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爸妈一点都不关心我的生活”
亲情是我一直悬而未决的课题
“我觉得我爸妈一点都不关心我的生活”
脑子里突然蹦出来这个想法。我认真的回想了一下最近我跟我妈通电话的内容,发现她只关心我三点,一是有没有长胖,二是有没有谈恋爱(或者说有没有给我示好的男孩子),并且再三强调有合适的就去谈,三是我有没有认真做毕设,担心我毕不了业,保研也一场空。
给爷气笑了。
我爸给我打电话的频率很低,相对来说他反而会问的多一些,我出去看演出在家庭群里发的照片视频也只有他会回复。虽然都是一些很官方的“陶冶情操、欣赏艺术、学习知识”云云。
我真的很不能理解,我在我爸妈心中到底算什么?我好些朋友们和他们父母的关系都挺不错,至少父母还会关心他们的心情和感受——我爸妈从来不会提起这种话题。他们关心的一些外在条件,诸如升学、就业、考证,乃至恋爱结婚,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我的幸福吗?那他们为什么不直截了当问我,现在的生活你幸福吗,如果不的话,那你期望过一种怎样的幸福生活?
从来没有。我和他们的交流沟通有大问题,而且还只有我这一方感到有问题——他们是真把我当独立的、不相关的个体来看待了吗?只有涉及工作结婚这一会影响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他们才会给予关心吗?我不知道,问一句“你最近生活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有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就这么难吗?如果我不主动去分享——很多朋友提到了这一点,她们认为你不主动他们就不知道问什么——这个问题大概率会一直存在,我对他们的封闭和缄默会延续下去。
近段时间做过好几个梦,有关父母的。一个是梦见我妈得抑郁症,有了轻生的念头,梦里那种痛彻心扉的心疼感异常真实,她双眼失神的跟我说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我开始抱着“尊重她的选择”的态度,后来实在绷不住了,一边拥抱着她一边哭得撕心裂肺。另一个是梦见我制作了一本小册子,里面非常坦诚地写下了我关于结婚生子,以及对和她交流不畅的想法,她只是默默翻完了,什么也没说,合上了那一刹那我开始流泪。为我坦诚的勇气流泪。能迈出这一步已经是很艰难很不容易了。
回到现实,我们却是这样一个关系。并且经常一言不合我就开始言语激动。我的情绪真的非常不稳定。我跟她的情感是怎么生发成长的呢?我只记得青春期之前还是非常依赖妈妈的,上下学接送、逛街买衣服、每周给我洗澡,上次跟朋友聊到十字绣的时候突然想到妈妈有段时间绣十字绣还专门做了个娃娃送给我。可是到了青春期,初中的那段时间,我开始和父母产生隔阂,因为叛逆心理或者说独立意识的觉醒,我觉得他们浅薄,他们不理解我,我也不愿意跟他们讲很多事情。青春期的我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在了网络,我在新浪博客上认识了很多很多天南海北的人,每周靠着网线的连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依靠,也在越来越优美的文字表达中开始思考起了一些“人生真谛”。我还交了几个笔友,通过信件和文字的交流构筑起了我每天的期待。她们的重要性甚至高过我现实中的同学。高中离家,住宿管理,也逐渐断了和网络朋友的联系。但高中的生活确实是单调的,注意高度集中在学习上,其他事情也甚少关注了。
有些课题只能是自己一个人面对、一个人斡旋、一个人和解的。不足为外人道也。写这篇文字泣不成声也只是自己知道,足矣。父母的课题对我来说就是人生中几乎最复杂、最难理解、一直悬而未决的课题。所以我每次看到“无条件的爱”就会有想流泪的冲动。那种爱真的纯粹到超越世间一切有形的东西,是足以让人流泪的东西。我也很向往,但坦诚说,我连爱都没有体验到过。上次听朋友讲,她说她妈妈可以为了她一起赴死。我真的破防了。。。她妈妈和她之间那种心灵上的理解,那种愿意放低姿态,用心去感受对方情绪的爱,真的让我特别触动。很多人越长大和父母越亲密,因为很难在朋友、恋人身上找到那种无条件的爱,换句话说,朋友恋人很难找寻,而且都是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主观因素而失去的,但是父母不会,父母永远会站在你背后支持你。在世上闯荡累了,父母永远会给你坚实的港湾供你休憩。可是我不是,我是沐浴在同伴之爱下长大的。
我能寻求到一个出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