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白的音乐笔记(五十二)——马勒d小调第三交响曲
这次听的是马勒d小调第三交响曲,依旧由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这部第三交响曲作于1893-1896年,表现的是马勒的自然观。马勒原定此曲标题为《夏日清晨的梦》。马勒根据他“交响曲必须如同整个世界一般,包含一切”的原则,在第三交响曲中尝试定义自然中所有声音。全曲时长超过一个半小时。
第一乐章 潘神苏醒,夏季来临
神伟奇绝的黎明,非常抓耳的开头。清晖里,尘埃颗颗撒落,如被焚烧而死的精灵的尸体。万物苏醒,柔曼缱绻,潘神渐渐睁开眼睛。远处的轰雷吗?又回到自然灵动的轻响。生灵集合,变成一支队伍,穿过充满雷暴的雾团。又是哀悼,又是振奋。一阵狂欢之后,回到开头的旋律。沉穆的潘神在整理自己的仪容,低气压过去,再次的生灵集结,潘神出门,不知去干嘛?去迎接远方来的夏天?
第二乐章 草地上的鲜花告诉我
娇艳与冷艳同时随风摇曳,它们是在转述风带来的别的消息吗?非常抒情而轻柔的一个乐章。
第三乐章 森林里的动物告诉我
灵动而神秘,奔跑,鸣叫,追捕,逃脱。我听不懂动物说了些啥,只看到森林。
第四乐章 人类告诉我
到了人类,间断的女低音登场,既神圣又沉痛,像是对人类的嘲讽,又像是怜悯。
歌词大意
人哪,听着!
深沉的午夜在说什么?
我睡了,我睡了—
我从深沉的梦里醒来;
世界是深沉的,
比白昼所想的还要深沉。
深沉是世界的痛苦;
快乐比起悲痛更深更沉;
痛苦在说:“走吧!”
可惜快乐渴望永恒—
深沉,深沉的永恒。
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
童声合唱,继而女声合唱,再是女声独唱。这次天使的声音明显是怜悯更多,掺杂着不满与不解。“宾帮”之声,从天堂到炼狱。
歌词大意
三位天使唱着甜美的歌,
声声喜乐,响彻天国。
众天使们齐声欢呼著说:
“彼得的罪得赦免!”
坐在桌前的主耶稣,
正在跟十二门徒用晚膳。
主耶稣说“你站着所为何事?
我看得见,你为我而哭!”
“仁慈的主!我怎可能不哭?
我犯了十诫!
漫无目的地走着,苦苦痛哭!
主啊,求你怜悯!”
“若犯了十诫的话,
必须跪下祷告,
及发誓以后永远祇爱神!
因为喜乐由神所赐!”
天赐的喜乐是有福的城,
天赐的喜乐并无终结!
天赐的喜乐由彼得来领受。
耶稣将喜乐赐予彼得,也永远赐予世人。
第六乐章 爱告诉我
一切恢复沉静,像太初的海潮。天地渐露哀容,哀与爱似乎总是相通的。雾蒙蒙里,原初之力激荡回响。继而是至爱的爱抚,让一切创伤愈合。我听见有瀑布落下。啊,的确是爱,马勒把爱谱出来了!落泪吧!万条垂下,银河的丝绦。最后的钟声,还是脚步声,一切落幕。
马勒是否谱出了一切,我不敢说,但“马三”野心之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说带着目的去作曲,千古也仅有马勒一人了。“马三”到底是振聋发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