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那件小事】我们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呢
互联网工作十年,做过很多很多岗位,也待过不同的大厂,一路摸爬滚打(自己觉得还算是顺利的,感恩),目前有着不错的薪资,带着稳定的团队的中层管理者的一员。最近在做校招面试,经常能遇到面试者问问题,身边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朋友,包括之前团队的小朋友,大朋友在问很多问题。所以决定,写一些简简单单的帖子,把工作的这些小事,从定方向,到找工作,到职场遇到的一些问题都整理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小小问题吧。
今天我们聊的是,我们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呢?
每一个职场友友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我适合做什么?这是个没有问题的答案。除了极少的专业适配性很强的工种以外,很多工作其实在校招或者实习阶段并没有很严格的专业限制。例如销售、运营、策划、项目管理等,因此很多友友就会犹豫不决,不知道究竟该投递什么样的岗位。
那么我们将这个问题反过来想,我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呢?
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一样,如果一开始就奔着偶像剧男女主开挂的设置去找,那大部分是会失望的。即使是在咱们大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能找到有格局的老板+有人文关怀的制度+有学习空间的行业+还不错让自己生存之余还能生活的工资的工作,还是少的可怜。哪怕是四者取其二,恐怕也是屈指可数。因此小朋友们,我们想一想,对于工作,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果最重要的是,我想赚钱。那么毫不犹豫的投入那些短期ROI高的行业(比如互联网),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起薪高,竞争激烈,但是只要有才华+遵从基本的职场规则,那么还是能够赚到钱的。但是他的另一方面就是,工作强度大(用强度换总数,时薪其实也还好,但是互联网可以让你工作很长时间给你一份总薪资大礼包),竞争激烈(职场PUA,优胜劣汰,丛林文化是有的)。
所以如果你选择了钱,那么你要有一个好身体+一颗强心脏,在钱的面前严格把工作当做工作,如果能够得到明确的信息,多得多劳,或者你认为目前超额付出,在未来转岗/跳槽都能得到更高回报的收获(这个收获可以COVER目前超额付出少得到的酬劳),那么就勇敢付出;如果没有明确的信息,切记不要疯狂打鸡血,不然有可能最后人财两空,还会给自己囤积满满的委屈。相反,把工作当工作,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额外的时间留给自己去思考去学习,又能有一些时间留给自己的生活,在升职加薪没有尽如人意的时候,才能有退路也不会烦躁不安。
如果你选择满足自己的情绪第一,那么就在面试期认真考察公司管理层,公司制度,五险一金和福利,包括工作内容。因为这些都是快乐的源泉。面试时候,面试官的态度,他的思维和想法是不是和你匹配。你未来的直属上级,是不是能够让你做好协同,甚至同频道的人。公司地点是不是离你居住的地方近,公司会不会在福利甚至基础保障上摸鱼。工作内容是不是让你感兴趣去付出等等。把人,环境,岗位放到第一位,至于这家公司的大小(不会倒闭就好了),薪酬的高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不突出),甚至是不是能让你一直学习和成长(boring也有boring的快乐)都可以往后靠一靠。这样的工作,让你在生存线上拥有自己的时间,而是用自己的时间去创造“第二财富”,还是创造自己的“兴趣生活”,那就是个人选择了。
如果你把个人成长放在第一位,那么一定要认真选择行业和岗位。行业是否是高速发展的,岗位是否是这个行业里具有技术门槛的,甚至在选择以后就盘点自己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到的,未来可以成为自己职场壁垒和砝码的能力和技能。在这些变化且充满机遇的工作里,忘记工作和岗位的边界,让自己在时间内可以更深入的选择自己的方向,打造自己的基础,然后就大胆的去吸收和学习。这些工作的回报在后期,后期指数成长的回报可以弥补自己前面扎实学习的时间。这样的选择,可以让自己未来职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甚至为自己的创业奠定基础。
如果你把生活放在第一位,那么那个爸爸妈妈说的体制内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体制内最大的优点是,能让你顺利到达退休。拉长到退休的年龄来看,虽然每一年的薪资有限,甚至个人技能的成长也有限,工作的开心顺遂也有限,但是这个工作能让你安稳过度。在这样的工作里,你可以躺平生活,也可以发展自己的第二兴趣;你可以常伴家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目前激烈的竞争洪流里,不断延迟的退休年龄和老龄人重启就业计划里,这样的工作让你能够拥有生活。至于在生活之余创造什么?那就是个人选择了。
把自己的需求排序,整理。在开启每一份工作之前,多了解行业,岗位,面试时候多关注公司本身,在工作初期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在确认了核心性目标以后,根据友友自己的性格去规划自己的职场道路,究竟是快车道,还是慢车道,还是乡间悠闲的小摩托。工作没有绝对的好坏,一切任凭自己选择。想好了,就出发吧~~~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3-21 11: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