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的意义
先说结论:跑步对我来说,是正儿八经禅修的一部分,但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十分曲折,可能花了3年左右的时间我才慢慢想明白。
跑步大概是2018年开始的爱好。
那时候刚从澳洲回来,被西方饮食摧残2年后我胖了10kg。我爸妈都嫌弃我,看着阔别已久的女儿直摇头,真的是“胖得妈都不认”的境界了...
为了减肥,我顺理成章成了健身房的常客,开始了(几乎)每天5km的跑步训练。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我2020年,已经把10kg多余的肉给削得差不多了。
那时候的我对跑步没有太多想法,每天走进健身房,除了跑步机什么都器械都不会碰,每天达成5km左右就心满意足搓澡换衣服走人。
支持我坚持跑下去的动力也非常简单:
①维持体形;
②跑完后我情绪好得不得了,于是这个活动成了我的mood enhancer,合法的那种。
2021年,我来到广州工作。
环境变化让我习以为常的健身活动也迎来一个新的变量。由于懒得去办健身卡,我告别了跑步机上原地踏步的方式,开始在户外夜跑。

这是三年以来头一次在户外跑。对于习惯了在跑步机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埋头看视频的人来说实在是新鲜。例如迁移变化不会令人生厌的夜景,例如风拂过全身撩起汗毛的感觉,例如和其他runners狭路相逢燃起对抗心态。
好巧不巧,刚好在这个时候我补番补到了一个跑步的番《强风吹拂》(小说戳这里)
这部作品里有个关键的细节让我对长跑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不不不= =不是两个男主角的基情,那个问题我们可以忽略不计(战术性咳嗽)

《强风》这部作品中出现了Runner’s Flow(跑者心流)的描写。
这是一种仅限于顶尖运动员的特殊意识状态(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由于当事人技术炉火纯青,“自我意识”不会介入和斡旋技能的执行过程。这种状态中所呈现的奇景就是:当事人万缘放下,全身心融入到当下的(奔跑)活动中。
翻译成人话:想想武侠小说里的“人剑合一”这种境界。这也是flow状态的一个体现。为什么人和剑融合在一起了?因为“运剑者”(大脑的产物)暂时瓦解了,就好像电脑的一个程序暂时被关闭了,释放出的缓存让给另一个执行中的程序。
我毕业论文课题属于altered states类,你说我看到跑者心流这个现象被搬上银幕被写进小说,我会不兴奋么?
Flow不仅限于体育运动,它在任何活动中都会出现。
例如,禅定。

最早把佛教中的禅定和Flow理论联系起来的人是TMI的作者Culadasa(我已经吐血推荐很多年了,今年他老人家去世了,我依旧推荐。)
他老人家非常开门见山的说:
Meditative absorptions are flow states that occur in meditation, and are traditionally referred to as jhana.

他老人家这么理解其实是没问题的。禅定从浅到深,有个很关键的因素——“寻”和“伺”两个禅支成熟度。当禅支的成熟度达到一定水平,就不需要人为去控制注意力了。
这一点十分生动地体现在“九住心”系统里(见下图)。图是非常直观的:大象一开始浑身漆黑,各种皮各种捣乱,需要驭象者严加管教。到图的最上端,大象变得浑身白净,成了乖乖象,完全不需要人为驾驭。

Culadasa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重新注解这个现象,即禅定=flow。
此外,他在书里还使用模型尝试解释为什么这种高度自动化的状态下自我意识会逐渐瓦解。(他自己没说,但很多读者猜测他的subminds理论借鉴了AI之父Marvin Minsky的理论)
说完 Flow和禅修的关系,倒回去接着说两者和跑步的关系。
2020年初,我在缅甸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闭关训练,get了一堆新的禅修工具。(详情这里)
我的师父让我把任何动的东西——腹部的起伏,手足的起落,乃至微笑转眼这种微小的肌肉动作——都作为我的修习目标。佛教术语里这个叫风大(wind element),但是在我的专业里这个叫proprioceptive perception(本体知觉),指肌肉筋腱关节等部位运动和静止时的感觉。它还有个别名,叫肌肉运动知觉。
表面上我是在缅甸禅修,但也可以说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在打磨这个肌肉运动知觉。某种程度上我达到了运动知觉的一种禅定,也就是说,我的注意力被死死套牢在身体的感觉上,这事情由不得我,因为这个执行过程已经因为训练达到半自动化了。
这种新的注意力模式对我后续的跑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理解成禅修带来的transferrable skills)。从缅甸回来后的跑步开始不一样的感觉了——我发现自己很难不去关注身体里各种状态,肺部和腹部的膨胀和收缩,腿部肌肉的收缩与扩张,筋腱和水泥地撞击的感觉。
最要命的是这种状态的上瘾性。只要观察开始,我可以一直观察下去,直到精疲力竭为止。有时候我根本不需要运动耳机,我可以在没有任何“娱乐”的情况下津津有味的跑上一个小时,因为浑身上下层出不穷的感受和变化本身就是看点。
当我的跑步进行到一半,我可以感觉到意识中呈现的异样——双腿会抛下我的思维,擅自动起来。这种感觉像极了我最早我在行禅中尝到的第二观智缘摄受智(详情这里)。但这也是runner's flow最大的特点。
最妙的是,跑完步再去坐禅,跟上了buff一样,丝滑般顺畅进入状态。感觉自己做了个加强版的行禅练习。这个时候我彻底意识到了,跑步完全就是我禅修训练的一个延伸啊!
这就是我在长跑中发现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我开始认真研究长跑运动。想把这个活动做成坐禅-行禅-跑禅的三件套,因为我判断这么搞是可行的。
不过我的肉体没有我的精神这么强韧,膝盖吃不消逐渐增加的运动量。上个月,因为右膝故障我彻底躺平了。
目前处于修养期。等我好了再继续推进我的计划吧┑( ̄Д  ̄)┍
话说,我在跑步中经历的异常体验是某种层次很浅的runner's flow么?
以下纯粹属于个人推断:
从现象角度来讲,我和长跑运动员经历的flow是相似的,但我认为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我们达成路径不同。
运动员是通过肢体运动达到自动化后进入这种精神状态的。而我是从精神训练着手,再把这种能力转移到肢体训练上(行禅、跑步)。
事实究竟如何,暂时没有答案。但是在日常生活里发现这些专业相关问题,以身试毒,耽溺其中,也是不错的。
因为跑步,我看得那么多书,学的那么多本事都干净利落地串了起来。You find things are connected somehow~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么?
© 本文版权归 Dhamma Geek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Dhamma Geek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禅修汇总(8):缅甸六十日(下)V. 2.0 (21人喜欢)
- 2025年になったら本気を出す (2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