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得越来越像我的母亲
我不知道这么多年以来,妈妈是如何一个人走过的。最近这几个月,我愈发感受到了自己对于母亲的依赖。我记得,几年前,妈妈会带着依依不舍的目光,跟随我的背影,连带着脚步一起,追着我往前走,虽然我们明明就不住在一个地方。我那时觉得她好神经质,用冷漠回绝了她寂静无声的乞求。那是一种刻入骨髓的寂寞,如刀割,如风霜。可我当时不明白,也不以为然。直到后来,直到最近,我开始追随着妈妈的背影,想跟着她回家,才感受到,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以及在绝望中生发出来的,想要抓住那一根救命稻草的,近乎悲凉的希望。
每个中午,妈妈都会如约而至,过来做午饭。我记得几年前,我曾和她大吵一架,说以后各过各的,不让她再踏进我的家门。可是后来,没过几天,我就妥协了。不是因为妈妈痛骂我,威胁我,要求我让她继续过来做饭,而是因为我自己不忍心,在物理距离不算远的现实条件下,还要断绝母女关系。毕竟,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割破血缘的纽带。
妈妈的孤独,源于不幸的婚姻。如今,这孤独愈发浓烈,却不再是她的歇斯底里,或者泪流满面,而是我的郁郁寡欢,暗自悲叹。我从很早之前,便察觉出我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现实。可直至如今,我才深深感受到自己对母亲的依赖与眷恋。我曾无数次想过最坏的可能,就是像我的表叔一样,孤独地死在房间里,尸体发臭了飘散出来,才被人发现。我以为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不再惧怕前路的孤独。可我仍旧会在每个夜晚,甚至每个发呆的白昼,惶惶不可终日,想起这令人毛骨悚然的与世隔绝。
妈妈还有我,可我还有谁呢?我谁都没有。
很多年前,大约是我刚入职的时候,妈妈曾不止一次地问我,可不可以带她一起去吃我和同事的聚餐。我觉得那不合适,一口回绝。即便现在,我大约也会觉得不合适。但我或许不忍心拒绝了,又或者不会有机会让我拒绝了,因为妈妈再也没开口了。她会平静地接受我不回来吃饭的事实,而我却因此而变得更加内疚。我不想让妈妈一个人,也不想让自己一个人。可当我把这话说给妈妈听的时候,妈妈却说“我还能陪你多久呢?你还是找个男朋友吧。”我苦笑,若是找得到,还会是现在这样吗?
年纪越大,越难交付真心,或者建立一段真实且深刻的关系。我以前嘲笑说妈妈没有朋友,但现在的我,又有几个朋友呢?当然,在微信上聊聊天的朋友还是有的,只是在身边的,几乎没有。又或者说,我需要的不是朋友,而是人生伴侣,是能够顺理成章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人。而这个人,似乎与我绝缘了。
说来说去,我活得越来越像妈妈。我不再在意外表,也不再追求繁华。我仿佛怎样都行,美其名为适应性强,实际上不过是伪装自己得不到的灰心丧气。生命是一个脱离的过程,从我脱离娘胎,到后来我脱离一个接一个的家人,又或者说,至亲至爱一个接一个离我而去。我目睹着这些生离死别,却无法创造出新的生命,来延续血脉。我没想到,原来自己已经成了和妈妈一样的人。那些我曾鄙夷的,讨厌的,看不上的,嗤之以鼻的,如今却成了我身上的标签,以及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