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布隆菲尔德的对 琪儿、杰克、苹果的推理为什么是不对的
布隆菲尔德在《语言论》第二章的语言功能中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
琪儿因为看到苹果,产生了吃的想法(文中有多种说明,比如是因为苹果上的光反射进入琪儿的眼睛,又或者是因为饥饿导致的内部器官变化,从而产生这个说话的声音),并且跟杰克说她想吃苹果这个想法,杰克帮她摘到苹果,最后她吃到苹果。
非常日常的一件事情,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发生,但是布隆菲尔德的分析出错了,错在哪里呢,他运用行为主义流派的方法论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拆解,得到以下的答案。
注释:S\s:stimulus 刺激(泛指) R\r:reaction 反应(泛指)
S:琪儿看到了苹果,产生了想吃的想法
r:她使用语言告诉杰克
s:杰克听到了这句话(文中作者特别强调是因为耳朵器官构造接收到这些声音)
R:杰克帮琪儿拿苹果
布隆菲尔德对这个故事的最终答案是:
S→r...s→R(中间是虚线)
他的最终答案是 S→R
琪儿因为想吃苹果,而通过语言这种工具,最终让杰克产生了反应。
这个结论很显然是错的,尽管布隆菲尔德在同时注意到语言的其他属性(他没有明确指出,但确认到语言发生环境中,人需要有情境的考虑,比如情绪,因此他的论断语言单单是工具并不纯粹)
要用魔法打败魔法,也要用行为主义流派的方法论来打败这个论断。
根据心理学上的知识,人在看到物体反射的光之后,光通过转换为其他电信号,最后抵达人脑某个部位,人脑接收到信号后,通过大脑的语言区说话,做出反应。
根据上面的推理,使用同一套符号可以得出,S→r
在不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情况下,琪儿说出的语言r在这个时候,变成了杰克听到的刺激,因此r在这种情况下,转变为另一个人收到的刺激,但因为人的认知以及语言理解当下的情况并不绝对稳定和绝对,所以琪儿说的话,杰克不一定能够完全听到(understand,这里指对语境的理解)
因此r≠s s是杰克的耳朵听到声音后,经过处理后的一个信号,杰克做出的反应式式s→R
中间的r与s并没有直接的对等
刺激在个体做出反应的一刻就完成了整道公式,不存在一个人受到刺激而另外一个人做出反应。
理解中,人类对刺激的反应只有三种可能,
1.反应
2.无反应(人类特有的一种,比如面对一个人恶语相向,你的大脑处理后,理智告诉你进行冷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无反应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无反应本身也是一种反应,用斯金纳的话讲,本身是对加害者的一种强化,以减少该刺激的产生)(引证不代表我持行为主义的观点)
3.无法反应(因为器官或者部分结构的损伤,导致人类刺激与反应的通道切断)
但是布隆菲尔德在后面第四章 音位的理解中,可以说,使用机械的唯物主义,做出在30年代相对正确的理解
A=S 即说话人的环境
B=s+r
C=R
他认为,语言学者的研究应该是B部分,这在现在看来当然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