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立万》与“沉默是金”
架空民国时期的历史脉络,取时代大潮流下的人物背景,以其创作的电影并不少。尤其是近年来,将犯罪、刑侦等元素填入这类题材的电影变多了。从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到罗志良的《消失的子弹》,再到陈木胜的《危城》,不能说是同一个“模具”刻制的,但是其模具无疑是同一种材料制成的。而当我和周同学一起看完《扬名立万》后,这才发觉民国题材的电影,也可以拍得不那么血雨腥风,而是在枪刀喋血之下竟有那些许的温情。
影片开场不久的剧本讨论会情节,在男一号李家辉没发现齐乐山脚部戴有镣铐之前,谄媚与奉承、倾轧与内斗,以及从自身立场出发的剧情意淫,虽然充斥着诸多喜剧元素,但是也让人期待着剧情场景的转移,希冀有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故事。但随着脚部镣铐的转折,整部影片的重心也就发生了转变,“剧本讨论会”只是恰似徐昂导演的电影《十二公民》那般,搞清楚凶手行凶的初衷和过程成为人们观影的最大“耐心”。不得不说的是,导演刘循子墨,编剧里八神、张本煜、柯达、刘循子墨在场景转换时,虽然独具匠心,但是前半段还是慢了半拍,以致于爱带爆米花去观影的人群缺少那份“耐心”。而能保留住那份耐心,继续被剧情所带走的,自然就能够体会出电影中的温情了。
当齐乐山看到战友之女受辱,掏出那把廓尔喀弯刀,手刃数人,虽没有过多华丽的打斗场景,但观众能够明白他心中的怒火。看到这里,想必很多观众以为夜莺的歌声再也不会响起,但事实是齐乐山夺回的不仅是夜莺的生命与尊严,更有受战友相托付,对于军人荣誉的那份捍卫,以及对自己倾心爱慕女子的那份守护。我以为,这也是影片最出彩,最值得细细咂摸的情节。
当然,可能会有观众认为,三位老板固然犯了天良,但似乎也不至于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以致于齐乐山最后也要用自己的被捕来拖延时间啊!这部影片通过邓家佳饰演的苏梦蝶之口,则很好地阐释了原因,即三位被杀的老板并非初犯,其丧尽天良之罪是一件常态化之行。而在影片最后,当齐乐山与“来踩火苗”的“黑衣人”同归于尽之时,也昭示着“黑暗”的必将毁灭,而正义也只能通过传递下去,方能永恒。这应该就是本部影片所要带给观众思考的又一桥段。
抛开故事情节本身而言,这部电影还可以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思考呢?我以为,“民国”“电影工业”只是叙述的一个个无形道具。当资本凌驾于弱势群体之上,甚至是任意欺凌着无所依靠的弱势群体时,来自底层的怒吼,虽不至于翻起滔天巨浪,但也足以撼人心扉,而这就已经足够了。遗憾的是,我们总习惯于成为那个“沉默的大多数”,甚至有些人总说“沉默是金”。(作者:查章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