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付出,在将你的爱人越推越远
为了爱一个人,奉献出自己的全世界,那么压力也会如同这个世界般沉重。
——青玖情感

舔狗的结局
“舔狗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这句话一定不会有人觉得陌生。这句话的普及,其背后隐藏的,便是这个世界上“舔狗”的普及。
无数的人,在爱情中,将自己的踩进了尘土里,成为“舔狗”。
面对面爱情里的“舔狗”行为,有人会表现出同情,痛斥那些伤害“舔狗”的人,愤怒的指责别人,享受着别人对他们的好,却自私的不肯付出一丝一毫。
彼时他们早已忘记了,所谓“舔狗”,是指那些无私奉献出的一切,而这一切都不是对方要求的人。
于是乎,爱情里的不对等就这样出现了。
“我只要求三分的好,你却给了我十分。”
乍一看,这样的话确实有些凡尔赛文学,有些不识好歹。但细想之下,爱情是一个互相给予的过程。当我们享受到了别人额外的好,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额外的付出,来满足对方的期待,同时让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
但若我们无法如对方那般付出一切时,我们就会感受到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愧疚、纠结、不安,并会反复的加重,直到将一段感情逼垮。
由此,一无所有的结局,便这样注定。而奉献了一切的人们,却还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但其实一切的根源,就来自于这过了头的好。
无私奉献并非无私

你认为爱人之间真的存在所谓的无私奉献吗?事实上,究其人性根本,爱情里是不存在所谓的无私的。
人们在付出的同时,都是尤其目的性的。爱情里,不断付出的目的性有三重,即自我实现的目的,关系持续的目的,以及感情回馈的目的。
自我实现的目的是指,当我们在为伴侣付出时,实际上也在自我成就。把一个人照顾好了,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所以很多时候,主动的去照顾一个人的感受,除了单纯的照顾外,还有一种成就感的需要。
关系持续的目的是指,利用付出与奉献,将一段情感关系长久的持续下去。初识,人们对于爱情的付出都是相对较少的。但在情感关系的维系过程中,人们会不断的加码,付出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付出,来让对方离不开这样的情感关系。
感情回馈的目的是指,所有付出究其根本,都是期待回馈的。有时候,这种回馈虽然不是行动上同样的付出与奉献,但也必定涉及感情层面的回馈。人们对一个人好,是希望这个人能够爱自己。付出越多,渴望得到的爱就越多。
所以在心理学上,是不存在真正的无私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过度的对别人好,其实是一种牺牲的控制。所谓的牺牲的控制,就是对你好过了头,为了你什么都愿意做。从而用这种为了你好而控制你。
在现实中,正是这种牺牲控制,最终逼走了爱人。
付出的舒适度

我们并不是说,在爱情中不能付出,不能对自己爱人好,而是一切的付出,都应该掌控在一个让彼此舒适的程度内。
所谓舒适的程度,与距离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无法将一个人彻底的拉进自己的生活,也无法将自己的生活强加在另一个人身上。与一个人保持一个相对舒适的距离,才是让一段关系长久健康发展的诀窍。
也就是说,不管两人之间的关系多好,也不管多想为了一个人好,都要始终明白,任何人之间的相处,是需要间隙的,不能没有缝隙的对一个人好。
密不透风对别人好,用爱将一个人狠狠地包围,只会令这段感情失去抵抗力。
任何时候,都不要对一个人太好,适可而止就好了,要知道对一个人太好,其实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任何的好处,重要的是别人也不需要,这样的好,只会让对方觉得不舒服,只会把对方推远,让对方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爱人需要我们的时候,给予支持、鼓励、帮助,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向爱人提出所求。让爱情在付出与要求中成长,让彼此都能收获成就感与被满足的喜悦。
如此爱人才不会离开我们。

牢固的爱情并非是爱上一个人对自己的好,而是单纯的爱上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