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丨从厂房到剧场:平遥柴油机厂、上海船厂1862、北京胶印厂
以下文章来源于匠山行记,作者小匠山

从厂房到剧场(1)
1.平遥柴油机厂
2.上海船厂1862
3.北京胶印厂
01
平遥柴油机厂转型国际影展胜地

图[1] 建筑鸟瞰
平遥国际电影展主题馆前身为平遥原柴油机厂,建于70年代。电影节所需要的大尺度公共活动空间,由四栋原有厂房改造而来,基本维持立面的原貌,只是整顿门窗,并加建部分建筑。

图[2] 建筑立面
古城内的改建必须合乎对于控高、体量、屋顶形式等的基本保护要求,在规划层面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肌理。建筑设计提炼和使用一些本身存在的符号,不强调特立纯粹的风格,仅在特殊位置采用戏剧化加强,符合电影节的气质,让人产生模糊的历史共生感受。

图[3] 古城内建筑原有肌理
增建的500人影厅,延续了坡屋顶形式,材料以青砖砌筑为主,局部利用红砖镂空突出交替,加强砖在新建建筑上的活跃感,与已有厂房的工业砌筑形成对比与反差。砖材料的使用结合少量节点的钢材,结构简单,建设高效,造价低廉。

图[4] 500人影厅立面
在古城内做超过15米高的IMAX放映厅是与保护规划相背的。最后设计决定利用略有高差的地块,完成一座露天剧场。设计中努力保留场地内几颗大树,通过下挖、上抬等地形处理方式,将舞台、屏幕、主入口散置于露天剧场周边,流露出古城的印象属性与工业的秩序属性,又能将古城墙和城楼作为借来的远景,将观众的视觉感受融入到历史体验中。

图[5] 露天剧场

图[6] 露天剧场

图[7] 共享空间

图[8] 小放映厅

图[9] 首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平遥柴油机厂改造设计,平遥国际电影展主场馆
设计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产业园区研究中心
设计完成:2017
项目地址:山西省平遥县平遥古城西大街
项目面积:4357㎡
02
上海浦东船厂1862

图[10] 建筑人视图
船厂1862的项目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北侧面向黄浦江。在历史上,这一带遍布造船厂,大型货轮完成制造后,通过附近的码头运向黄浦江。船厂经过多次增、改建,竣工于1972年,直到2005年停止运营。业主从2000年代开始,将停止运营的船厂一带以艺术、文化与经济为主重新定位,进行开发。

图[11] 建筑鸟瞰

图[12] 建筑鸟瞰

图[13] 沿河立面
开放时初期,几乎所有的船厂被拆除,唯一一座留下的船厂周围便是商场、办公楼、酒店、高层住宅等。这座船厂位于穿透整块基地的即墨路北侧端部,它是由东西方向长度200m、南北方向宽度45m、最大净高26m、柱网间距为12m×30m组成的一个巨大的通透空间,外墙被红砖包裹,仅有南侧外墙在拆迁时被拆除,透露着混凝土柱与鱼腹梁。室内的钢楼梯、巨大的机械管道等与混凝土柱同样经过长年风化。业主希望以这里为中心,将其改造为商业设施与剧院,作为文化艺术新的发源地。

图[14] 建筑人视图
平面布局上,在西侧主入口方向设置商业设施,在可以观江的东侧设置800人座的剧院。建筑内部运用了“孔”的手法,设置了穿过建筑纵向的孔(中庭),同时这个孔也贯穿着建筑的垂直方向,因此当人们进入到这个孔时,瞬间就可以感受到建筑的整体尺度。设计以结构体为中心,显现1970年代结构体粗糙而有力的质感。

图[15] 建筑室内

图[16] 建筑室内

图[17] 建筑室内
在船厂1862,独特的结构体布置在最为显著的位置,创造出“有骨”的商业空间。在改建老建筑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质感的再生。每座建筑拥有属于建筑自身的独特质感。比起形式,质感会给人带来更深的印象。

图[18] 建筑室内

图[19] 建筑室内

图[20] 建筑室内
如果让去描写一座建筑的形式,大多时候记忆会比较模糊,而对于建筑的质感却会有着鲜明的印象。质感不仅仅给我们的视觉带来刺激,还会运用上人体全部的五官,以增加对于质感的记忆,船厂1862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图[21] 总平面图

图[22] 一层平面图

图[23] 立面图

图[24] 剖面图

图[25] 剖面图
项目名称:船厂1862
设计方: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Kengo Kuma & Associates)
设计完成:2017
项目地址: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1777号
项目面积:31626㎡
03
北京胶印工厂的再生

图[26]
不同于798那些德国精英血统的雄伟工厂,蜗居在美术馆后街的北京胶印厂更像是个工业化的四合院,带着北京胡同的市井气息。几栋不同历史的工业楼房分别建于上世纪60、70、90年代。设计进行了戏剧文化功能置换的整体改造行动,期望为衰败的城市肌体注入新的生机。

图[27]

图[28]
剧场由危房拆除后原址新建而成,采用工业仓库式的建筑结构、厚重工字钢柱列和锈蚀耐候钢面板,时尚鲜活的戏剧场景与仓库厚重工业空间之间鲜明对比。而当夜幕降临或震撼一幕开启,仓库剧场朝向庭院的墙面将徐徐悬起,内部灯光人气喷涌而出,戏剧与文化生活不再受限于一个固定空间,活力渗透到园区每个角落。

图[29] 渲染图

图[30] 渲染图

图[31] 一层平面图

图[32] 屋顶平面图
项目名称:北京胶印厂改造
设计方:原地建筑
设计完成:2014
项目地址:北京东城区
本文图像来源:
封面图、图[10]-图[25] 来源:Kengo Kuma & Associates图[1]-图[9]来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产业园区研究中心图[26]-图[32] 来源:原地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