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有感
作为一个表演性人格,总是很期待别人给我的表演一点反馈,说反馈过于理性,其实想要奖赏。之前有一个女生跟我说起喜欢一个男孩子的理由,会弹吉他,会给她弹吉他。我完全不会为这种事情感动,因为更有可能的是不存在给谁弹吉他,人们可能只是需要一个观众,谁都可以。
人总是在寻求一种奖赏:我的付出,我的才华,我的好,能不能得到一种肯定。可能是别人的一个表情,一句话,或者更大的礼物,都会让这种寻求得到满足。 被人喜欢,就是你的存在就让别人很快乐,你不需要付出什么,你也会得到这种奖赏。如果互相的奖励机制门槛都足够低,那么关系就很容易长久,很轻松。很多时候,人们只会知道自己发出的寻求,却不能看到别人需要的是什么。也有些时候,你的反馈在心里,并没有表达出来。表达并不一定是言语上,也可以是一声娇喘,肢体语言或者其他,养成反馈的习惯对于维系关系至关重要。
比如你会弹吉他,但是你的男朋友并不在意,他虽然也不反对,但是他并不觉得很酷,那么你的爱好就没有被奖励。换一个人,他也许只因为你喜欢吉他就觉得很厉害,暗暗骄傲我的女朋友真的很有自己的世界呢,那你是不是觉得这样更被爱?这种被爱是关于体验的维度,实际上谁更爱你却不一定。奖励机制不对等的人总是有一种错位的感觉,爱你的人不一定懂你,你爱的人你也不一定懂。
如果你在意的每一点都被看见,不在意的每一点也都不被计较,可谓一种“完美的凝视”。
反过来说自己,如何去平衡这种向外求的心情。虽然被肯定的感觉很让人着迷,但是人还是应该自我肯定,自我审视。也可以理解为跟自己的亲密关系同样可以经营。比如,睡了一夜醒来的我一瞬间想明白,其实我唱歌不难听,大部分人并不会给我奖励是因为他们没听。People don't care to like or hate. They simply ingore. 所以说,唱的不好也不影响我唱,唱的好不好也不是啥大事,只要开心就可以。听起来像句废话,虽然字一样,但是是“看山还是山”的阶段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