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211207)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马东
1、决定写日记; 2、使用小红书; 3、手机升级HarmonyOS ; 4、杭州出现本土病例,出现中风险区。
在说今天的事情之前,补一张昨天娥眉月的照片。

突然决定重新开始写日记,其实也不算重新写。准确的说是第一次以日日记的方式准备写点东西。小学的时候应老师要求写的流水账在现在看来完全不能称之为记录,再大一些的时候,老师已经不要求写日记了,变成了周记,但当时写的也极其不认真,多是为了应付老师的内容。
现在写日记就随性多了,虽然注定无法像刘大鹏那样成为历史的佐证,但依旧可以成为我们在时间中行走的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脚印。
田田问我,既然是日记,为什么又想着发表在社交软件上呢?我的回答是,纸笔的日记已经完全无法写下去了,实在不忍面对自己不堪的字迹。而如果在电脑上自己一天天的记录,我清楚的知道是决计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所以最后选择了发表。
发表的日记虽然同样可能没有人看到,但在我心里会产生一种束缚,一种会被人监督的念头,这种虚拟的监督,是会让我继续走下去的。
当然,如果有幸被很多人看到了,那么对于我所写的内容、所思所感所悟的思想,一定有人可以解读成我所不理解的刻度。会有人喜欢,就一定会有人不喜欢,且不喜欢的人又一定占据了大多数。
人类因为无间的默契建造了巴别塔,耶和华离间了所有人,使人的语言不通,地域不通,成长不通,使人产生了间隙。这间隙是永恒的,就像没有相同的树叶一样,不会再有两个人形同一人。
当我们所表达的内容被更多的人看到的时候,注定被误解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不喜欢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而理解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这是宿命,不可改变。

说回小红书,因为雅美的契机重新用回小红书才发现我已经注册1618天了,将近四年半的时间,我已经忘记了当时为什么会下载、使用以及卸载。这次的使用直观来看小红书同样是鼓励简短内容的输出,长且枯燥的话语已经没有人再有时间读下去了,正如书籍的落寞一样。
在这里不得不再Cue一下马东,他认为过去识字率低,读书人多到现在识字率高,读书人少,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读书人的比例依旧是相同的,更多的其实依旧是普普通通的大众,这里面包括了我。所以我应该感到庆幸,在这个时代我也可以去表达,去阐述,去思考。
杭州的疫情突然严重了起来,两名又两名,升级中风险地区,行程码加星号。在很长时间段里,我们都必须学会和疫情共存,正确的佩戴口罩。说起来,自从疫情开始蔓延佩戴口罩至今,一年困扰我两次的感冒竟然神奇的消失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会想,现在生的很多孩子,他们的世界观应该就是疫情席卷下的世界,是一个人人佩戴口罩的时代。这样看来,突然有些理解父母了,我们没有经历过当年的时代,哪怕文字、影视再三的描写,我们都只能只知表层,不知所处那个时代的真实感受,因为这世界已经变了模样。
正因为如此,记录才更显得尤为重要。
L&P✨潇潇爻爻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博物】河南博物院:走向邦国 (1人喜欢)
- 【国保】灵隐寺到底该看什么呢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