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QY同学的背诗记录——杜甫篇
背诵经典大概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发现娃最近(快十周岁)对古代诗词很有兴趣,于是决定让他这段时间多背背。那些温柔唯美或是放荡不羁的诗词我也挺喜欢,但感觉不适合小学生。对小学生的培养,还是应该从一身正气开始。于是决定,从杜甫的诗背起。家里的唐诗鉴赏书很好,诗是以成诗的时间顺序编排的,这样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写作风格、思想感情在人生中的变化。
【2021.11.20】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本来娃就会背,只是帮他梳理了一下行文脉络。对于个别词句,我们的理解存在分歧,我觉得这样很好,至少他有自己的看法,不像我小时候(抑或是现在)总是没有主见。
【2021.11.25】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他从小背东西我就发现有个特点,晚上睡觉前还不太熟,或者说自以为记不住,但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背会了(难道是梦里背的?哈哈哈哈……)。所以每天晚上给他讲诗背诗的时候,他总说妈妈这首太难了我背不会,我都暗暗地不相信他,只是自己一遍遍地背下来,然后他在我的激将法下也会尝试着背。背不熟不要紧,第二天再复习一下就好了。
儿子对“霁潭鳣发发”这句最感兴趣,他总说是shan fa fa,但我告诉他书上说应该念zhan bo bo,他感觉很有趣。而我最喜欢“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这句,感觉很有趣,有隐居并且和朋友相聚的那种趣味。
【2021.11.30】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背这首诗的时候,颈联总是记不住,记了上句忘了下句,记了下句忘了上句那种。其实想想这首诗的行文层次非常清晰,应该很好记才对。得再跟娃一起捋一下。
【2021.12.05】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㩳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在学这首诗的时候,娃说,妈妈这首诗和《房兵曹胡马》怎么那么像啊。我去查了一下,这两首诗果然成作于差不多的时间。那时候的杜甫,无论是写作风格,还是心境,都应该如此,所以这两首诗才会这么像吧。
然后就是不得不感叹,小孩儿的记忆力是真好,虽然记得快忘得也快……下一首诗很长,应该很难记,大概是个考验。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只记其中最感兴趣的几句。
【2022.01.02】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还没背几首就遇到长诗了,这也是背诗活动停滞了这么久(不记录的话竟不知快一个月了)的原因。怕娃知难而退,影响整个背诗计划,所以一直没敢提出背这首;再加上前段时间考试什么的,就耽误得久了点。细想下,长诗其实多有叙事,未必需要句句背诵。于是,在这个元旦假期,我试探性地跟娃提起学习这首诗,只用挑其中喜欢的句子背诵即可。没想到娃一点儿都没反对,开开心心地接受了,我真是好欣慰。
不出所料,他选择背那句原本就知道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要求他再多背一句,就是杜甫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娃觉得诗中出现他熟悉的人名这件事十分有趣,例如“王翰”、“尧舜”、“贡公”、“终南山”等。但知道了这里的“贡公”、“终南山”并不是他原来知道的“共工”、“钟南山”之后,他觉得更好玩了。
此外一个感慨就是,小孩子的记忆力真的惊人。之前背过的几首诗,刚学完的时候没我记得快,并且还背得磕磕巴巴;但现在好久没背诵的基础上,竟然能够流利地一字不差地背出来,真是太厉害了!而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2022.01.08】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又是比较长的诗,没有让娃背,但要求其掌握“象教”、“河汉”、“羲和”、“少昊”、“泾渭”、“苍梧”、“瑶池”、“黄鹄”这些词。
【2022.07.10】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时隔半年,我们的背诗(或许叫读诗)活动又开始了。娃遇上我这样拖延+忘事+执行力弱的妈妈也真是不幸……还好又恢复了。而且娃现在对于读诗好像仍然热情未减。PS:我还买了几本现代诗集,通常会在他睡前给他读一两首。哦,之所以会买现代诗集,是因为有一天娃忽然说自己要出一本诗集,并且写了两首,我觉得还真的不错。但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于是变成了一本烂尾诗集。并且还不许别人看。不过我拍下来了,虽然没敢上传到哪儿,怕侵犯别人的隐私+著作权。。。。
依旧是长诗,不要求背,但第一天会给他讲一下,尤其是一些古文中常用字的含义、及一些常见的语法。
【2022.07.17】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讲完全诗并又读了一遍之后,我说其他人的不要求背,写李白的四句得背哦。刚准备给人家复读一遍,结果人家已经会背了。今晚开始要求他把张旭的也背会。
【2022.07.20】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短诗全文背诵。
【2022.07.24】
《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是不是学到目前为止,杜老最明显地表露自己政治主张的一首?从小塑造美好的价值观,是很重要的事情。
【2022.07.28】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篇学起来有点费劲。没要求背,只追求有点印象。想把每句的每个字都学懂对娃来说已经很难了,所以只是走马观花式地讲了一遍。结合之前给他讲历史故事时讲到的杨贵妃的故事,这回又在他的知识体系中补充了杨国忠。。
【2022.07.31】
《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云同学非常难得的一点是,记性特别好。当我讲到“管鲍”时,他问我管鲍时啥意思?我说你再想想。然后他几乎是立刻想到了管仲和鲍叔牙,然后还给我讲起了姜小白和公子纠的故事。然后问我,为什么偏心齐桓公,给齐桓公的名字“白”前面加个“小”字,显得他很可爱;而管姜纠就只叫一个“纠”字,听起来很难听。。。。这个……我……我也不知道啊,这能说明是小白他生下来的时候可能就挺可爱吧?不过我好像确实有个印象,好像是东周列国志里说的,生公子纠的时候他妈妈受了很多苦(貌似是因为他是臀位,搁现在应该剖腹产的那种),所以他爸爸不是很喜欢他。。。。。不过确实说明“小”这个字的重要性,如果是叫“姜小纠”,那听起来就好听多了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