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歌谣研究分享交流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冯军成。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发言。围绕《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分享交流。
第一,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定和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红色基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革命道德、思想路线以及先进本质的集中体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教育官兵要爱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要擦亮底色,正确理解红色基因,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文化,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第二,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根据学生和时代特征进行战略安排和科学实施。红色基因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红色精神的核心,而红色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形成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红色精神的传承最终还是回到历史事实中去,探索和总结历史规律。在此,我想以红色歌谣为例,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历史人物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是体现中国精神的歌谣,具有阶级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工作期间,我以红色歌谣为切入点,探索出一条“一核二支三化四服”,即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核心,优化教师和学生支部力量,党团支和团总支协同创新,发挥集体教育和同辈教育力量,实现党建工作的制度化、特色化和生活化,让成果服务学生、服务课堂、服务社会。

第三,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在润物细无声中凸显制度优势、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红色歌谣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2017年2月27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堂》的通知(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2020年1月7日)的具体措施。在红色歌谣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需要出台文件。名不正,则言不顺。在研究红色歌谣的过程中,我购买了大量的红色歌谣书籍,制作了红色歌谣PPT,拍摄了红色歌谣的宣讲视频,发表了红色歌谣的理论文章,申报了红色歌谣课题,也成立了红色歌谣宣讲队伍,让红色歌谣学习、研究和传播成果让更多人知晓。在实践中,我们将红色歌谣应用于学生干部的培训,党课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文艺活动,被德阳市共青团和学校组织部进行报道。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让更多热爱红色歌谣的人加入起来,必须要有文件出台,让这项工作迈入规范化,服务于人民。
第二,需要通力合作。红色歌谣研究涉及到传播学、伦理学、语言学等跨学科的知识,需要图书管理部门、旅游部门、新闻机构、学校等多单位参与,让红色歌谣在红色文化的重要形式中绽放异彩。基础工作做好了,我们要朝着学习、研究、开发、传播的方向迈进,让红色歌谣研究更上一层楼。
第三,需要纠正认识。红色歌谣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我们不能认为它过时了,它应该与时俱进,应用于各方面。
以上是我的发言,有何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