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在长沙,都会吃些什么美味?小吃篇 Part1
无广纯分享,文末有互动抽奖√

写完了正餐篇的PART1,接下来就来盘点一下,这次10月回去在长沙吃了的一些美味小吃。
长沙的小吃还是非常出名的,一提起大家可能脑袋里都会蹦出臭豆腐和糖油粑粑,但是除了这两大代表小吃之外,长沙可以排的上名的各色吃还有很多。
小吃这个东西,更推荐大家到店吃,因为对于保温的要求相比正餐会更高一些。同时也更推荐大家吃一些比较“术业有专攻”的小吃店,一些集大成什么小吃都有的餐饮品牌,小吃的味道往往做得本地人都很难满意。
可能有人会觉得跑各种专门店会很辛苦,其实不然。长沙大多数名小吃在市中心圈都有门店,毕竟开分店更容易一些,有时候市中心走一圈就能吃到3-4款。

而且小吃不是非常占肚子,即使是比较偏远的老店,也可以在周边吃一个美味的正餐再顺便吃一份小吃,顺路两不耽误。
这次不仅是正餐没有吃个齐全,小吃地图其实也并不太完整。不过毕竟才PART1,作为大家旅行美食地图的参考,还是非常充实的。
小吃
在之前正餐篇里我说到过,小吃篇会包含奶茶、臭豆腐、炸串、炸鸡、酱板鸭之类比较适合做宵夜零食的,以及也可以当成主餐来吃的盖码饭、米粉、热卤之类的美食。
长沙小吃的百花齐放程度丝毫不逊于正餐,而且大多数出来开摊的味道都不会很差,属于是随便走走停停来一碗小吃,都能达标解馋的水平。
这次也主要介绍一些我10月回去吃到的小吃,同样的也有一个每回必吃小吃TOP LIST 3,不过小吃界发展比正餐店更加日新月异,可能名单随时会更替。
胡记炸炸炸

胡记炸炸炸在长沙的知名程度,可以说是只要稍微馋嘴一点的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早在互联网兴起之前,胡记就颇为有名,那时候老板还挺任性,经常有一搭没一搭地开摊,有时候开摊时间还非常晚,但不妨碍总是有人前往排队。
中间老板出了一些江湖都市传说的事情,再归来租了个门面,不再开在公共厕所旁边,开摊时间也很固定,还培养了一个徒弟。
关于胡记的江湖轶事此处不做太多讲述,总之就是:非!常!好!吃!好吃到山寨胡记遍地林立,而正宗胡记在大众点评上还被恶意打了不少低分。

现在的胡记口味上辣度比原来大大降低,咸度比以前更浓,如果说原来是五星上将的水平,现在差不多是五星。但是炸货的制胜法宝一是火候,二是酱料,这两个关键点,胡记依旧是一骑绝尘。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胡记炸炸炸的一些选品也有所改变,比如以前我觉得不吃后悔的炸鱼,现在也换成了我不太感冒的小鱼,这次回去我就没有点了。

但是有几个我觉得依旧是胡记的必点:鸡腿、包菜、花菜、香干、豆皮香菜、兰花干子、里脊肉、螺肉。这次发现有新的灰面裹土豆和藕片,我个人觉得味道普通。

鸡腿基本2人一根是够吃的,外酥里嫩到让人难以相信。包菜、花菜、香干、豆皮香菜和兰花干子属于炸货中的蔬菜之光,清爽与香脆兼具,配上独特的酱料,让人永远感觉:还能再吃一串。
里脊肉属于胡记比较有名的特色串,一般是不允许自取,因为容易扯散。老板每次多会多赠送一串里脊肉给食客们,非常友好。

螺肉是我个人很爱吃的一种炸串,对火候和酱料的要求都比较高,胡记算做的比较出色的,大家如果没有吃过炸螺肉,可以在胡记试一试。
在这里一定和大家强调一下,正宗的胡记是位于太平街孚嘉巷内的【胡仁根】炸炸炸,招牌上有老板的脸,一定要认准这张照片。老板虽然现在不一定经常在店,但是这个招牌才是真正的胡记哦。
黑色经典臭豆腐

如果要问长沙臭豆腐那家最强?我觉得是很难得出答案的。我记忆中最好吃的臭豆腐,永远是中学回家路上,开在一个公厕旁边的小摊。(长沙小吃真的和公厕有不解之缘)
臭豆腐的核心在于外要酥脆,内要软嫩,汤汁和豆腐的结合要做到浸透而不过咸,辣和咸的平衡也不能忽略。所以臭豆腐可以说是一种绝对要当场拿当场吃,一旦耽误了美味就消失了的小吃。

黑色经典算是长沙比较有名的臭豆腐连锁,在比较市中心的地段也有不少门店。口味上可以说是具备了合格臭豆腐的所有要素。
刚炸出来的外皮是酥脆的,内部比较软嫩,汤汁调味也做的可圈可点。但是需要一碗外酥里嫩的臭豆腐,需要排队等待现炸,这也是为什么好吃的臭豆腐往往排队也很猛。

虽然排队很猛,但是大油锅一次可以炸很多份,所以每一波可以满足2~3个客人的需求,比作餐馆排队的话,就是翻台率很快。
以前也有一些著名的臭豆腐小摊会出现排队也很难买的情况,因为经常有人排队一次买几十份,拎回家和家里人分着吃。说实话,臭豆腐这种品尝时效非常短的食品,拎回去就少了8分美味,其实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如果大家想吃一个味道比较正宗,门店排布科学,排队时间不过分的臭豆腐,黑色经典绝对是不二之选。
一般黑色经典内部是没有座位的,都是一个档口,所以建议一次不用买太多,买完直接在店边吃完再走,不然吃得慢口感也要打折扣,走在路上吃也不是特别雅观。
茶颜悦色

茶颜悦色其实是蛮富有争议的了,毕竟名声在外,经常被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好喝,很多人期望过高,喝上了觉得也不过如此。
我第一次喝茶颜的时候还是大学期间,保守估计也在7、8年之前,那会儿喝着不觉得惊为天人,只是觉得非常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在哪里呢?因为那会儿奶茶的天下主要是港式奶茶,甜度爆表的同时,茶味非常清淡。而茶颜不同,以突出茶味为核心,让原本很腻的奶茶变得清爽易入口。
而且和很多奶茶的巨无霸容量不同,茶颜的规格普遍较小,价格也很亲民,在重口味的长沙,吃完正餐和小吃来上一小杯茶颜,解辣又解腻,不得不说是非常神清气爽的。

不过茶颜比较受欢迎的口味,主要还是偏甜带奶盖的那些,外观上也看起来更美丽。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茶味更重的奶茶的,所以我个人的茶颜最爱是【少年时】。
不过少年时总是一会儿上架一会儿下架,如果大家在长沙玩儿的时候正好碰到少年时有卖,可以尝一尝,茶味出挑又不突兀,清爽如其名少年之时。

茶颜丰富的口味和超高的性价比摆在这里,确实是我每次回去都会尝一尝的奶茶。长沙奶茶界其实比较饱和了,能在这里占领一席之地,虽不至于天下第一奶茶,但是说它非常不错,并非言过其实。
不过近两年茶颜推行实体店员工集体大咆哮的营业模式,让我非常反感,我也逐渐倒向外卖派。比较害怕员工咆哮营业的朋友们,建议可以试试外卖,毕竟茶颜的店遍布长沙,在哪里都可以点到。
果呀呀

长沙奶茶中,最出圈的可能要数茶颜悦色。但是其实本地优秀的茶饮品牌真的不少,可能名气第二大的就是果呀呀了。
虽然大家都是做奶茶,但是侧重点其实各有不同。茶颜的奶茶茶味较重,比较突出基茶的风味,分量也比较小巧一些。

果呀呀和名字一样,主要是做水果茶,分量也比较大一些。很多长沙本地的水果茶爱好者,对果呀呀的评价都非常高。

我个人感觉果呀呀的整体茶品风格,和喜茶会比较像一些:各色水果果茶,伴随着大颗果肉,甜味不重,清爽新鲜。
和喜茶不管有没有人在店里排队,都要等1小时起不同,果呀呀出茶效率还是很高的。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排队现象,但是等待时间完全可以接受。

我个人很喜欢芒果系列的茶饮,也算是果呀呀主打的系列。其他比如我一向爱喝的葡萄、桃子等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柠季

长沙的本土茶饮品牌之丰富,在这次就专门写了三个就能看出。其实除了这三个,还有不少有名的,比如双双之类的。
柠季同样也非常有自己的特色:柠檬茶。当然也不是单一的柠檬茶而已,而是各种不同口味与柠檬茶相结合,比如荔枝柠檬茶,茉莉柠檬茶等等,还有长沙人特有回忆的桂子油柠檬茶和小钵子甜酒柠檬茶。

不过说最有名的,可能还是鸭屎香柠檬茶,一个看名字就不太想买的茶饮。但是这次回去朋友力荐我试一试,“就要尝试最特别的那一款”。
鸭屎香其实是一款茶叶的名字,属于乌龙茶的一种,关于为什么叫鸭屎香也有许多不同说法,有的说是贱名不担心贼惦记,也有的说是因为种植此茶的土壤被叫做鸭屎土。

当然确切原因或许没那么重要,重点是鸭屎香柠檬茶确实非常好喝。清香乌龙中和了柠檬的酸涩,不管是温热还是加冰,都清爽提神。
不过柠季整体调味对我来说,稍微有点偏甜,而且我购买的时候也没有询问是否加糖,应该是默认制作配比。

不知道柠季是不是和悲伤蛙做了全面合作,这个杯子还是怪有趣的,喝着鸭屎香柠檬茶的时候,还要被我们悲伤蛙,用值得玩味的表情注视。
德天顺盖码饭

一般来说,我个人是不太常吃盖码饭的,感觉来长沙一趟不吃爆炒吃盖码饭,实在有点浪费胃部空间。
但是因为中午比较忙,又有很多店不做外卖,而且也很多年没吃正宗长沙盖码饭了,于是试了一下朋友们盖码饭推荐第一名的德天顺盖码饭。

盖码饭其实就是米饭配浇头,长沙人喜欢把浇头叫做码子或者盖码。德天顺的盖码饭,吃第一口就决定一定要推荐给大家:实在是太香了!浓香盖码和颗粒感很强的米饭,结合的恰到好处。
我点的是茭白炒牛肉丝,意外的几乎完全没放辣椒,吃起来一点辣味都没有,但不影响它的香浓美味。带有锅气的油汤汁微微渗入米饭,让本身不软糯的米饭变得柔软不干涩,又不会黏成一团。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茭白牛肉丝的,德天顺的这个盖码我完全满意,即使不用辣椒也可以做出很独特的长沙味道,我可以说是快速清盆,甚至还想再试试其他口味。
吃到最后因为汤汁浸入比较多,可能会稍咸一点。其他盖码应该有不少是辣系的,如果怕辣的话,可以试试茭白牛肉丝,确实是极香的盖码饭了。
樊氏牛肉粉

这次回去因为白天大多时间都在屋子里工作,所以即使住在市中心,也没有完整地体会一把林立的著名粉店们。
我印象中可能嗦粉大概就只有2、3次,其中樊氏是我觉得还不错的一次体验,可以推荐值得试试。

长沙人一般嗦粉,当早饭或者宵夜较多,不太做正餐。因为嗦粉热情比较大,所以在上午10点之后再去店面,经常很多小料没有了,比如酸豆角之类的。
有外卖的店铺会好一点,比如樊氏我就点了外卖来吃,一般小料之类的会准备比较充足。不过我收到外卖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现在的米粉外卖都这么小份了吗?
樊氏的分量偏小,15左右的价格应该和现在的米粉物价还比较吻合,毕竟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市中心粉店了。

粉、汤、码、料都做得还不错,属于及格线以上的好吃。不过放眼长沙的米粉店,除了一些比较死板的连锁可能味道太保守,大多数小档口小摊贩的味道,都很不错。
樊氏比较妙且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码子小料里会放一些爽口的藕条。脆藕条微酸清爽,辣度不会喧宾夺主,很适合和肉类码搭配实用,喜欢吃藕条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丹丹热卤

热卤也是长沙一种比较特别的小吃,大多数和想象中的卤水捞出来直接吃的卤味不太一样,除了提前卤好,大多数后续还要加酱料干拌。
混合热卤一般会被叫热卤四合一,比较常见的食材有包菜、牛肉、素捆鸡、韭菜等等,基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4样一起拌。

我记得很久以前吃热卤,比较有名的店铺是文记四合一,我一度怀疑是不是文和友的前身。后来也没太听到文记的消息,这次回来朋友推荐我吃的是现在比较有名的丹丹热卤。
丹丹热卤的四合一味道还是很正宗,就是分量略少。有一味选了我最爱的鸭掌筋,效果还是比较满意。虽然说是四合一选4样,当然还是可以加菜色的哈。个人很推荐大家试一试经典菜色,多点一些分量估计也更多一点。

丹丹热卤店内还有销售一个,长沙最近很火爆的小吃:紫苏桃子姜。其实小时候我没吃过这个小吃,应该是后来慢慢发展起来的,但是这次尝了味道之后发现,虽然小时候没有紫苏桃子姜,但是吃过很多口味极其相似的紫苏+姜+其他小零食的小吃。
紫苏和姜的味道其实蛮特别的,这个姜应该是食用红姜而不是炒菜的生姜的味道。丹丹热卤的紫苏桃子姜稍微有点咸,据说这个小吃很多小摊都做得很不错,不需要认品牌,可以随便买买吃吃。
盛香亭热卤

和丹丹热卤不同,盛香亭是一个比较广阔的连锁热卤品牌,而且主打的是小份热卤,不是传统的四合一热卤风格。
盛香亭的热卤更接近于卤好之后,连汤汁一起装在盒子里,而不是额外加料干拌。和四合一的区别就比较像是,一个是干卤,一个是湿卤。

盛香亭的风味非常浓郁,轻微偏辣,不能吃辣的朋友要有心理准备。因为档口很多都是没有桌椅的,要想吃得比较周到全面,我建议是点外卖在家品尝。
盛香亭比较有名的是卤面和鸡爪,卤面还是非常推荐的,属于咸而不齁,又伴有清爽的辣味。

我这次还点了豆腐和土豆,在汤汁中的素菜一般口感都会更清爽一些,如果担心油重的话,可以试试各种素菜卤味。
金元源酱板鸭

如果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代表的鸭料理,那长沙最出名的鸭料理,应该非酱板鸭莫属。
酱板鸭是一种比较干瘪的酱鸭,口感一般比较硬,但是香辣入味,很想那种有嚼头的小零食,和牛肉干比唯一的苦恼,是基本都有骨头,但是味道真的是没得说。

我个人是非常钟情爆辣系的酱板鸭的,所以我一度最爱的酱板鸭品牌是仙都。仙都曾经在长沙红极一时,门庭若市,后来因为实在是太辣了,长沙人也逐渐对它热度下降,毕竟也不能天天都辣个不停。
现在仙都的门店已经很少了,我都很少能找到。金元源是现在比较红火的,口味整体偏辣,但是没有仙都那么过分的酱板鸭品牌。
酱板鸭和鸭脖的口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基本都是半只鸭或者整只鸭一起卖,有时候大家馋了也会直接买一只回来,摆上桌当成一道菜来吃。

金元源对我这种仙都爱好者来说不算很够劲,但是如果普通吃辣的朋友们想试试的话,已经非常够味了。
金元源除了酱板鸭,豆笋也非常有名,属于是大家力荐榜单排名前三的类型。我也点了一盒尝了一下,是非常典型的长沙童年豆笋味道,就是大蒜放的很重,除此之外可以说是完美凉菜零食了。

金记糖油坨坨

我个人因为不爱吃甜食,不仅自己很少吃长沙的一些著名甜食小吃,也不太给朋友安利。如果说长沙什么甜食小吃最出名,那肯定是糖油粑粑。
糖油粑粑一般是小饼状,一碗一碗卖。金记的糖油坨坨是小球状,一般是串成一个签串卖,就我个人感觉比糖油粑粑端着碗筷吃起来更方便一些。

这次会吃糖油坨坨,是正好和朋友相约碰头,路遇了一家金记大隐隐于市的分店。朋友很馋又怕胖,商量了一番决定两个人一起分一串。
不得不说,可能因为串出锅之后,没有浸淫在甜汁里,糖油坨坨的甜腻程度比糖油粑粑更能接受。而且我们出锅马上就吃掉了,外皮还处在酥脆状态,吃起来也爽口不少。

如果喜爱吃甜食的话,真的可以试试看金记的糖油坨坨,算是长沙比较有名的糖油坨坨了,毕竟连我健身达人的朋友,和不爱吃甜的我,吃完之后都回味悠远。
汴京炸鸡

这个炸鸡品牌真的很神奇,我都不记得我第一次是什么时候见到过的,只记得好像蛮久以前就看到过长沙有汴京炸鸡的牌子。
但是因为名字的关系,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品牌,所以也一直兴趣寥寥没有试过,直到近年好几个朋友大呼:汴京炸鸡是如假包换的长沙本土炸鸡啊!好吃得很!
我才如梦初醒:原来又是一个喜欢叫奇怪名字的长沙风味店。这次回去第一天,我就点了汴京炸鸡的外卖来一探究竟。

要说汴京炸鸡是长沙人心中的炸鸡NO.1,可能并不过分,基本上吃过的本地朋友都会和我说好好吃。
和快餐店的脆皮炸鸡不太一样,汴京炸鸡的酥脆度没有那么均匀,比韩式炸鸡更加干酥,不油腻,而且香料放的真的很猛,难怪重口长沙人很喜欢。

但是这次回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汴京炸鸡红了之后,导致冒牌遍地都是,颇有一点真假美猴王的意思。
我这次吃的是以前叫汴京炸鸡,现在改名叫阿捡忭京炸鸡的店,还有一家乐汴京,据说三家是同一个口味汴京炸鸡,都是绿色牌汴京炸鸡演变而来的。至于这几个汴京炸鸡之间有什么恩怨情仇,希望有炸鸡界渣fit人可以给我普及一下。
这次回去关于吃的部分,就先写到这里告一段落了。其实还有个别小店,因为吃的过于匆忙,没有得到非常值得推荐的味道,就没有纳入进来。
还有一些我非常想吃,但是因为太忙没吃到的店,会留到下次回去再做分享总结,比如为数不多还有炸春卷和炸烧麦的天津小吃(又是一个乱起名字的),朋友力荐的夏记粉店,很久没去的文庙坪后街的各种小吃,没来得及喝上的双双等等。
以及一些已经名声在外的洗脚城的美味饭菜,其实这次也有吃一些,但是感觉实在是很适合哪天单开一章仔细讲,所以这次也就不详述啦。
吃在长沙,颇有一点胃部空间寸土寸金的感觉,希望这两篇的长沙美食分享PART1,可以给大家的长沙之旅,带来一些不错的美食参考。
最后,感谢大家辛苦看到这里,这篇也是纯分享没有任何广告合作,出于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互动暖文支持,决定依旧在【转发+评论+点赞】中,抽1位小可爱,赠送100r长沙旅行基金√
等到春暖花开的季节,长沙欢迎大家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