星空甚至银河。 一群人在屋外说“有月亮就有月亮吧,还是一轮满月”,我听完也出屋凑热闹,手机拍了几张星空照。
首次体验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整晚房门只是关着不锁,我还特意检查了大门,根本没有锁,同行的人都跟我一样惊讶又称赞不绝。 屋里的食品、首饰、各类石头,也都是摆放在一张柜子上,没有任何遮拦。 这是信仰的力量,非常了不起。
上珠峰和曲宗村的夜晚我都吸了氧,也留下一个小秘密(或许我会告诉最亲近的人)。
回程——


次日回程,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石碑边上,跟藏族弟弟打了一场羽毛球,这可能是打过的最高海拔的一场球了,也没有缺氧而身体不适。
简单做个复盘:
1. 去大本营是会有头晕的(根据个人体质),一路上在高海拔的山上就会头晕头痛了,微小的高反是正常的,慢慢走路,最好吸氧(氧气可以出发前在医院或诊所灌医用氧);
2. 温度低,没有大风的情况下,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冷,长款羽绒服必备(高原最要注意的是避免感冒);
3. 住宿:大本营边上有海拔5200米的绒布寺、山腰也有民宿;一是住宿条件很差,二是凌晨1-5点是高反事故的高发期;如果可以选择,不建议住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