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你的书影音月度小结
查看话题 >Reading List|文艺少女生活实录Vol 2021.11
2021年11月共阅读14本书,本月虚构作品较多,非虚构作品只有3本,之后要刻意控制一下比重,最近更想了解一些切实发生的事。
书单如下,评分和感想都非常主观,大家选择性参考即可。

作为莫拉维亚的处女作,这本书相较于上个月刚读完的《鄙视》要更加稚嫩单薄,但仍然非常值得一读,它甚至曾因批判资产阶级被列为禁书。
用友人的话来说,莫拉维亚在这本书中塑造了一个非常“奇葩”的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有些惊世骇俗了——少女与自己守寡的母亲暗中共享一个情人,情人的前任又和少女的弟弟厮混在一起,书中的每个人都极为冷漠,只关注自己眼前的需求,对他人的感受不屑一顾。
值得一提的是,《冷漠的人》是莫拉维亚16岁时在日光疗法医院产生念头、酿就腹稿,一年后在顾根堡疗养院动笔,21岁时在康复休养期间写成的作品,写作不是天赋是什么。
这次拜访的重要性对他来说是明显的、异乎寻常的:这是最后一次试验他的情感的真挚性。这次试验一旦失败,他要么继续处于暂时的怀疑和寻觅状态,要么就去走一条相反的路:一条人人都走的路。在这条路上,所有行为都没有以信念或真挚的激情作为基础,它们的价值全都相等,它们码放得整整齐齐,堆成一堆,压在被遗忘的精神上,直至使精神窒息。

上个月的时候看了电视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10月复盘),主要讲述的是实行一夫多妻制的男性极权社会Gilead,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被称为“使女”(Handmaid),被迫成为统治阶级的生育机器的故事。
书本比影视剧还要细腻得多,也更犀利辛辣。文字几乎是切肤的,像是把一口米饭在嘴里咀嚼成糊状后品尝到甘甜,“我”在黑暗与沉默中反复咀嚼这个故事,诉说出来的时候才显得无比动人,而回忆本身就是一种安慰与抗争。
“切记,在这本书中我使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换句话说,它不是科幻小说。”曾发生于过去,意味着也可能出现在未来,而这些荒唐与倒错,对人的异化,最荒诞也最真实,要如何才能视而不见?劳神费力才能做到视而不见。
鼎鼎大名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在开始阅读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克服自己对书本开头漫长繁复的人物表的恐惧,外界的好评也无形中给我做了很多不必要的铺垫,真的开始读后反倒觉得低于预期了。
好读是真的好读,难怪有page-turner的称号,我的好友读得手不释卷,“就是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莉拉和埃莱娜之间复杂的关系也很动人,一段充满了暗礁的关系,互相竞争、暗暗嫉妒,但又因为命运的相似性而无法真正离开对方,仍旧在依赖彼此的奇妙的关系。
但怎么说呢,就是不那么对我的胃口,我是相信作者与读者之间是有磁场的,而我和埃莱娜的磁场或许不太合……这一本的结尾留了悬念,所以之后还是会读下去的,但是会调整预期。
我们就是庶民,庶民就是争抢食物和酒,就是为了上菜的先后次序、服务好坏而争吵,就是那面肮脏的地板——服务员正在上面走来走去,就是那些越来越粗俗的祝酒词。庶民就是我的母亲,她喝了酒,现在整个背都靠着我父亲的肩膀上。我父亲一本正经,我母亲张着大嘴在笑,因为佛罗伦萨的古董商人讲了一个淫秽的段子。所有人都在笑,包括莉拉,她看起来像要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到底。
在网易蜗牛的官方共读活动中我选择领读了这本书,也确实是我11月比较喜欢的一本书了。尤喜欢《夜晚的潜水艇》《<红楼梦>弥撒》和《音乐家》,潜水艇载着我潜入深蓝色的梦,在漂浮的海藻与逡巡的鱼群里沉睡。
陈春成叙写的意向与幻想都有迹可循,总是在追问到底是要满足世俗的认可与标准,还是可以沉溺于人自身的快乐?结局总是让我伤感的,为了遁入人群之中,不做“不正常”的那个,我们到底失去了多少东西啊。
从文字技法和故事结构上来说,读多了总觉得有些雷同,过分的修辞也显得拖沓。做梦当然是可以的,但相似的梦呓听多了也会审美疲劳的。

11月读的为数不多的非虚构作品中让我觉得最受用的一本。
本书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肿瘤科主治医生为癌症病人家属所写的书,但绝不是那种非常艰涩难懂的医学书,受众也不只是癌症病人及其家属,而是每一个人。
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人文科学;而生病这件事儿,落到每个个体身上便不仅是身体健康问题,更是心理健康问题、经济问题甚至是哲学问题。在没遇到这些事之前学习相关知识,实际上是一种主动增强抗风险能力的行为,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作者正是怀着同样的人文关怀,才写出了这么一部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且亲和温情的作品。

和《使女的故事》不同,我是在读了书之后才去看的动漫(虽然现在都没有看完……)。作者以白开水般温润平和的文字,讲述了这个杂牌长跑队从零开始向“箱根驿传”挺进的故事,阅读体验如同大家奔跑的步伐一样轻快,却又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努力。
这并不只是一本励志小说,其中甚至有许多沉重的、与传统热血作品不同的部分。到底为什么奔跑?在奔跑的过程中,又懂得了什么?竹青庄的每一位跑者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三浦紫苑反复强调的“强”,并不是跑得有多快,而是再怎么痛苦也要向前的坚韧——我们谁不是在人生的赛道上奔跑呢?在漫长而孤独的旅途中思考、迷惘、犯错,调整配速和策略,然后再次迈开步伐,迎着强风,向前迈进吧。
相比起《字母表谜案》感觉很一般,“华生力”的设定稍微有点《文豪野犬》的味道了,但为了迎合这样的设定而强行重复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案件,推理也多是靠幻想和拍脑门,有些桥段我觉得简直离离原上谱啊家人们……
当成不用带脑子的笨蛋读物就还行,但还是更推荐他的《字母表谜案》!
我喜欢《Blue》多过喜欢《绝叫》,叶真中显太擅长群像描写,而个体为群像让路所呈现出来的略显模糊的视角也很符合我对主角的理解——在暴力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温柔的人,忍耐着痛苦与罪孽,试图赎罪、也试图救赎更多像他一样的人,他怎么会是性格尖锐的?难道不就是会以一副隔着毛玻璃的朦胧姿态出现在别人的记忆里吗?
推理的元素相比《绝叫》弱很多,但全文依旧非常流畅好读,关于糟糕混乱的时代背景孕育出来的那一群无力去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以及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叶真中显的叙写确切地触及了我的心灵。
爱与恨虽然是完全相反的感情,但无法二者只择其一。人是可以对另一个人又爱又恨的。我们大人也会同时喜欢一个人的某些地方,又讨厌那个人的某些地方。
依旧是那不勒斯四部曲,虽然并不是很喜欢第一部,但是我还是读了第二部……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我的心态大概就是“来都来了”吧(笑)。
这本小说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它的真诚——过分直白、赤裸地面对了人性与情感。老实说,阅读的时候我并不那么喜欢莱农,我不喜欢她的怯懦、依附、自卑与自大,但后来我才发现,第一人称的视角背后折射出来的不过是作为读者的我自己,而那些失控与脱轨,也同样曾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很自嘲地说一句山猪吃不了细糠,相比起卡尔维诺的长篇小说,这部短篇小说集并不是我所喜欢的类型,越是读下去就越是兴致缺缺。虽然作为第二部作品,已经可见大师风范,对文字的把控可以说得上是轻快,但我还是更喜欢他比较成熟的作品。
写这篇复盘的时候刚好读完了《不存在的骑士》,我可太喜欢这本了!摁头安利给大家!
余华的作品总让我不忍卒读,这本的阅读节奏也很慢,因为总是需要让自己从那些跌宕的命运里逃出来喘口气。
前半部分是惨烈、狂乱、压抑的文革时代,后半部分是荒诞、戏谑、浮躁的改革开放后的乱象,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却有着同样的讽刺与悲剧,粗糙形式之下的尖锐内核让人难忘。
相比起《活着》,这部对于人物的塑造在我看来有些失控了,总有种用力过猛后喘不上气的感觉,还是更喜欢前者。
他数着自己的手指说:美国佬蒂托带上太空的是照相机、摄影机、光碟和老婆孩子的照片;南非佬沙特尔沃思带上太空的是家人和朋友的照片,还有显微镜、便携电脑和磁盘。然后他伸出一根手指,说中国佬李光头只带一件东西上太空,是什么?就是宋钢的骨灰盒。李光头的眼睛透过落地窗玻璃,看着亮晶晶深远的夜空,满脸浪漫的情怀,他说要把宋钢的骨灰盒放在太空的轨道上,放在每天可以看见十六次日出和十六次日落的太空轨道上,宋钢就会永远遨游在月亮和星星之间了。
如同之前看过的《无缘社会》和《高中生穷忙族》,译文纪实的这套NHK系列整体来说风格都非常鲜明。作品针对一个社会现象进行调研,阅读门槛很低、相当通俗易懂,视角也总是非常尖锐,不足之处则在于有些过分浅显,未将讨论引至深处,可以被认作是向大众科普的一次尝试。
而《女性贫困》这一册,我则很难抛开自身作为女性的身份和立场去阅读。贫困如同一个牢笼将女性禁锢其中,背后远不是个体是否努力这么简单,更关乎雇用、家庭、社会保障的多方面动摇。不要迷失于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啊姐妹们,踏上坚实的土地吧。
《记忆碎片》,那我只能说幸好当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没有很认真,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才有100%代入的沉浸式体验。阅读的时候一直在幻想如果我就是田村该怎么办?紧张到正襟危坐!
太喜欢最后的反转啦,人啊,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哦!当然了,其实压根没有什么可信的东西呢。
是真的会读到头皮发麻整个人忍不住害怕的作品,在福利保障制度相对更为完善的日本尚有如此严重的“老后破产”的情况,我忍不住开始害怕自己的未来了。
过去特别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会有一个很不错的晚年,却从未认真思考过要如何做到,这本书则是把这个问题狠狠摔在我面前、逼着我去直视。这么重要的关乎自己生命及生活质量的问题,我们凭什么轻佻又自以为是地去面对呢?
谢谢你读到这里,也欢迎你分享最近读过的喜欢的书。
想要加入共读群的话可以私信我:)
公主号:饼崽PowerBank
-
卦中有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03 03:49:41
-
fjjbnk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9 10:39:28
-
Zo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3 19:19:22
-
豆友251863778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2 17:55:56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0 10:13:23
-
笑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8 17:44:50
-
苏苏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6 13:13:40
-
能别买了吗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5 20:23:38
-
Frühlingslied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05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