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与浪漫主义:维也纳交响乐团和钢琴家李云迪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奏
Der Standard:奥地利标准报,第43页 音乐会评论 来源:文化版
Architektur und Romantik Die Wiener Symphoniker und Pianist Yundi Li im Musikverein 建筑学与浪漫主义:维也纳交响乐团和钢琴家李云迪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奏
日期:2006年10月21日 乐评人:Robert Spoula 来源*:APA Austrian Press Agency 奥地利通讯社媒体数据库
维也纳——如果你想把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乐放在两个对立的基石上,那么格里格Grieg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Brahms的第四交响曲就是不错的选择。 它们一方面是被满满效果和色彩飞溅围绕的音乐会,另一方面是严格按照建筑构造设计的音乐结构本身。
首席指挥法比奥·路易斯Fabio Luisi 指挥的维也纳交响乐团Wiener Symphoniker 邀请在 2000 年赢得肖邦比赛的中国钢琴家李云迪作为钢琴独奏的合作者。李云迪用拥有杰出音色的施坦威钢琴和他精湛的技巧唤醒了格里格这首经常被称为“不拘一格”的协奏曲的辉煌。
李云迪的演奏是具有攻击性的,不带虚假的谦逊,而是彻头彻尾的好斗。 仿佛他想向乐队展示隐藏在音乐浪漫外表里如同倾泻而下的瀑布咆哮的声音。年轻人投入了这场战斗。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李云迪除了有精细的动态阴影和成熟的技术外,他还把握住了节奏的精确度时机。一切琴音都与管弦乐队熔为一体,仿佛来自同一块铸铁。格里格的协奏曲看上去像一场很浪漫的火腿大餐 —— 但事实证明,它非常多汁和辛辣。
接下来,勃拉姆斯的具有冷峻建筑结构式的协奏曲让人耳目一新。 交响乐团的乐声贯彻了声音文化和准确性,指挥家路易斯Luisi用大比例的精确感引导声音和情感的高潮。他的这种诠释是有空气感让人可以呼吸的,但在通往万分紧张的伟大时刻中,管弦乐的声音却想尝试突破它发展的严密结构,这一切都进行得清晰而严格。乐曲在有条不紊中前行。
而且虽然路易斯Luisi并不没有使用特别快的节奏,但偏偏速度和能量都很充沛。 接近尾声时,协奏曲声音的建筑在演出空间里坚如磐石。 (完)
————————————————————- 注解: * 本文来源自奥地利通讯社APA数据库。该数据库说明不能将原文件给予第三方,所以无法公布页面全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