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很棒的逻辑学教程
“批判性思维”是近年来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词汇,但对于其具体含义及应用,很多人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大部分人对“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次直观认识可能是在出国考试作文的练习中。比如GRE写作的Argument部分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考生需要在很短时间内找出给定材料中的逻辑漏洞并进行反驳。托福以及雅思写作也要求考生在论证时要做到逻辑清晰严密。但批判性思维并不仅仅局限于应试,实际上,它应用之广远超我们的想象,从每一次互联网热点事件的讨论到生活中的各种判断决策,背后都可以看到批判性思维的身影。
学习一些逻辑学著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逻辑学教材:Critical Thinking: A Student’s Introduction(批判性思维)

这本《批判性思维》是美国大学批判性思维课程教程中的经典,它面世20多年来已经再版6次(次数越多意味着书籍越受读者欢迎)。书里面涵盖了批判性思维的所有基础概念,并且从基本逻辑知识出发剖析了常见的逻辑谬误,非常适合作为逻辑学入门教材。作者致力于教会读者如何严谨地思考,比如怎样区分事实和观点,怎样成功地为一个立场辩护以及怎样区分论证和非论证等。
书中还花费了不少篇幅介绍常见的逻辑谬误,比如稻草人谬误、滑坡谬误、人身攻击、错误归因以及红鲱鱼谬误等。这些逻辑谬误在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稍不留神就很容易掉到陷阱里。

比如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就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陷阱。这是一种通过连串因果推论,得到消极结论的推论方法。该谬误往往夸大了每一段推论的因果强度,把可能性变为必然性。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听到这样的说法:
孩子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会考不上好初中,之后就考不上好高中,再来就考不进好大学,接着会找不到好工作,然后会穷困潦倒一生。
在这个句子中“努力学习”与“考上好初中”,“考上好初中”与“考上好高中”,“考上好高中”与“考上好大学”之间都不是充分条件,讲话人在推断过程中不合理地夸大因果关联,最后得到不合理的结论,这种情况就属于滑坡谬误。

又比如人身攻击(personal attack),这是指在与他人辩论时,辩论一方通过向公众传达与论证无关的信息,比如对手在生活中的负面信息,以此来转移观众注意力,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
随手翻看网上各种争论和骂战,你会发现这种逻辑谬误特别普遍。争论双方大多数时间和精力并不是放在如何摆事实,讲道理上,而是对另一方进行人身攻击,试图通过挖掘对方在道德品行上的不足来获取围观群众的支持。
同时,书中还有专门一章用来讨论社交网络和新闻媒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批判性地看待它们,这在今天的网络时代非常有实用价值。比如作者提到了“回声室效应”(the echo chamber effect),这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回声室效应”在社交网络上体现得比较明显。算法会迎合我们喜好让我们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内容,以及结识有相似观点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原有观点会不断被强化,最终难以听进相反的声音。这一效应也导致持有不同意见的人群之间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作者认为,要摆脱“回声室效应”,最好的办法是跳出原有的圈子,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比如可以批判性阅读那些与你意见相反的文章,思考一下作者的观点有没有道理。

作者在前言里面很骄傲地说这会是一本“改变读者人生的书”(Few of your college textbooks will change your life. But this one absolutely can.)掌握好批判性思维技巧的人思维会更全面,更不容易盲从,也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策,从一点上看,作者所言不虚。无论你是准备海外英语考试,跟网友吵架,还是日常生活做决策,这本书都会是一个好助手。
此外,这本书还有对应的中文版,觉得读英文原版有点吃力的同学也可以找中文版对照一下辅助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