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面试85.8分,公考于我,是一个意外的选择加一场奋不顾身的努力
公考是一场意外的惊喜
对于省考,其实我在今年的6月份之前几乎是没有认真考虑过,一方面是在准备毕业论文和毕业事宜,另一方面父母也没给很大压力,对我的选择不会过多干涉。而且我属于在家看不进去书的那种人,所以考公这个计划就搁置了。
最终再产生考公的想法是6月初,了解到笔试时间在8月份。我就想着试一下,所以就在学校附近的出租房开始了我的考公计划。
省考是我在毕业后参加的第一次考试。回想备考笔试的3个月,我一度觉得自己考不上,此过程中时常产生弃考的想法。
刚毕业尚未开始工作的我没有选择报班,利用了学校图书馆的优势,又买了一套教材和历年真题,结合现如今强大的的网络资源,开始了备考之路。
但就我而言,在备考的过程中基本上没用到教材。我喜欢在刷题的过程中去寻找规律。
我是个文科生,常识、言语理解对我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但是我对数字不敏感,所以我做行测的过程中,比如数量关系、逻辑、资料分析方面则需要借助其他的提高正确率。比如在这几个方面我在b站上去看了一些课,对一些方法总结之后再做题。 在刷题的过程中,我习惯找各类题型的出题规律和做题规律,我会把几套题中做错的题目进行对比,找出此类题型其中蕴含的规律,这也许就是我自己的一种另类的解题技巧。
对于申论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清楚的记得在考前一周,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讲解申论方法的视频,刚好七个视频每个视频时长2小时,每天保持看一个视频。
七天看完除了大作文之外的题型,最后考了103也不知道是怎么考的,整个笔试备考过程现在回想起来都想扇自己两巴掌。
笔试不努力面试徒伤悲 笔试成绩排名出来那天,在查到自己的笔试成绩是200分之后,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考试,我对于整个试卷的类型也不是很清晰。看到朋友圈里晒分数的都是210+、220+,我就对自己进面没有报很大的期望。
我还记得查排名那天群里有人说下午可以查成绩了,我想着赶紧出去吃顿火锅以免查到排名之后影响心情,结果就在我吃火锅的过程中查到了排名第一,那一分钟的心情不知如何形容。
结果饭也吃不下去了,回家连夜研究打听面试培训班。当时我对培训机构也不是太了解,在好几个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大树。
查排名的第二天我对笔试分差进行了粗略的计算,大概估算分差还是有点小,于是就马不停蹄的报了最近开课的班,真是笔试不努力面试徒伤悲。
我们要不断的放下
让环境重塑自己
从27号下午去签合同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大树紧迫学习的气氛,是我一个人学习感受不到的,这种紧迫气氛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
整个学习期间,我感觉整个人是被打碎重塑的。在理论课的第一天,我接触到了从来没接触过的公考面试新知识体系,难以消化的新知识,以及第一次录音作业找不到方向,这些问题让我产生了挫败感。 在之后老师深入讲解知识体系之后,我尝试在老师的答题示范中寻找知识框架。并把框架运用到录音作业中来,在老师的修改意见中我逐渐领悟到答题的要领。在一次次录音作业中我听到了自己的进步,少了第一次录音的惊慌失措。
有了笔试的教训,在面试阶段我时刻在内心提醒自己,所有面试需要花的功夫都是笔试欠下的债。在理论课的18天18晚中,我内心都绷紧着一根弦,放下笔试阶段安逸的状态,让紧张感一直持续到考前。
在这一个多月的学习过程,我深深感受到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学习气氛让我丢掉懒惰,每天下课洗漱后去酒店楼梯间录音、锻炼自己的胆量、普通话,包括后期分小组练习的过程中我更是感受到集体学习的力量。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分阶段进行了几次模考,在模考中我能清晰的感觉自己的进步和缺陷。于是我会向优秀的人学习,更好的完善自己。面试当天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平稳的发挥,保持良好的心态。
面试时我感觉自己的状态反而比模考稳定。怯场、紧张这些状况都没出现,面试后我经常回想自己当时答题的内容觉得并不是很好,但面试那天的状态肯定是最好的。
所幸,不负自己
不负所经历的一切
回想备考的这几个月,我认为值得分享给大家的就是:要有清晰的目标并能坚持下去,没有目标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所以无论大目标还是小目标都要给自己定一个,只有这样才能督促自己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我一直认为我选大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优秀的老师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在理论课还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认为大树的老师都是十分优秀和负责的。除了平时的讲课之外,晚上老师还会开直播给大家讲解题目,做答题示范。并且有专门的老师,会在深夜批改作业并提出修改意见,也会对每天的上课时间地点进行细致的安排。
另外还有暖心的其他老师们,饮水的安排、药品、咖啡的发放,还有每次模考老师们的认真负责都让我深深感动。在考前建立送考群为大家提供帮助,在考试当天为大家发放装满热水的保温杯和公仔。
除此之外,一直到考试前一天都还坚持为我们提供场地练习,这一点也让我颇为佩服。这些举措让我深深感受到大树真的是以学生为本。在此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更在很多细节方面充满浓浓的人文关怀和满满的正能量。
在大树我也认识到很多优秀的朋友,我们一起经历培训,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哭一起笑,共同分享学习的酸甜苦辣。
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让我学习颇多,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段难忘的友谊。但人生就如云彩来了又去,聚了又散,分开也是为了更好的相逢,我相信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在这里我祝愿他们鲲鹏展翅,漫卷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