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回到从前
如果再回到从前,我想做什么改变?
这个话题挺有意思的,我们常常说要站在未来看现在,这会让我们更能走好当下的路。其实站在现在看过去,又何尝不能给我们启发,帮我们不断审视自己的当下呢?很多时候,我们一错再错,其实是缺乏反省。
所以,假设一下,时光穿越了,我们回到了当时,会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潜藏的是遗憾,不足,以及未来改进的可能。于是我就来简单捋一捋,从小学开始。
小学时候,应该勇敢地帮助同学,敢于发声。
小学时候,我曾经帮助了一个同学,经常辅导他,他的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从班级倒数,变成能及格了,他收获了自信,也很感激我,我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但很遗憾,后来因为座位调整,我没有办法继续帮助他。我无数次想跟老师提,想让老师把我跟他位置排到一起,但因为胆怯,害羞,我始终不敢说出口,他的成绩后来又慢慢退回老样子,让人惋惜。而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在剩余的小学生涯里,他一直用淳朴的善良,来默默回报我对他的帮助,买零食给我,充当我的“保镖”,等等,现在想来也让人感慨。
初中的时候,要更外向开朗。
可能是因为我的成长环境,和自身的秉性,我并不是一个外向的人,喜欢独处。上了初中以后也是如此。青春期的时候有很多郁闷,都是自己憋着,不敢跟老师说话,不敢跟女生说话。总要活成别人心里的模范学生,模范孩子。而因为闷骚,心理又早熟,早早地知道家庭不易,有一种强烈的愧疚感,总觉得父母很辛苦,要努力读书报答他们,当时看来似乎没什么问题,而现在看来,我过早地背上了孩子不该背的包袱,这让人变得沉重,失去了本该有的童真、快乐。
高中的时候,积极问老师问题,复盘总结。
高中比初中要幸福很多,我在市里读高中,教育水平更高,我也终于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追寻人生的意义。但是很遗憾,胆怯内向的毛病仍然困扰着我,有不会做的题目,不好意思去问老师。为了完成作业,做很多无效作业,却没有聚焦解决自己真正需要提升的点。更可怕的是,唯高考论,让我非常努力,也让我上了大学以后陷入迷茫,过了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
大学的时候,多做兼职,摆脱自卑,谈一场恋爱。
大学时候,彻底就放飞了,但突破自己还是非常艰难。以前只是隐隐有一些自卑,到了大学,自卑感就更强,于是选择逃避,去读书,写诗,导致自己的根本问题一直存在,也给后来的就业带来了很大障碍。
研究生的时候,定心去读书,学出一些成绩。
想考研的时候,是想一直从事学术工作,但真读了研,又觉得这样的学术生活好像并不是自己真正要的,于是也是得过且过的心理,很快又过了三年。这三年有非常好的老师和同学,过得很开心,但太舒服的生活,进步就很小。如果是现在的我,可能会更容易找到学术研究与人生价值之间的平衡点,而不是找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去接受自己的苟且。
工作以后,用心去把事情做好,挑担子,下力气,让自己更优秀。
工作以后,仍然是有很多困难,主要就是这些年下来积累的毛病,真正来到社会的环境里,必然会遭到迎头痛击。而我做事情仍然是不够用心,不够主动,不够努力,这让现在的我,内心也很焦虑。所幸是这么多年过来,心态变得稳定很多,不再像以前动不动就崩盘了。
而现在呢?勇敢,行动,复盘,用心,突破。
回顾这一路,其实很多问题一直都在,也不能说我没有进步,很多缺点已经被慢慢克服。人的改变,心灵的突破和成长,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审视一下过去,是为了不迷失在现在。这几个关键词,还需要我持续去关注,提升,修炼。
做个小人物也挺好的,可以真实地袒露自己,而不用担心会引起什么影响,如果能找到一些同道,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