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爸爸最想要的生日礼物是……
1
明天是爸爸的生日,我今天给他打电话。
“爸,明天就是你的生日了,想要什么,我买给你!”
爸爸脱口而出,“什么都不缺,只希望你今年过年能回来!”

还想着要送什么给爸爸的我,听到这,一下子就沉默了。
我总想着,现在我工作了,能为爸爸花钱了,每到他的节日、生日,就想着给他买礼物,能让他高兴。
但是,原来,爸爸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我能回家陪在他的身边。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去年没有回家过年。
最近疫情反反复复,妈妈打电话向我吐槽。
“你爸爸最近一看到哪儿的疫情又严重了,就感慨,疫情再不要严重了,不然孩子们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越来越盼望过年了,因为只有过年了,一家人才能整整齐齐地聚在一起了。
这些年,我们姐弟三人都长大了,纷纷离开了家乡,到不同的地方去读书、工作和生活,独留父母在守在老家。
平时,我们各自忙着自己的学习、事业和生活,很难能回家一趟,于是,每年过年,似乎成了父母最高兴的时候。
2
记得上次从家里离开的时候,父母把我送上车。
当车发动的时候,爸爸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着急地对着我喊。
“静静,你坐到后座去,后座不晕车。”
我隔着车窗,看着在岁月的侵蚀中,爸爸日益苍老的脸,和头上渐渐生出的白发,酸意从心底慢慢漫上来。
平时一向淡定沉稳的爸爸,此刻着急忙慌地像是发生了天大的事,只不过是怕他的女儿在车途中晕车、不适。
在父亲的心中,女儿便是他整个天。
喊了几次,发现车子都没有停下的意思,而我只是笑着对他招手。
他以为是我怕麻烦,不想换座。
想上前来拍车窗,被在一旁的妈妈拽了一下,大吼一声。
“你懂什么,坐副驾驶更好,副驾驶不晕车!”
爸爸听了之后,愣了一下,然后讪讪地不作声了。

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辈子几乎没出过远门的爸爸来说,小车是一件奢侈品,更没机会坐上几次。他觉得后座宽敞,坐起来更舒服,应该比副驾驶更不容易晕车。
但是,常坐车的人都知道,副驾驶视野更宽阔,如果晕车的人,坐在副驾驶比较好。
旁边还有邻居,他们一下子笑了起来,笑父亲的见识短浅。
但我在他们的笑声中,眼睛渐渐模糊了。
“见识短浅”的父亲,只是想将他认为的,最好的,给女儿,尽管因为一些认知原因,他认为最好的并不一定对女儿是有用的,但是却不能掩盖他那一片赤诚的爱女之心。
3
想起了记忆深处的一个片段。这么多年,这个记忆片段随着我走南闯北,成为我心底的力量源泉,每当精疲力竭,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起它,我就会继续坚定地向前走。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上,因为起得迟了,所以在去上学的路上有些赶。
当我骑着车,远远看到路上一辆脚踏三轮车,车上堆着像小山峰一样的货物,在慢慢地移动时,我并没有太在意。
但是当我渐渐靠近,才发现这辆脚踏三轮车莫名的熟悉,当我在车轱辘上看到一个涂鸦时,愣了好一会儿。
那是我之前拿着彩笔,趁爸爸不在,偷偷在爸爸用来载货的脚踏三轮车的车轱辘上画下的。
当时画上的时候,隐隐有种做坏事没被父母抓到的的快感;但是此刻再看到车轱辘上的那个涂鸦,突然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
爸爸没有什么大的本事,平时的主业是种地,农闲时,就去摆摊卖菜。
虽然之前也去街上帮过爸爸卖菜,但只是去帮忙看看摊子,收收钱,理理菜,但是从来不知道这些货是从哪进来的,也不知道货要如何才能从进货的地方运到菜市场,要怎样从车上卸下来,整整齐齐地摆好,等着顾客来挑选……
但是,此刻。
从后面向前看,只能看到,小山峰一样的货物堆在脚踏三轮车上,完全挡住了前面骑车人的身影,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小山峰在自动地缓缓向前移动。
当我慢慢经过“小山峰”,才看到爸爸在一起一伏地咬牙地踩着脚踏板。每往下踩一下,爸爸的身体就向下伏一下,此时他额头上的青筋就会凸起来。
当我声音微哑地喊了一声“爸爸”,他转过头看到我,略带责备地问我,“怎么还没去学校?”然后叮嘱道,“赶快去,别迟到了!”
我经过他的身边,骑到他的前面,在前面的路口转弯,他则继续向前。
在他前面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个高高的陡坡,我不知道载着如此多货的爸爸,要怎样才能经过这个陡坡,在过去的无数个这样的早晨,爸爸是怎样将那小山峰一样的货运到菜市场的……
这一幕,这个早上所见到的这个片段,只是爸爸在每天的艰辛日常中的一个毫不起眼的点,更是他这么多年来,殚精竭虑为我们,为这个家庭所做的不值得一提的小浪花……

曾经有段时间,网上关于“中年男人的孤单和辛苦”的话题被广泛讨论。
有次回到家,偶然问起爸爸。
“爸爸,你一辈子都在忙忙碌碌,累吗?你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我们,为了这个家,完全没有自己,你觉得值吗?”
爸爸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问他这个问题。
他想了一会儿,才说。
“人活一辈子,不都是这么忙过来的吗?谁活着不干活?累倒是累,但是看到你们现在都能上大学,找到好工作,爸爸累些也觉得值。”
然后,又说。
“你看农村哪个不是为儿女操心一辈子,儿女、家就是男人的责任,是人的义务,如果只顾自己享乐,什么都不管,那还是人吗?”
当时,我被爸爸的话感动得一塌糊涂。
虽然爸爸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但是有时候说出的话却影响了我整个人生。
我想,如果我身上有一点令人称赞的关于正直、诚实、守信、勤奋、吃苦耐劳的品质,都是我父亲的功劳。
4
爸爸在我心中一直是不耐世俗、刚正不阿的,但是为了我,他曾可以折了他的腰,放下全部的面子和骄傲。
我曾因两分之差,和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
后来被调剂到一个差了很多的大学,而且专业也不是我喜欢的。
我听一个学长说,可以调专业的。
于是报道那天,爸爸和我一起到招生办找老师想换专业,但那个招生老师,得知我们的来意,看到我们的穿着,连连摆手,说学校规定不能换专业。
我跟他说,听说有学长换过专业,他继续摆手,对我说,那是谣言,我们学校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爸爸连忙从兜里掏出一盒烟,塞到那位老师的手中,低声下气地求着他说好话,请他帮忙想想办法。
那盒烟还是别人送给爸爸,爸爸一直舍不得抽,想着这次带着,说不定会派上用场。
谁知,那位老师像是碰到不干净的东西似的,甩开爸爸的手,义正言辞地说,我们这有监控,我们不能贪污受贿,你还是拿回去。
当时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像被人扎了一刀。
我直接上前拉着爸爸就走,对他说,“我不转专业了!”
我心里暗暗痛恨自己。为什么不多努力一点?不多考两分?
让你近50岁的爸爸,在一个30岁左右的人面前卑躬屈膝,卑微到尘埃里。
我知道,那位老师,为什么那么迫不及待地甩开爸爸的手。
爸爸的手常和泥土打交道,对于洁癖的人来说,是污浊不堪。
不是不想洗干净,而是长年累月地浸染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些污垢几乎进入皮里,根本无法彻底清除。

后来四年我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年年都拿奖学金,毕业后,尽管专业不对口,我还是进入了我喜欢的行业。
对于父亲,我总有说不完的话,但也担心我说不出父亲好的一丝一毫。
我不知道,我要怎么做,才能报答得了父亲恩情的一分一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终其一生,父亲的恩情我永远都还不清!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小镜子的生活观,每天一篇原创走心好文等着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