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游西双版纳-从北京到西双版纳笔记。
一。
连续几天的雾霾以及寒冷的天气,使我加快了预订到西双版纳的机票。
大兴机场的开通的一个优点是,北京到热门旅游城市的票价降低了不少,却极大增加了北部地区人的出行时间,到首都机场T3只需半小时车程,到大兴机场至少增加了一个小时。若换成公共交通,时间成本更是成倍增加。
有上午首都机场的航班,却是重庆转机,重庆是疫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选了大兴机场中午的航班,昆明转机,并且昆明起飞的时间刚好是日落时分,果断预订,选了个西侧靠窗的座位,我想一路就能欣赏着晚霞美景飞到西双版纳了。。。果然一路有黄橙色的黄昏线相随。
东方航空,票价820元。(预订低票价方法之一:去哪网搜索目的地机票,选择合适的班次,微信搜索这个航空公司的公众号或下载此航空公司的app,预订价格一般是最低的。)
起个大早。由于直达大兴机场的顺风车没人接单,只好乘长途公交车-转10号线-转大兴机场线(车费约50元,其中机场线35元)。
提前一小时到达机场。我一般都掐点儿到。时间尚早,早饭未吃,想肯德基点个辣鸡腿堡,标价18.5元,心想,一个汉堡什么时候涨到18.5元了,印象中吃个汉堡八元十元,更早是六元一个。操作了半天自助点餐没操作成功,算了,不吃了太贵。到了候机区,便利店买桶泡面一盒饼干,消费13元。
波音737,中等飞机,一个通道双列三座,前三排为头等舱/商务舱,通道只用一个帘子隔开。我坐在头等舱后面,经济舱第一排。我暗忖,头等舱票价至少翻番儿,顶多座位宽敞点儿,给个一次性拖鞋,外加小吃水果之类的,也没什么啊...等落地昆明机场的时候,头等舱的价值才显现出来...
飞机滑到起飞位置,先向正北方向飞,接着转向西南,舷窗外地面上的村房像个火柴盒,村庄或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待到接近山峦的时候,空中俯瞰村庄,已经变成了无规则状。很快飞临太行山脉的上空。蜷着腿眯了几觉,一路无颠簸,除了腚部坐着酸痛之外,广播中竟然响起了降落的提示。望向窗外,山脉的颜色也从北方的寒色变成温暖的春色,一片绿意盎然。

飞机停稳,头等舱的先下飞机。窗外开过来一辆中巴车,我知道是接头等舱乘客的,经济舱的乘客要坐大号的摆渡车。紧接着又开来一辆中巴车,我狐疑,头等舱的乘客也就十个左右,怎么开两辆车?没一会儿,我的疑惑被解开了,一位身着制服短裙的女性举着写着“张军”的牌子,一位四五十岁的男性拉着行李箱走向举牌女,很快被带向后面的中巴车,先开走了。一人享用一个司机一个乘务员一辆车。张军看来是贵宾中的贵宾了。其他头等舱的乘客陆续上了另一辆中巴车驶离后,经济舱的乘客才允许下飞机,挤进一辆摆渡车内。VIP,贵宾,头等舱,这时才体现出来。

不需出航站楼,中转通道,进入候机区,两个多小时后,下一航班起飞,机场西方山头斜阳残照已相迎,飞机升至昆明城的上空,此时地面刚刚亮灯,整个城市的路网展现在眼帘,硕大的滇池在飞机上,就像个花生壳一样小,转过城市,飞向西南,一条黄昏线伴随着整个航程。

云层上还能见到晚照光芒,飞机下降至云层下,天空很快就全黑,平稳降落。机场离市区才七八公里,打开滴滴,预订了一辆快车。操作失误,刚落地就点了用车,发信息让司机等。还好飞机直停候机楼,迅速下机,跑出航站楼来到对面停车场,出租司机已经等候多时。出口处只检查行程码,绿码即放行,我的核酸是白做了,检测费58元。

上车忙向司机解释,想预约十分钟后但操作失误,司机却立刻怨气消除,遂攀谈了起来。我问司机,电动出租车充满一次电能跑多少公里,司机说差不多能跑两天,500公里。我说北方纯电出租车冬天可跑不了500公里。我见过的北方城市只有太原是纯电动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西双版纳州的汉人,多是援疆的军人及家属,大多数以湖南四川等省份为主,形成了拥有特殊口音的本地汉人方言。
西双版纳全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景洪市为省府所在地,勐海县是普洱茶集中产地。机场到景洪市区没有高速路,最远也就十公里,所以打出租车,25元基本上就够了。如果行李少,可以坐4路公交车到市区,2元。
很快就到了预订的酒店,给司机发了5元红包,打车一共30元。
放好行李,出来吃东西,按照出租司机指点的方向,向前走200米,过十字路口,向下走一小段,到了江边,沿滨江路向左走,两边均是酒吧、烧烤店等美食餐厅。滨江路的下方就是宽阔的澜沧江。江边有步道,有人散步有人夜跑。清风从江面上拂来,吹在脸上非常的舒服,深吸着洁净的新鲜的空气,整个人很精神。

继续向前,路边有自住火锅店,几乎坐满了人,刚走近,服务员小伙儿便上前询问,大哥吃饭嘛?我看着写着“牛肉羊肉鱼肉各种肉随便吃每人54元”的横幅问小伙儿,吃饭多少钱?小伙说:大哥,54元随便吃,锅底35元。我怀疑牛肉羊肉均是合成肉,待下锅煮熟一尝,凭我多年吃牛羊肉的经验,确认是真现切肉。喝了一瓶酸奶四瓶哈啤,餐费一共89元。

第一次来西双版纳是在2013年的冬天,那时候刚失业,来了一次“说走就走、边走边规划”的失业穷游旅行。从北京站,乘绿皮火车,晚上就卧铺,白天就硬座,一路走过了:开封、长沙、株洲、贵阳、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昆明翠湖公园里傍晚跳广场舞的女性随着葫芦丝乐曲的节奏翩翩起舞,身着民族服装很是优雅、大理温暖如玉的气候很适宜、丽江人山人海太闹腾、香格里拉市以前叫中甸市,县级市,县城不大,广场舞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身着粗犷藏族服装的大汉们,张着手臂围着圈在跳着。果然,昆明的广场舞最优雅、中甸的最“豁达”。
计划走一趟著名的路线:雨崩。“雨崩”是梅里雪山深处的藏族古村落。据说一路上通过高山巍峨、皑皑雪山、溪流婉转、森林幽暗,才能达到交通闭塞、鸡犬相闻、与世隔绝的古村落。白天还在温暖的丽江,傍晚的香格里拉,气温已经接近冰点,穿着薄外套的我被冻的哆哆嗦嗦,采购冬服又需一笔不小的开销,遂即第二天,乘车回到大理,买了一张通往热带雨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车票。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开了8个小时,两个司机轮流开。一路经过市镇村庄。由高海拔逐渐进入低海拔,景色由秋入春,见了大片的黄花,傍晚时分在山的转角处的休息区,见了星星点点的萤火虫。随着进入平原地区,车行驶上了高速,两边高大的椰树芭蕉树和大象雕塑预示着进入了热烈的西双版纳。
客车经过一个环岛,开始有人下车,最终在景洪客运站停了。一下车,闷热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晚上九十点,路两边的小店依然有开门营业的,烧烤摊上的人们更是觥筹交错着。在车站旁边找了个小宾馆临时住了下来。破破烂烂的房间,竟然还有蚊子。除了各式的芒果和热带风情,景洪城市印象给我不是特别的好,交通相对混乱,街道除了几条主路干净外,小巷子脏乱差。
这次的第二次景洪之旅,城市形象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路面上十分干净,鲜有垃圾,车辆停放有序,就连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都摆放的很规矩。我知道,城市还需要靠“人治”,懒政惰政是一个城市脏乱差的重要原因。

核酸检测58元+机票820元+公交地铁50元+超市13元+打车30元=971元。一路上花费971元从寒冷雾霾的北京到了温暖空气新鲜气候宜人的西双版纳。
二。
计划在这个宾馆(55元双床房)住一夜,第二天去告庄景区那边找个月租房。房间很宽敞,床单被罩都很干净,卫生间也算能接受,55元在美团上订的宾馆,标准相当于一线城市200元左右的快捷酒店。如此便宜我想应该是疫情期间游客稀少。
第二天才六七点,就被外面此起彼伏的公鸡打鸣声吵醒了,楼上走路、拖拽椅子的声音更是让人心烦意燥。想着起床后赶紧另寻住所。但是傍晚时分,当我站在六楼,向南望去,西南方向一座高山横亘在眼前,山头烟雾淡薄,日落后,彩霞一片,在楼外置铁楼梯上,环顾四周,均被山峦环绕,东方的告庄景区的高层建筑和市内花园般的景色清晰美丽,像是加了一层滤镜一样柔和。
这不就是一幅画么?https://www.douban.com/people/75286528/status/3679677453/?_i=38848202aadc4cd&dt_dapp=1(视频链接)

那我还走什么走。早上六七点鸡叫,那我就起床,楼上有人一早制造噪音,那我就跟前台说让他们稍微注意一点。很快,我就往上购置了电水壶、电蒸锅、茶杯,跟前台商量,周付房费的优惠,谈到50元一天,周付350元。一月1500元。出门200米就是菜市场,不到400米,可以到滨江路跑步,隔了一座桥,扫码骑个电动车,十分钟就可以到告庄景区,在清澈汹涌的澜沧江江边,看水流急速流过,800米距离的健身房,跑步过去刚好可以热身,十次卡,180元。1000米之外的景洪体育场,可以打篮球。

在景洪一天的花费:住宿50元、早餐米线10元、水果10元、一桶5L的水10元能喝3天约3元一天,扫码电动车平均3元、午餐重庆小面之类约15元,如果买菜买肉自己做平均也差不多15元。健身房均12元一天,晚餐不吃,一周夜宵喝酒约4次,傣味烧烤40元,外卖下单原浆啤酒5L,35元(夜宵啤酒平均约40元每天)。一天花费约:140元。(有点儿超额了,需要增加自己做饭减少傣味烧烤喝啤酒了)

三。
景洪满大街的普洱茶店,摆着诱人的茶饼。我知道普洱茶厂,勐海县居多,这天宿醉醒来后,已经将近中午十二点,内心对熟普洱茶的欲望益渐强烈,穿个短袖带个手机就在景洪客运站附近的重庆面馆吃了个牛肉小面。加一个荷包蛋17元。常去的那家重庆小面没开门,加两个煎蛋人家才卖14元。等17元的牛肉小面端上来我看着碗里的五六块大大的牛肉块才明白,贵有贵的道理。吃完面,买了张下午1点40 的车票,20元。
景洪客运站还是老样子,年代感十足,但我却很喜欢这样的小站:斑驳的围墙、陈旧的候车厅、停车场上粗壮的古榕树、榕树下有人卖水、茶鸡蛋、米线,有只小黄狗在晒太阳,还有人在阴影处躺着午休。将近1:40,车迟迟未来,忙问旁边戴帽子的小伙儿是否到勐海,小伙儿回答是,然后一起到调度室问询,被告知需要多等一会儿。于是我和小伙儿攀谈了起来。
小伙儿告诉我,他是勐海县人,但是在武汉上的大学,研究生毕业,本科是土木工程,跟我的专业相似。这次来景洪是做入职体检,在昆明找的设计院的工作。还有一年,本科毕业满五年就可以考注册建造师了,我建议他一定要尽快考下来,越早越好考。我问他,高中是在景洪上的吗,小伙儿说,高中是在曲靖市读的。我好奇为什么跑到曲靖市上学,他告诉我,云南省的教育水平极其不平均,好的高中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等地,景洪市的高考本科率很低。这一点我是相信的,就拿北京市的本科录取率举例,远郊区县和市区相比,也是天壤之别,东西城的本科录取率会在90%左右,远郊区的最低录取率甚至不到50%,而一些市重点高中的一本大学录取率竟然能达到恐怖的95%以上。
我问小伙儿,你为什么穿着外套啊,景洪这么热,短袖多事宜。小伙儿说,勐海海拔高,温差大,早晚很冷。我不以为然,勐海离景洪直线距离也就50公里,景洪气温一般在15-26、27度的样子,勐海能冷到哪里去。结果买完茶叶,日落后在勐海的街上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场景:一人身着短袖,骑车电动车蜷缩着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和旁边骑车的人穿着羽绒服厚棉服形成鲜明的对比。
景洪市区的海拔是560米,如果站在太阳下,很快就会觉得裸露的皮肤有轻微的刺痛感,甚至阳光穿过T恤,背部都能感觉到那份热辣。掏出手机打开自带的指南针app,查了勐海的海拔,1170米。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站在勐海街道的阳光下和进入建筑物的阴影区,夸张一点儿说,皮肤的温感就像从一个烤箱进入了一个冰窖。体感温差极大,除了温度,还有紫外线的灼烧感。怪不得当地的拉祜族还是什么族的人,皮肤黝黑身材瘦小,都是紫外线照的。
感觉勐海的街边的店面,一半以上都是卖茶叶的。店牌匾上写着:XX茶厂、收毛料、半成品订制、老茶头、生熟散茶。
对于普洱茶的了解,我只知道生普、熟普。生普即未经发酵的茶叶,可以是散茶、可以是压成饼状的茶饼。当地人大多数喝生普散茶,清甘、回味悠长。而我觉得生茶太苦涩,不及发酵后的熟茶韵味丰富持久。所以我此次来的目的是买一些好一点的熟茶自己喝。因为喝过一次老板送我的陈年熟普的茶饼,喝起来就像红酒,色泽鲜润、口感绵柔,舒服极了。
骑车扫码的电动小黄车,绕着茶叶集中区逛了一圈,终于选择“佳茗茶叶市场”,在一家厅内摆满蛇皮袋装的散茶和货架摆满茶饼的店前停留了下来。店员小姑娘忙从旁边笑着跑了过来,热情的问我买什么茶,自己喝的还是送人的。胖乎乎的小姑娘,笑起来甚是可爱。我背着手在店内看了一圈,告诉店员要买自己喝的熟普。店员说,那你买好一点的茶头吧。我不知道茶头是何物,但是故作深沉没有表现出来。店员推荐1000元的2008年的老茶头,500元的2015年的茶头。我问二者区别,店员说除了年份外,二者原料也有区别,一般春茶是不会做成熟茶的,虽然2008年发酵的茶头,但也不是特别好的春茶,但是比中档的茶要好的多。我说话比较直你别介意啊,店员诚恳的告诉我。
我怎么会介意呢,我心想。我知道,顶级的古树茶,都是茶商带着现金去山上这棵古树下等着抢着收购,做出来的茶,贱则几千元,贵则几万元。有炒的成分,但是普通收入的人,喝中等偏上的茶,口感上和那些顶级的茶虽然有区别,但是区别终究不大。就像几块钱一瓶的西藏雪山矿泉水和几十块一瓶的法国依云矿泉水,口感上差别较小。
我自我安慰的称之为性价比高。
终于闹清楚老茶头的意思,大意是生茶经过堆积发酵而产生的一些粘连在一起的块状物,不能用力分开,会导致碎裂,单独挑出来,即称为茶头,存储时间久的叫做老茶头。
我让店员分别冲泡1000元的、500元的茶头以及200元的茶饼。店员分别用三套茶具为我冲泡,口感如同价格,依次递减。我已决定买1000元的老茶头。
试茶中,进来三位男性,店员立刻站起来笑脸相迎。我忙让店员去招呼他们,自己坐着慢慢的品着浓郁的茶汤。三位男子挑了两种蛇皮袋中的生茶试喝,我也尝了一下,二三百元的生茶口感一般,我在机缘巧合之下喝过顶级的生茶,喝了两杯,醉茶了。。。三人却喝的津津有味,分别买了三四百元的茶叶。付款时候,一男子问店员,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在你店里买茶叶吗?刚才在别的店里看茶,那老板娘屌都不屌我们,进店肯定就有意向买茶呀,你就不一样,刚进来就这么热情,在哪买不是买。

我心想,是这样的。做生意除了产品外,热情的态度,也会让生意更好的。刚才我也是转了几个店,在门口都停留了一会儿,有的人看我一眼就低下头看手机了,这个店员就不一样,刚停下来就从旁边店里结束聊天欢快的飞奔过来招呼我。
三位男子还在喝茶,我看天色将晚,担心赶不上回程末班车,让店员称了2斤老茶头。如果她能给我优惠一些,我计划买4斤。我问店员能否优惠,店员斩钉截铁的说优惠不了。我想应该是三个付完款买茶的人还没走,只给我优惠不太好,于是就换了一个方案,小声说,不到2斤,一共1900多元,我给你补几十块凑个整数2000元,你再给我抓两把茶头,店员点头表示木有问题,拿着袋子抓了两大把,看着足有三两。刷卡两千元后,一位男子打趣道,我们三个买茶不到1000元,大哥你一人就买了2000元的茶。我拿着装好的茶叶,一边客气的回应着说着再见,一边想,2000元买茶真不叫贵,一人能喝小半年,还有更贵的茶叶咱也喝不起,拎着塑料袋,连忙跑到街边扫码骑了个电动车,在日落后的寒风中,穿着短袖蜷缩着身体,飞奔向勐海客运站。
下午6:20,终于赶上了倒数第二班车,人满即走。中巴车很快就几乎坐满了。周五是学生放假回家的时候,路上车辆熙熙攘攘,经过一所学校门口,上来几个身穿校服的学生。一路下坡,山路曲折,司机却开的飞快,两辆下车小心翼翼的跟在一辆翻斗车后面因为道路曲折天色已晚不敢轻易超车,只见客车司机两声喇叭之后,在对面车道远处有车行驶来的情况下,迅速果断娴熟地超了过去,稳稳的把后面的车辆摔在了身后。没一会儿,就到了景洪和勐海之间的“边境检查站”,车上的乘客全部下车,查验身份证,所有行李过安检。我穿着短袖哆嗦着拎着塑料袋欲过安检闸机,全副武装的安检员要我出示身份证,我没带证件,于是掏出手机,走到一边,把身份证照片给检核员核对。检查没有问题后,检核员见我穿的稀薄,让我直接上车了。如同来的时候一样,虽然这里不是真正的边境,但是也称作边境检查站,需要出示身份证,外地人还要说明在当地的住所、来这里什么目的,没问题后才放行。我知道,是这里接近境外D品产区,检查严格。
行至半路,还在山里,一位男同学招呼司机前面路边停车。车停在了一个昏暗的小路口,小路通向山坳深处,除了天空的星光,并未有一处光亮。男同学背着书包,只他一人,向更幽暗的地方走去。。。
进入平原地区,渐有了路灯,一位女性在“嘎洒”站点下了车,一辆二轮踏板摩托车不知道是早已等候的家人还是专业摩的司机,女子下车后直接上了摩托车。很快经过西双版纳嘎洒机场,转过一个环岛,没一会儿车就开进了西双版纳客运站,就在我想问司机是否停景洪客运站的时候,见所有乘客都下车了,我也就跟着下车了,想前行右转到健身房撸一把,去程用了2个半小时,回程也将近一个半小时,下了车才感觉身体疲惫,手机上表弟兼酒友发来超市买的黑啤棕啤让我看,瞬间勾起了我的酒欲,回房间放下茶叶,拿起扎啤杯走向了民族体育馆对面箱子里的傣味烧烤店,叫“傣真烧烤”。


五瓶啤酒下肚,晕晕乎乎的趔趄着返回房间,一夜竟然无眠,折腾到凌晨四点多才昏昏的睡去,很早又被鸡鸣声、楼上的嘈杂声吵醒。。。
今日买茶花销:茶叶2000元,来回车费40元,小黄车6元,宵夜80元。合计:21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