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小读有感(一)
这一周很忙,又很闲。忙的是安排了多项作业,安排了多本阅读内容,却发现无法沉下心来做好任何一件事,这是一种很让人迷惑的状态,有几点原因。
一是当你的意愿度越高的时候,体内的激情满涨的时候,你越是无法加快速度或者提高效率;
另一个是人的状态起伏不定,怀孕的这段时间,有那么一两个月,读书的心境竟比之前任何阶段更加安稳和自在。但是最近又经历起伏,眼看着字,一个也进不到脑子里,真是滑稽。
今天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本“三重奏”的书,为啥叫“三重奏”呢,主要是我曾经三次打开重新阅读,前两次都没有读完。最近开始培养自己大量阅读习惯时,还是想先做好基础功,哪怕有一点指引,提高一点效率。
这里面有一句话,貌似可以解答我的问题。
“人们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打瞌睡,并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因为他不知道要如何努力。”
——在你学习一个应用软件(如SQL)、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如跑步)的时候,也不是你不想努力,而是你不知道如何努力。
“你挂念的想读的好书太多了”
——你想要的太多了,你太贪心了
“而除非你能真正起身接触到它们,把自己提升到同样的层次,否则你所挂念的这些好书只会使你厌倦而已。”
——除非你开始逐字逐句阅读,或逐项开始尝试操作,或马上开始买一双跑鞋开始跑步,是自己达到理想中的状态,否则,所有的目标和愿景智慧让你厌倦。
“并不是起身的本身在让你疲倦,而是因为你欠缺有效运用自我提升的技巧,在挫败中产生了沮丧,因而才感到厌倦”
——缺乏自我提升的技巧,比如我在学习excel过程中,老师提到的费曼学习法,就是一种有效激励和自我闭环的学习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只是光靠一股子热情,那必然每次都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每次兴致勃勃开始,不出一个礼拜,面对后面的“猛虎难题”,前面的“十年相望两茫茫”,多少会有点心灰意冷和沮丧,重复个三次,基本已经算是放弃了。
这也可以应用在任何目标的设定上,据我观察,大部分人的状态都在热情——目标——开始——短时间内实践——遇到难题——停顿——继续开始——停顿——重新开始——停顿——基本放弃。
由此可见,在树立目标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不能贪多,因为时间资源就像财富,本来就是稀缺的,我们要合理分配。
二是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有方法和技巧,固有思维以为有了热情可以克服一切,任何技巧都变成了“奇技淫巧”,登不上台面,总感觉有点汲汲钻营之感。可能我们先要从思维观念上进行转变。
当然这也提醒我,以后还是不要晚上睡前读书,或者这时候可以读一点放松心情的书,而不是理论性强,或者自己有待开辟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