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似乎找到了解决拖延症的有力工具
先上结论——
》》设想最坏结果 ➡️ 设置反向KPI
》》以前为了解决拖延问题看过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和技巧:
. 把要做的事拆解细分到小单元
. 监禁手机大法、断网大法
. 建立仪式感,倒数五秒,数到一就去做
. 交给宝藏APP/小组件,让它们来帮你解决
. 立刻去做!(???)
. 小单元时间法,5分钟一单元
……
然后我发现,这些小技巧更多只对生活中很具体且只涉及个人的事情有效,但对于更庞大一点的项目如写文章/方案,以及需要去与外人产生联系的事情就很难执行,因为面对这种事,往往阻碍藏在内心。
再者我也一直认为生活中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我就拖延了怎么地?我家里客厅灯坏了硬是拖了两个月才换也不会有非常严重的坏影响。
拖延症真正可能对我产生大的坏的影响的是在于面对那些相对大且复杂的事情,而此时拖延更多源自那个内心的动因,就我自己而言,这个动因主要是恐惧。
恐惧什么?去面对。为什么恐惧面对?恐惧面对后会产生的那个结果。为什么恐惧结果?因为内心往往并不自信这个结果是好的。
——也就是说,我之所以无限拖延不想面对是因为我恐惧接下来要去做的这件事情无法完美达成预期!
既然这样,那么我就试试,从一开始就首先去直面那个我担心的坏结果。
这也是陈海贤老师在他课程里提到的针对喜欢把注意力放在证明和维护自己“完美”形象的僵固型思维的人提出的“制定犯错计划”。
运用到面临选择或行动胆怯时,即【设定反向KPI】。
最近我工作上遭遇困难,最好的方式是我自己主动去找老板沟通诉求,但因为恐惧自己过程中表现不好,恐惧她会评判我、拒绝我,拖了好几天。最后心想,做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她拒绝我或不认同我,而已。多么不值一提的坏事啊,我不就回归正常继续上班嘛。
最坏的结果不过如此,那我就干脆给这件事设定一个反向KPI——今天我要做的就是去找老板谈话,并且让ta拒绝我的诉求,这是我要拿到的结果。
这么一想之后,心里一下子就轻松了,当然了,结果是我并没有完成KPI,老板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