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4.2)
第二讲: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及其与投资管理和商业的关系
在你成为一个伟大的选股人之前,需要一些基础教育,即“祖母的规矩”:必须先吃完胡萝卜,才准吃甜点。
什么是基本的、普世的智慧?
第一: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这个模型必须来自各个不同的学科,大概需要掌握八九十个模型,最最重要的几个如下,这些模型和技巧构成了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基础知识:
1.数学,包括复利原理和排列组合,你必须掌握这些非常基础的数学知识,并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它。否则就如同一个踢屁股比赛中的独腿人。
2.会计学。会计学是从事商业活动的语言,包括复式记账薄、折旧率等,掌握会计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它的局限性。
3.心理学,掌握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懂得如何利用人类感知系统的缺点,让大脑以某种错误方式运转的人能够是你看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促进更好地思考,达成目标。心理学中最有用、最具有实践价值的部分——误判心理学。“五何”原则——你必须说明何人因何故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第三可靠)
4.工程学,如质量控制理论、后备系统、断裂点理论等。(最可靠)
5.物理学,如临界质量概念等
6.统计学,可以不精通但不能不了解。
7.生物学/生理学。(第二可靠)
芒格目前使用一种双轨分析。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其次,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会自动形成哪些潜意识因素(这些潜意识因素总的来说是有用的但在具体情况下却又常常失灵)。
跟生态系统的情况一样,有狭窄专长的人能够在某些狭窄领域中做得特别好。动物在合适生长的地方能够繁衍,同样地,那些在商业世界中专注于某个领域,并且由于专注而变得优秀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们无法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良好经济回报。
8.不怎么靠谱的人类智慧——微观经济学
1)规模优势,本质是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产这种商品。规模优势可能来源于信息优势,也可能来源于心理学“社会认同”,或来源于垄断优势。然而,大未必好。企业变大之后,就会出现官僚机构作风,导致敷衍塞责的情况和内部激励机制失灵,同时,会导致某种程度的腐败。
为什么有些行业,随着竞争的激烈,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亏钱,而有的行业,也是竞争激烈,却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赚钱?
2)专利权、商标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让你获得局部垄断优势。
3)微观经济学的伟大意义在于让人能够辨别什么时候技术将会帮助你,什么时候它将会摧毁你。更好的机器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但最终收益的是哪些购买纺织品的人,厂家什么好处都得不到。使用新技术分析第一步,它会为你节省多少成本,第二步是有多少钱会落在你的手里,多少钱流向消费者。
改善生产带来的好处几乎都流向消费者了。
4)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会出现“竞争性毁灭”的现象。当心的行业出现时,先行者会获得巨大的优势,即“冲浪”优势:当冲浪者顺利冲上浪尖,并停留在哪里,他能够冲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但如果没有冲上去,就会被海浪吞没。
正视个人的知识缺陷,弄清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在自己能力圈之内竞争,当然,能力圈是可以不断扩大的。
第二:股市的本质是什么?
有效市场理论只是一种逻辑自洽理论,可是它的基本假设和现实生活并不相符。市场是有效的但并费完全有效。有些足够精明、足够投入的人能够得到比其他人更好的结果。
股市的交易费用:买卖价差+佣金。聪明的人在发现机会之后会狠狠下注,其他时间按兵不动。
成为赢家的方法是:工作、工作、在工作,并期待能够看准几次机会。
需要看准多少次?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状况,卡片上有20格,只能有20次打卡机会,代表了一生中所能拥有的投资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之后,就不能再进行投资了。再这样的规则下,才会真正审慎考虑,不得不花大笔资金在你真正想投资的项目上,从而获得更好的收益。
选择股票的方法
1.永远在市场上最火爆的行业里打转,比其他人做出更好的选择即可(目前没有看到谁通过“行业轮换真正发财”)
2.购买便宜的股票(本杰明·格拉汉姆),及寻找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私人拥有价值:应该考虑如果整个企业出售给私人拥有者的话,能够卖多少钱?然后再把股价乘以股票的份数,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售价的三分之一或更少,以为着拥有较大的安全边际,捡了个大便宜。
本杰明·格拉汉姆的“市场先生”概念:市场并不是有效的,它是一个每天都来找你的躁狂抑郁症患者,有时候,“市场先生”说:“你认为我的股票值多少?我愿意便宜卖给你。”有时候,它会说:“你的股票想卖多少钱?我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买它。”所以你有机会决定是否要多买进一些股票,还是把手上的卖掉,或者什么都不做。
3.选择优质企业,哪怕它价格可能比较高。有的股票价格是其账面价值的两三倍,但仍非常便宜,因为该公司的市场地位隐含着成长性,它某个管理人员可能非常优秀,或整个管理体系非常出色等,都可以被选择。
买进优质企业,也就买进了你可以设想其惯性成长效应的规模优势。
如何买入这些伟大企业的股票:一种是在它们规模很小的时候及时发现它们,并购入它们的股票。一种是可以投资一家有着优秀管理者的优秀企业。另一种是税收效应,长期持有伟大公司的股票,交易费会少,所花精力会少,所缴纳税款也少。
把赌注压在企业的质量上比压在管理人员的素质上更为妥当。
不知道是不是思维习惯的原因,芒格的这篇演讲也是很凌乱,讲到哪是哪感觉已经是他的风格了。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在这篇里想表达的几个重要观点:首先建立多元思维模型最重要的几个模型有哪些,这些模型不仅仅是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其次,如何运用这些模型选择股票,股票选择有多种方式,芒格推荐的是选择购买优质企业的股票。所谓优质企业,要么是企业未来发展成长性较好,要么是有杰出的管理者,二者都有最好,若仅具备其一,选择企业发展质量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