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全奖博士: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爱“冷门”小众学科!

大家好,我是九牛问津的导师——方学长。在和学员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我是否应该违背内心意愿,去选择一个热门商科或者大家口中的“好专业”?所以,今天我想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给还在纠结于选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可以从中获得一定启发,勇敢追梦!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十分热爱体育,喜欢各种运动,这项兴趣也成为我今后人生所从事的职业。
我在国内某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从QS排名上看到有sports-related 专业的大学排名,我将排在前面的都研究了一下,最终选择了伯明翰大学的运动科学专业。一是因为伯明翰在该专业的排名是世界第五,二是因为一直听说伯明翰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已经连续三年被全球美世生活指数排名为英国最佳生活质量城市。

在申请这个专业的时候,身边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小众的专业,甚至担心会影响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但我对这个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毅然递交了申请,历经波折,终于成为了当时该专业仅有的5名中国学生的一员。

当我开始对这项专业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后,终于对其有了更深刻的知识。运动科学专业主要是学习在人体运动的过程中,人体机能及心理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可以为运动员、慢性病患者及神经性疾病患者进行运动的干预及生理检测。


我在课堂上遇到过很多业内大咖。例如体能师迈克康纳,讲授了为了满足运动员短时间内的体重需求,如何在一周内减重约7公斤的事例,同学们都被他的描述惊掉了下巴。

还有心理学教授Joan Duda,也是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在体育行业内的奠基者之一。曾在欧洲的5个国家,将这项专业的干预模式运用到校园体育里,来达到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目的,让这项理论知识得到了实践的佐证。


临近毕业之际,我面临诸多选择,尽管当时已经拿到了中超某球队的分析师offer,以及阿斯顿维拉足球队的随队生理检测师offer。但是热爱学术的我还是毅然选择了读博,继续进行关于运动改善健康方面的研究。因为我坚信,Exercise is medicine。
纯靠自己申硕时我屡次踩坑,因此体会到在申请材料这一方面,如果缺少有经验的人来指导,其中的“门道儿”仅靠自己是难以摸清的,“踩坑”风险极大。
所以申博前我找到了九牛,真的很庆幸当时的选择,九牛在申请材料的每个环节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RP这部分,一开始就给我安排了与我专业相匹配的博士导师Jeason,在他了解我的学术背景和优势以及申请方向专业后,为我定制了符合我背景和申请目标的学术课题;和我共同确立了研究项目细节,包括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 还给我提供了对应的文献阅读资料让我学习,修改过程中也会与我分享写作的科研思路。

整个过程下来,让我对公共卫生这个专业了解得更加透彻,也有了更多的学术认知。
Jeason为我指导的RP让我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了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公共卫生专业offer。另外,九牛还为我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博士,来指导我对奖学金申请材料的准备,也让我将博士全奖——PGS(Postgraduate Scholarship)收入囊中。
与九牛合作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对于申请的各项规则、相关政策是始终保持高度敏感的,也深谙各种“内部套路”,能让你避开很多“弯路”。


我在九牛曾成功将10+名学员送入G5、港三大、藤校。在沟通初期,可能是因为我的过往经历,所以我会非常重视去挖掘学员的自身潜力和内心真正渴望从事的领域。无论是所谓的“冷门专业”还是“爆款专业”,都希望大家都能够遵循自己的本心,不去追寻所谓的安稳,而是勇敢地选择自己热爱的,奋勇向前,给自己尝试和成长的机会,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享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