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
学佛走的路子有两个:一是加,一是减。使你空掉就是减,其他宗的修法,如密宗修法都是加。密宗修法时,自己前面摆供灯,还要香花啦、水啦、果啦,一天忙到晚。然后戴上帽子,穿上法衣,坐在那里观想佛像,嘴里又念咒,手上摇铃,握杵,放下来又结手印,搞了半天,一身大汗,三个钟头过去了,然后放下休息。
密宗的修持方法很多,想发财,有财神法;要升官,有升官法;要儿子,有送子法;要早点死,有颇哇法。给你加上半天,加累了,只好休息,还是三际托空。
现代人心太复杂,空不掉,只好用加法,加到你挑不动了,只好放下,就成功了,就是这个道理。
禅宗既不给你加,也不给你减。要我们看清楚这个心念,本来空的,还要找什么!何必要找个明心见性呢!我们本来很明的,因为有个佛法,反而把我们弄得不明了,不要找,放下来就是了,很简单,很自然。
三际托空就是禅吗?不是的。什么道理?因为这时只是意识状态把它空掉。其实只要上坐以后,大声地“呸!”一声,就没有了,空了,这是密宗的大法门。我当年学这一声呸,花了十几万块,方法是:第一步先坐好,端正、调息,“呸”一声,完了。
当然我们不行,呸一下,只是几秒钟没有念头,过后念头又来了,来了再呸!后来就不行了,再呸也赶不走了,这就是凡夫。世人爱假不爱真,“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上面这个道理,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因这句话而悟道。举个例子:我们听到别人讲话,心不是生了吗?话听完了,我们的心也就丢开了,本来“无所住而生其心”嘛,何必守个心呢!
如果能做到念念看清楚就行了,不须修个什么气功,打个什么坐,求个什么道。有本事的人就那么信,没有本事再来!初步能保持三际托空的境界就好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