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视角,看到自己的局限
上班的早晨,我都会路过此地:十字路头,宝马香车成群结队而来,呼啸而去;斑马线上人影绰约,看不清面容;香樟树林一身戎装傲然挺拔,地铁口的人流如潮水般涌进涌出。很多时候,我不会关心周围的一切,只关心自己脚下的路和口袋里手机。
没有强烈的情感,没有强烈的感知,生活仿佛是钢琴的键,只剩下白天和黑夜两个界限。而生活本身的美,如钢琴流淌出来的美妙的音乐,已经被忽视,被抽空了。
我意识到这一点,是今早翻看朋友圈。我每天经过的此时此地,被一位摄影师拍出来,他站在半空中拍摄,这里的一切井然有序,人,路,树,车,轻轨,甚至路灯,都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一种和谐的美,人和自然交相辉映的美,瞬间来到我的面前。
换一个视角,我每天路过的地方,就是一首歌,流淌着诗意,流淌着生活的激情,流淌着幸福的感觉。
这张图片,让我看到:原来我是“身在美中不自知”。看到自己的眼睛,脑子,心灵,已经完全被日常占据,没有空白,没有闲暇,没有乐趣。
这样的对比,深深的刺痛我:为什么我的生活,感受不到美?感受不到音乐?感受不到喜乐?
在一个认知路径里生活久了,惯性给我们安全舒适感的同时,也给我们了迟钝笨重无感的附赠品。
如何打破这个惯性?
读书,交友,是一条捷径。尤其是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去看别人的东西?
因为别人的视角,可以为你打开看世界的另一扇窗,另一扇门,让你跳出自己认知的界限和局限。
知道自己的局限,边界,就像孙悟空在天界得意洋洋的撒一泡尿,以为是自己法力无边的证据,却不知那正是他跳不出如来佛祖掌心的浅薄之心。
知道世界在你可以感知之外,知道世界在你的认知以外,知道世界在你的想象之外,很难。
但是,你一旦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谦虚,谦逊,礼貌,同情,耐心这些品质,也就不请自来,天然而来了。
我想,第一步的改变就是珍惜已有的东西。去发现已经拥有的东西的美,追求生命的深度,而不是广度。
第二步,努力拖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道,智慧,只有自己去寻找,经历,研究,沉浸,才能变成自己的认知,变成自己的思维思路。别人告诉你真理,你没有那个认知,那个眼界和心胸,得到也只是暂时的。
你的所获,真的只和你认知匹配,你的人品匹配。
第三步,反思自己的意义。有意义的生活,包括健康,平安,喜乐,也包括努力为美好社会尽心尽力。
秋天的早上,我的思绪因为微信圈上下纷飞,如片片黄叶,在大地上寻找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