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0回:鹅城水步镇冈宁圩,宗师让子弹飞潭江
【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采风追影】
Jumbo Heritage List © Huang_Jumbo

第5010回:鹅城水步镇冈宁圩,宗师让子弹飞潭江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黃劍博采风追影"(Huang_Jumbo 或Jumboheritagelist )。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我看到了被稻田包围的横塘村《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13:横塘学校,两层楼的教学室可能半荒废了。台山市水步镇横塘小学于1952年08月28日在台山挂牌成立,这个老学校迄今已经成立69年,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个学校主要经营小学教育,水步镇在明清时期属文章都。民国时期属第二区、第四区。1950年属台山县第十三区,1958年与大江乡合建红旗公社,1961年析设水步公社。

水步镇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北部交通咽喉,是台山市工业重镇,现辖2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旅外乡亲6万多人,分布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水步圩距台山市区8公里,距公益港、三埠港各9公里,距江门市区56公里,距广州130公里,距珠海130公里,距深圳300公里。

水步镇耕地面积有3.7万亩,其中水田2.9万亩,旱地8000亩,农业以种养为主,农产品有水稻、蔬菜、粉葛、毛薯、玉米、甘蔗、花卉、水果等。其中作为是我镇特色的农产品毛薯猪仔薯。全镇利用丘陵山多,坑田多的实际出发,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塘鱼、生猪、三鸟相结合的立体养殖业。现全镇鱼塘面积4000多亩。

我再继续徒步走到《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14:南冲里,这个村也有池塘,南冲文化室实际上是老人的麻将室,右侧有大量的稻田,到处是鸡鸭,我意外看到一座宗祖,走进一看,发现是《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15:敬脩李公祠,

石质虾公梁和多层斗拱梁架还保存完好,壁画栩栩如生,花岗岩石质柱础和石柱都是很好的材质,敬脩李公祠对面是稻田,地上多是鸡鸭,农田停着几部水稻收割机,所以务农的虽然是老人,但实际机械化作业之后,老人种田的压力变小了。

敬脩李公祠的壁画保存不好,很多已经模糊了,南冲里后面是华平里,我沿着村道行走,经过几个池塘,很快到达了《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17:大岭东头村,这里有一条两车道的乡道,叫龙岗路,跟深圳的龙岗区同名,

周边全是古村,像双龙里,下洞村等,岭桥里过去就看到大量的池塘,白边里很衰败了,广东波英过滤设备的工厂就在龙岗道旁边,波英是我国一家大型专业生产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厂家,位于广州和台山两大城市,一共拥有六万平方米的专业化和智能化的生产基地,它在当地应该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就业,将工厂开设的农村真是大爱啊。

我突然想将台山跟深圳做一个对比:首先台山比深圳大很多,其次,台山的人口只有深圳的一个零头,常住人口不到97万,深圳只超过2000多万;再比一下经济规模,深圳地区一年的生产总值约有3万亿元,台山的生产总值差不多就500亿左右,也只有深圳的一个零头;是不是说台山完全不行了?不是,台山的农田比深圳多,另外,台山的近海渔业规模超过了深圳,目前深圳市近岸海域渔业资源不容乐观,深圳市小型捕捞渔船以刺网作业为主,因其自身设备配备和安全状况决定了其捕捞作业区域只能选取在近岸海域生产作业,

很多人不知道深圳居然还有渔业,而且它一年的产值只够在蛇口买一套别墅,所以我们可以说深圳的近岸海域渔业规模极小,但对海洋的破坏却超过了巨无霸腾某讯,深圳残存的几千个渔民,还在使用极为原始的方式扑杀鱼,结果在近海留下大量的鬼网,对生态环境照成破坏,这也是深圳无法成为世界潜水胜地的原因,但台山有机会。

有人说深圳是大城市,机会多,台山是小地方,机会少,但机会是相对的,在大城市,年轻人的发展机会是无限多的,但年轻人也是无限多的,两者一碰撞,你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可能不如台山。台山面临的较大问题可能就是人才流失了,但台山的农田保存完好,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比深圳大。

再说我在乔西里看到几个鱼塘,盈发塑胶工厂和味皇调味料厂也在附近,所以说台山还是有一些工业基础的。我在路边看到一个老人驾车接孙子,我叫他载我一程,给了他一点钱,他也想赚一些外快,沿途我看到了宝兴道班和一些农场,

长发里和脑头村在龙岗道的右侧,这个小公路上有很多大型卡车驶过,实际上骑摩托车和走路都是很危险的,不过当地的幼儿园已经有校车接送了,在坑尾村我看到了《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18:水步南阳会馆。

这次因为时间仓促,没有机会去拜访《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16:白象古寺的和尚了。

我路过了福田村,社背村,《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19:沙田岗古村的排屋保存完好,周边还有隆安村,水口村算是比较大的村了,东溪里比较小,

英管村靠近凤鸣村,周边的村庄多如牛毛,在一片稻田中我看到了一个路口,右边就是影视城了,我在这里下车了,那个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我看他还用着十多年前的翻盖功能机。老人说这个冈宁影视城坐落在江边,其实就是由几条骑楼建筑组成的小型影视城。

估计这里主要是因为以前拍摄过电影《让子弹飞》而产生的电影城,但是因为没有太多游客而显得很安静,现在这里已经显得非常衰败了。

老人说从龙岗道走到那里只要十五分钟,还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楼群。影视城不大,半个小时就能溜达完,里面的人很少,楼房未怎么维护修复,像没落的街道。走在街上有一种历史代入感,但是以前的建筑风格还是能欣赏到的。。。

我去周边的村庄溜达了一会,在马路边有很多茶馆,一些懒惰的老人就聚集在马路边泡沫横飞地吹牛皮,勤快的老人则在农田干活,我想抄近道,结果在稻田里走了半天,差点走到水塘里了,远处是开平市区的几十栋高楼,金山大桥就在前方。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0:金山大桥虽然没有美国的金门大桥那么知名,但也算是当地的一个地标工程,金山大桥作为开平发展的建设成果,既方便了市民交通出行又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成为一美景。 众所周知开平素有“桥乡”美誉,三江两岸,铁桥横跨,无限风光,令人心醉,据说环城公路东环段项目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

起点在三埠簕冲接南环,终点至金山大道与国道325平交路口处,全长7.4公里,总投资11亿元,设计速度80公里每小时。其中,金山大桥全长1512米,主塔塔高120米,桥面宽43米,主跨为180米的独塔空间双索面斜拉桥,大桥糅合了经典建筑碉楼特色和先进的独塔斜拉技术,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将人文与工业完美相结合。

所以无论站在冈宁什么地方,都能看到金山大桥,冈宁村大力发展鱼塘养殖和水稻种植,冈宁所在的水步镇基本是平原,偶尔能看到一些山冈,生态环境很好,我在一颗大树上就看到上百只白鹤,

我穿过农田就走到《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1:英管村宏祖馆参观,楼名是黄惠湛提写的,月池旁边有人使用竹竿晒青菜,村子非常安静,几排的清水砖房保存完好,我再返回到林荫大道,看到几个农民在田地里施肥,一些旱田架设了竹竿,一群妇女在摘果实,农作物的品种很多,走过了南溪村,路边有一个叫佳添的蚊帐厂,我走到侨乡博物馆,旁边是公厕,再走过去就是仿建的冈宁影视城。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2:冈宁影视城骑楼位于在台山市水步镇,是《让子弹飞》和《一代宗师》的拍摄地,又名鹅城。我眺望潭江,它是珠江水系三角洲诸河之一,古称牢水、允水、封水、君子河或允字河,自南北朝起称潭江。发源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牛围岭,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开平、台山、新会,在新会双水镇附近折向南流,经银洲湖出崖门口注入黄茅海。干流全长248公里,流域面积506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镇海水、新昌水、白沙河、新桥水等。如今这条江的河水有些混浊了,曾经商船往来,人声鼎沸的潭江已经一片死寂,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户江边居民还在混浊江水中洗着衣服。
潭江流域内建有大、中、小型塘库1932宗,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7座,干流自锦江水库以下,已建成水沾、恩城、塘洲、东成、江洲、合山等梯级工程,使潭江水资源得到较好的治理和开发。潭江水运条件较好,三埠以下,河宽水深,可通行500吨级客货轮;三埠以上,结合干流梯级工程,我看到还有汽车正在排队等候上驳船,远处就是巍峨的金山大桥。

我最讨厌的就是近代修建的火柴盒式的自建农民洋房,在台山,我就是喜欢看解放前修建的碉楼,我走到那群洋楼旁的潭江边,高耸着一座颇有气势的雕楼,顶层雕着“冈宁市碉楼”几字,楼高五层,顶盖是伞形,俨如一名卫士伫立在江畔,显然,这座楼是用来防贼护卫冈宁圩的。《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7:冈宁市碉楼是不是当场的剧组人员搭建的呢?我想只有那个城门是假古建筑,碉楼应该是真的。

得利于潭江,冈宁圩一度无比繁荣。同样也因为潭江,冈宁圩也有一直无法消除的烦恼。据说当年经常有盗贼从江上乘船而来,在冈宁圩附近打家劫舍。在重建工程结束后,人们就在江边建成“冈宁市碉楼”。潭江边的冈宁东和里村侧,村民和华侨集资也建成“孔怀楼”和“培荫楼”两座碉楼,与“冈宁市碉楼”共同保卫冈宁一带的安全。

据说有一次,一群盗贼从江上乘船前来,碉楼上的保卫人员立刻用华侨购买的机枪把盗贼击退。冈宁圩竟有如此先进的武器,消息传开后再也没有盗贼敢来了。后来在抗战时期,打游击的队伍曾从冈宁市碉楼上向在潭江上巡逻的日军橡皮艇射击,重创日军。

台山现存有的一万多座洋楼、二千五百多座碉楼、一百多个街墟,这些洋楼、碉楼和街墟,绝大多数都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基本都是华侨出资兴建的,上万幢中西结合,坚固实用的建筑,都曾经历经繁华,兴盛一时,时至今日,

大多数洋楼与街墟的命运都如同冈宁圩一样,人去楼空,凋零破败。冈宁圩还算幸运的,至少借着鹅城火了一把,但一部电影仍然改变不了这些历经沧桑历史建筑的命运,如果再不加大保护,这些烙刻着深深时代印迹的百年建筑将逐渐消亡,一段漂洋过海求生存求发展的“金山伯”历史也将逐渐模糊。

冈宁距离水步镇圩和开平三埠皆是数公里之遥,地处潭江河畔,因水陆路通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台山市兴旺一时的圩镇。姜文的新片《让子弹飞》在这里取景拍摄,从此,冈宁圩得到了众多电影、电视剧剧组的青睐,不少游人也慕名前来。沉寂许久的冈宁圩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曾经的大片《让子弹飞》红火一时,带旺了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旅游,但戏份更大的台山洋楼却依然默默无闻,沉寂而破败。《让子弹飞》在广东,大概有四个片场,都位于江门市,包括敲锣打鼓欢迎新县长的鹅城城门——台山市水步镇冈宁圩,黄四郎和马县长较量的鹅城——台山市端芬镇汀江圩(梅家大院),黄四郎的家——开平市自力村,埋葬小六子的地方——新会市崖门炮台。

我曾经看过《让子弹飞》,我对鹅城城门前敲锣打鼓欢迎县长的场面印象深刻,电影里这个场景的视觉效果确实很好,巍峨的城堡、高耸的碉楼,麻匪县长一众骑着马踏着水就过来了,那边浓妆艳抹、造型怪异的妇人们卖力地敲鼓,显得荒诞而夸张,预示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暗战即将开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冈宁圩内的人多经营油、盐、酱、醋、米、糖果、烟酒、五金、山货、华洋杂货等,圩内到处是茶楼饭店、金银首饰店、文具百货店等,各类店铺应有尽有,是附近地区最繁华的圩镇。

据了解,原冈宁圩是由竹篷搭建而成。1927年左右,作为主篷的“杏记木店”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把整个圩镇都烧光了。此后,冈宁水口村一黄氏吕宋华侨倡议重建冈宁圩,得到海外华侨的支持。他们聘请当时著名的建筑师黄大韶主持冈宁圩的重建。所用的水泥、钢材、玻璃全部从外国购进,耗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完成重建工作。

重建后的冈宁圩越发兴旺,来自水步、公益乃至开平的村民都到此赶集做买卖。逐一到原各商铺门前去,这是“广兴时果杂铺”,这是“华隆嫁妆用品店”……

冈宁圩共有5座碉楼,其中有3座临江而立,呈“丁”字形直街构成的冈宁圩骑楼经历了数十年风雨,依然屹立。1927年的一场大火把冈宁圩化为乌有,水口村的印尼黄氏华侨提议重建,1931年骑楼建成。由于该圩水路十分发达,新中国成立前后有各种金铺、当铺、中医、银行、旅馆在此经营,日光荏苒,昔日繁华已不再,但保存完好的骑楼建筑却依然在述说着往日的辉煌。

原冈宁圩是由竹篷搭建而成,1927年,作为主篷的“杏记木店”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把整个圩镇都烧光了,此后,冈宁水口村的黄氏印尼华侨倡议重建冈宁圩,得到海外华侨的支持,他们聘请当时著名的建筑师黄大韶主持冈宁圩的重建,所用的水泥、钢材、玻璃全部从外国购进,耗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完成重建工作。。。

木子弓长在“台山冈宁圩,鹅城已经破败 ”一文中提到过冈宁的衰败,他说冈宁圩的繁华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1978年之后,冈宁人通过集资,建立了100多家小型集体企业,使当地工业产值过亿元,成为当时台山市首屈一指的“亿元管区”。但如今,冈宁圩大部分的居民都已移居海外,只剩下十几户人家,即使到了赶集的日子,圩市也只有一两家销售猪肉、蔬果的流动档口,昔日的繁华已成记忆。

冈宁圩有两排洋楼,圩内是洋楼形成的一条直街和三条平行的横街。冈宁圩上的洋楼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每间洋楼都是两层高,首层是两根方柱顶托着二楼前座,成为挡雨遮阳的西洋式骑楼,连贯成长长的走廊,每个骑楼的棚底画着各不相同的美丽图案。

二楼前座,各楼的窗形有多种,有中国式的长方形,有罗马式的圆拱形,有哥特式的尖拱形;二楼下部墙壁雕着异样的图案,做工精细,有绽开梅花,有花朵连环,有鲤鱼戏水,有帘布下垂,有几何图形;二楼方形或圆拱形的窗子,周围雕着不同的线条或花纹。中国式的长方形,罗马式的圆拱形,哥特式的尖拱形,墙壁上的梅花、花朵连环、鲤鱼戏水、几何图形等依然清晰可辨。

从2009年开始,就有3部电影、电视剧在冈宁圩取景,多个剧组先后来冈宁拍戏,不仅给村里增加了收入,还给村民带来了一些变化。《让子弹飞》在此取景拍摄的时候,就邀请了附近的一些村民当群众演员。

《让子弹飞》后,破败沉寂的冈宁圩又迎来了一些新变化,又有《一代宗师》等数部电影、电视剧在冈宁圩取景,冈宁村2.5公里长的绿道也贯穿全村,虽然不大可能再恢复往日的荣光,但曾经辉煌的冈宁圩也不甘心就这样默默老去。。。

《让子弹飞》是由姜文执导,姜文、周润发、葛优、刘嘉玲、陈坤、周韵、廖凡、姜武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0年12月16日在我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悍匪张牧之摇身一变化名清官“马邦德”上任鹅城县长,并与镇守鹅城的恶霸黄四郎展开一场激烈争斗的故事。
黄四郎是周润发出演的反而角色,他是南国鹅城一霸,靠贩卖烟土发家致富,坐拥整片碉楼群落,坑蒙拐骗无恶不作,号令爪牙不可一世,让鹅城百姓敢怒不敢言。他对胆敢买官上任的“马邦德”充满兴趣,他以为此人不过又是一个只来掠夺钱财的草包,全然不知其真实身份竟是悍匪张牧之。
马邦德是葛优出演的,老汤本是买官上任的一个骗子,在上任的路上却被悍匪张牧之拦住,他和夫人也成了张牧之的阶下囚。为求保得性命,他灵机一动谎称自己是师爷,并和张牧之踏上了进城当官的旅途。老汤游走在张牧之与黄四郎这两派的势力中,凭借狐狸一样的敏感和智慧,使他频频化险为夷。据说葛优在该片中有戴假发,所以化妆的时间特别长,有时候嫌麻烦就干脆几天都不卸妆。

据时光网幕后制作披露,当时葛优与刘嘉玲拍摄激烈情戏时,导演姜文要求绝对清场,现场只留下摄影师和灯光师,其余人一律在片场外。镜头回放也只有姜文本人可以观看。整个拍摄过程都在屋内进行,房内一直有叮叮哐啷的声响。每条拍完都是葛优披头散发,满头大汗地跑出来,动作表情非常可笑,然后刘嘉玲手里再拿着两个硕大的银球跟了出来。这场戏足足拍了两天才拍完。
这是一部取材自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章的一部喜剧。该片借古讽今,从细节和对白中能解读出许多象征和隐喻。该片娱乐性丰富,情节利落紧凑,有几幕更看得观众血脉沸腾。《让子弹飞》是一部不完美的影片,尽管演员的魅力让人过瘾,影片的影像让人激动,幽默的人物和语言让人大笑,但情节和叙事不够合理流畅的硬伤,也同样地明显。

《一代宗师》是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功夫电影,由梁朝伟、章子怡、张震、宋慧乔、王庆祥、张晋、赵本山、小沈阳等人主演。该片讲述了民国期间“南北武林”多个门派宗师级人物,以及一代武学宗师叶问的传奇一生。《一代宗师》主要是在广东开平赤坎影视城拍摄,也有部分戏份是在台山取景的。

走到冈宁圩就能看到一些自驾游客了,几个美女在江边拍照,一对老年夫妇带着无人机和专业单反相机站在江边拍摄鹅城,金山梦华侨博物馆没有开门,镇上有出售黄酒的作坊,老人很多,年轻人极少,缺乏朝气。

冈宁圩周边其实上还有很多古建筑,比如《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31:光大碉楼,据了解冈宁联安村是有名的华侨村,碉楼是由旅美华侨兴建的,潭江边的冈宁东和里村侧, 建成“孔怀楼”和“培荫楼”两座碉楼,与“冈宁市碉楼”、“光大碉楼”共同守卫冈宁一带的安全。

我记得肇庆学院实践队伍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学生也经常过来台山看碉楼,《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32:塘步村和《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8:焕颐家塾也很有看点,焕颐家塾的建筑造型却颇具新意,运用了古代的青砖黛瓦,同时也体现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充分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的特点,后来我才听说台山的很多农田基本都被广西人承包,用来种植苦瓜、茄子等作物。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33:灌田村东津黄公祠建于清代,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三间两进,两侧存有村道和厝地,前有一大凤凰木、一池塘,后有一间厝地,周围是村屋。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墙,硬山顶,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辘垌瓦面,绿色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前廊有两条石檐柱,木雕封檐板,大门花岗岩石门夹。东津黄公祠的保存较为完整。在村里的古井旁的许多清朝的碑文,上刻有“贡生黄有成”等字样。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9:德仁黄公祠前有广阔广场,广场中轴线上有三座旗台,广场两边分别有两个池塘,广场直通村道口。砖瓦木结构,青砖墙,硬山顶,凤尾脊,人字封火山墙,辘垌瓦面,绿色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前廊有两条石檐柱,木雕封檐板,大门花岗岩石门夹。隐龙、德仁黄公祠分别是黄氏家族为祖先父子隐龙公、德仁公修建的祠堂,是台山黄氏家族的起源地,祭拜风俗成为一大特色。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30:下洞双龙村居仁别墅敬庐是由两栋居住楼通过一条走廊连在一起的一座民国时期的豪华别墅,其一砖一瓦、窗等建筑材料皆由国外运回进行建设,所以其异国风情让它能在双龙村的建筑群中独树一帜。村子还有一个爽爽黄鳝饭餐馆,听说享誉粤港澳的“台山黄鳝饭”于1983年始发于宝兴圩,为宝兴爽爽餐馆的“开山之作”。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3:孔怀楼位于稻田中,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五层碉楼,《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4:培荫楼也坐落在江边,也是五层的炮楼,入口处有两根罗马石柱,碉楼大门被锁上了,无法参观。周边还有《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5:东波村,《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26:冈宁圩培德居庐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走到乡下,才能发现很多奇迹。
冈宁圩系水步镇冈宁村委会辖圩,位于水步镇西北部,滨临潭江,距镇政府所在地水步圩9公里,水泥公路通达。省珠江三角洲绿道台山段贯冈宁圩而过。
冈宁圩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全盛于30年代。为台山县新昌区独冈乡(今冈宁村域时属新昌区独冈乡)黄姓所创建。“冈宁”称谓始于1923年始设圩时,寓意“地属独冈乡,治属新宁县”(时新宁县已改称台山县,但民间仍沿称新宁)。建圩初期以竹、木、葵搭蓬为铺,1927年因中心店铺“杏记木店”起火而全圩尽毁,次年由冈宁水口村吕宋华侨倡议重建冈宁圩,聘请当时广州著名建筑师黄大韶(冈宁英管村人)主持建圩工程,于1930年竣工。全圩共建成102间连体二层楼商铺,建筑特色中西合璧。并建置三个临江码头和一座碉楼。
由此,冈宁圩商贸活动日渐繁荣,成为当时台山北部地区重点水上运输装卸地和商品集散地之一,吸引了台山开平恩平等地商人前来经商。抗日战争后,作为商贸集圩,冈宁圩走向衰落。至80年代改革开放,冈宁圩以其便捷的水上交通条件和充裕厂房(商铺)条件,以民营企业集聚发展方式再度勃兴。至90年代初全盛时期,全圩有五金、塑料、造纸、纸品加工等20多家工业企业。近年因陆路交通发达,水上交通式微,冈宁圩企业逐步向台城、三埠、水步圩等城镇迁移发展,冈宁圩复归沉寂。
但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及其完好无损的原始状貌,却日显其历史文化价值,引起文化界的关注。2009年,电影《让子弹飞》剧组选中冈宁圩作拍摄外景点,投资300多万元增设门楼等景观,并在此完成一些重要场景拍摄。继而大型电视剧《将军》剧组于2010年1月选点冈宁圩作外景配景拍摄。之后,冈宁圩凭着其独特、淳朴的建筑风格获得电影《一代宗师》、电视剧《决战1929》的剧组选为外景拍摄地之一。

冈宁地处潭江河畔,距离水步镇圩和开平三埠皆是数公里之遥,这里土地平坦,水陆路通畅,是二三十年代兴旺一时的圩镇。看那群立的洋楼,其气势,其风韵,其建筑艺术,更诱人欣赏,令人叹为观止;而那人去楼空的一排排矗立的商铺,更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它折射着一代华侨的奋斗史,也记录着冈宁的兴与衰……

冈宁鳞次栉比的洋楼吸引了台山很多亲子游客,冈宁圩有大群成ㄇ字形的洋楼,形成一条直街、三条平行的横街,直街长约180米,宽约10米,似一个小广场。洋楼总数有102间,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每间屋长为40米,高为两层,首层都是两根方柱顶托着二楼前座,成为挡雨遮阳的西洋式骑楼,连贯成长长的走廊,每个骑楼的棚底画着各不相同的美丽图案。二楼前座,各楼的窗形有多种,有中国式的长方形,有罗马式的圆拱形,有哥特式的尖拱形……四根圆柱列阵,组成三个圆拱窗或变化了的拱窗,这些窗成为阳台的窗。

每座洋楼,其立面装饰很美:二楼下部墙壁雕着异样的图案,做工精细,有绽开梅花,有花朵连环,有鲤鱼戏水,有帘布下垂,有几何图形……;二楼方形或圆拱形的窗子,周围都雕着不同的线条或花纹;立面顶部,上小下大,千变万化,镌刻着的图案五花八门,百看不厌,有的似凤尾展扬,有的似绸带飘拂,有的似波浪翻腾,有的似藤蔓卷绕,有的似篮子盛花,有的似纸扇摊开……有的美丽,有的大方,有的简约;立面最顶端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鬼斧神工,真是拙笔难描。每两座楼顶之间都竖起一根或如葫芦,或如摇铃,或如圆锤,或如方墩……以示分开,又成整体。每座楼的屋盖,都是中国传统的硬山顶。而洋楼室内,都是长方形的水泥梯子,二楼是水泥棚。这些洋楼,在当时都是商铺。

邱真全和黄思虹漫步穿行街道,在中间横街与店铺连接处,有一座特别的雕楼,其高六层,墙体是钢筋混凝土的,十分坚固,有打枪眼,有地下室。村民说,以前它是典当行,因为当时盗贼经常乘船侵扰,典当行的主人建设此碉楼与铺头相连,以便保护贵重物品。

挨着冈宁圩的,是一条名叫“联安”的村庄,从冈宁圩走过来也就几百米,当时我因为时间关系,居然没有到周边走动,福莲村,凤头村,东和里和大成里就在冈宁圩方圆一周里远的地方,联安村上也有八座洋楼,当中有座如鹤立鸡群的碉楼。这座碉楼叫《皇氏古建築大全》君嘉楼,是闻名遐迩的飞虎队(我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队员叶松晃的故居。该楼高四层,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墙体坚实,长方铁门,长方铁窗,下面三层都设两个卧房。第四层中间是一个房间,房间周围是天棚,棚面向外飘出,四围开着枪眼,可以朝下打枪,房间顶上是一个大亭子,天棚四角均竖着一个圆形穹隆的小亭子,亭外侧的3根柱子是方柱体,厚重有力,而内侧一柱则连在那房间的墙壁上,显得十分稳重。

天棚有一楼梯,可再登上房顶亭子,亭子亦是圆形穹隆式的,由6根圆柱撑着。古罗马款式凸现。看上去,这5个亭就像5员战将的钢盔。这是君嘉楼的主楼。主楼后面有一座瓦盖顶的两层楼,当时是主人的杂物房;主楼左侧还有一间两层洋楼,其款式显现洋味,门前墙体排列着四根古希腊式的圆柱,二楼门口为方形,但其上方却装饰弧形线条,乍看似罗马式的拱门。立面雕饰的图案以花构图,花团锦簇,十分雅致。室内设客厅、卧房、厨房,有一座天桥与主楼贯通。村上8座洋楼中,从村口数去第三座还是广州黄花岗72烈士中的一名烈士的故居呢。邱真全和黄思虹认为冈宁钟灵毓秀,孕育了保家卫国的将士。
在村边,还耸立着一座名曰“光大”的雕楼;而在冈宁圩东边的东和里,还有两座雄伟的雕楼:孔怀楼、培荫楼。

为何冈宁这个地方,聚集这么多洋楼呢?为此,邱真全和黄思虹找来现年87岁的谢成款和89岁的叶如光老人了解其缘由。冈宁此地,是潭江冲积平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且旅外华侨很多,现在旅居美国、加拿大、香港的乡亲有四、五千人,等于在家1850人的两倍多。两位叶老回顾说,1923年,这里已经形成一个圩市,不过,那时的冈宁圩是用竹葵搭建而成,卖粮食、蔬菜、水果、副食品等等,那时已经比较兴旺。

1926年,一间较大的“杏记木店”失火,火势很大,迅速蔓延,烧毁了所有店铺。圩市浩劫之后,冈宁旅菲律宾华侨倡议重建冈宁圩,冈宁不少乡亲都响应,海外华侨也大力支持,他们聘请著名的建筑师黄大韶主持进行重建。黄大韶是冈宁英管村人,在广州市开了一家“黄张记”店,专门设计和承建房屋,是广州当时名声显赫的工程师,据说他曾参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冈宁人都称他为“黄韶公”。在黄大韶的主持下,他们把靠近河滩的荒地平整,规划成长方形的圩市,楼宇按二字形排列。有的楼宇由旅外华侨画好图纸委托黄大韶承建,有的是直接由黄大韶设计蓝图和承建。而所用的水泥、钢材、玻璃都从外国购进。1930年,新的冈宁圩终于建成。

冈宁圩建成后,金铺、酒楼、茶楼、烟馆、赌馆、水果、蔬菜、布匹、米油、杂货、中药、西药店铺,甚至西式接生诊所,应有尽有,共有店铺102间,八成以上由冈宁、水口等村黄氏经营,也有开平、恩平人开办的店。叶如光说,当时,这里来往百客,十分繁荣。他说:“我的亲家开理发店,店里进口了两张可以折叠的理发椅,生意不错。”他带着参观者逐一到原各商铺门前去,告诉其商号,这是“广兴时果杂铺”,这是“华隆嫁妆用品店”,“这是保宁堂中药房”,这是“刘甄佩如诊所”,这是“联益金铺”,这是“联记茶楼”。
为什么那时冈宁圩如此兴旺呢?邱真全和黄思虹了解到,冈宁地处潭江边,潭江是水上交通枢纽,从江门、广州、香港、澳门、广西梧州来这里,水路十分方便。新圩建成后,冈宁人又在江边建了3个码头,于是各埠来的船只可靠岸,那些大船靠驳艇,商人、商品直接进圩市,不少农产品也由水路运出去,船艇来往不绝。那时,停泊的中、小船每天有百几只,三枝桅大船也有十几艘。而冈宁周围近十公里的人都来这里赶集,叶如光说,每天担米来卖都有八、九十人。这种繁盛,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后来,公路建设发展加快,附近的开平市三埠,台山水步镇圩、大江镇圩、公益埠,因靠近大公路而兴旺起来,而潭江作为水路的交通地位开始下降,没有往日那么繁忙了,加上冈宁临靠的是潭江支流,离潭江主流航道近200米远,早年支流上游建了水闸,从而支流变浅,中型船只都难在江边停泊,于是冈宁圩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冈宁的繁华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是,它遗留下来的成群的洋楼、雕楼,却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尤其是冈宁圩的洋楼如此之集中整齐,如此独具匠心之设计,如此别具特色之楼宇,实属优秀的建筑文化;联安村君嘉楼建筑形态和构造如此出类拔萃,又是赫赫有名的飞虎队员的故居,且该村还是一条英雄村,这是前人给我们后人传下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觉得,如此的珍贵文物,很值得列入历史文物去保护。现在,有的洋楼已坍塌,有的已露出生锈的钢筋,有的不是修旧如旧而是改变了原来立面的风貌。

本来冈宁圩的洋楼是排列成两排的,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西边一排洋楼已成危楼而被拆掉,现在建了工厂,所以现在就成了ㄇ形。因此,保护这些洋楼已刻不容缓。保护范围应以冈宁圩洋楼为中心,扩展到联安村、东和里的碉楼。从联安村经冈宁圩至东和里,长1公里多,冈宁相邻的荔枝塘洋楼碉楼也不少,其中福安村有一座1928年建的斜碉楼,建好几年就倾斜,但至今仍不倒,其倾斜度比意大利比萨斜塔还大。冈宁,有多姿多彩的洋楼、雕楼景观,又有美丽的水乡风光,因此值得开发成旅游景点,从而打响台山华侨文化的旅游品牌。
冈宁圩的洋楼基本上是闲置的,走廊摆满了很多家具和杂物,卫生条件很差,部分洋楼是使用木头修建的门面,有些商铺的大门都烂掉了,走进去查看,洋楼内一片狼藉。

在江堤上有一个万里碧道,不知道可以走多远,但从这里可以一直走到《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1248:永庆里,当地启动江门市碧道建设工程项目台山段建设,

按照“生态、休闲、体验、运动、观光”定位,对潭江、新昌水、大隆洞河流域实施54.2公里共6段碧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