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消费者对于保险配置的一些思路2(重疾)
非保险从业人员没有任何利益相关。这只是我自己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保险购买经历和一些想法,可能有错误也用不着指正。
我的重疾险购买原则:成年人和儿童重疾险购买都是一样的思路,一定买保终身,首次赔付的保额最重要,不要买两全不要买分红,身故和豁免和返还不要加,想要身故赔付去买定期寿险。性价比高的产品一定是相同保额更低保费。
首先确定预算,我的收入和储蓄能力有限,重疾险年保费1.2万是我目前能接受的上限,我的目标是在预算内买到相对高的保额。
然后按照以上购买原则挑选和比较了产品之后,我最终给自己购买的重疾险产品如下:
女,37岁,健康体(保费会随着年龄和性别变化,具体产品的健康告知承保条件不一样)
大家人寿超惠保50万保额,缴费期20年,年缴6125元(附加中症)
国富人寿嘉和保 30万保额,缴费期30年,年缴3776元(附加恶性肿瘤额外赔付)
中荷惠加保恶性肿瘤 30万保额,缴费期20年,年缴2055元
总共三个产品组合,全都不含身故,合计终身基础保额80万,年缴保费12000元(以上产品都已经停售,在这里作为配置思路实例展示)
产品搭配思路:
超惠保是很纯粹的重疾险,保费低,健康告知严格,只保重疾。本来完全可以不用附加任何,但中症很便宜180块,我就加上了。轻中症的赔付我都没有太考虑,毕竟花这么多钱买重疾险要保障的重点不是五万十万能治好的病。 嘉和保也是相对纯粹的重疾险,保费相对低而且它的恶性肿瘤额外赔付比较便宜,跟惠加保一起可以组成恶性肿瘤三次甚至四次赔付。 惠加保是只赔付恶性肿瘤的防癌险,保费便宜健康告知宽松,但第一次只赔付已缴保费,间隔三年第二次赔付30万,再隔三年再赔付30万。
选择附加恶性肿瘤额外赔付和单独的防癌险是因为我觉得只要活得够久得癌的几率很大,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会越长并且恶性肿瘤是重疾赔付比例最高的疾病。没有直接买重疾多次赔付是因为这样的产品保费太贵了,而且看看重疾定义就知道不一定有命能得两次非恶性肿瘤的重疾比如在严重脑中风丧失自主生活能力之后又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但是有可能肾衰之后肾移植,这种情况下没有三同条款的多次可以赔付但我还是不够钱买足额)。
赔付逻辑:
情况1: 首次重疾(非癌)超惠保50+嘉和保30=80万 二次重疾(非癌)无赔付;
情况2: 首次重疾(非癌)超惠保50+嘉和保30=80万 二次重疾(癌)嘉和保30万+惠加保已缴保费,隔三年惠加保30万,再隔三年惠加保30万
情况3: 首次重疾(癌)超惠保50+嘉和保30+惠加保已缴保费,隔三年后嘉和保30+惠加保30,再隔三年惠加保30。 其中嘉和保是自带15年内额外赔付50%,也就是说52岁前的合计基础保额是95万。但我上一篇日记里写过了,不要被xx岁前额外赔付迷惑,如果是可选的不要为这个多花钱,这相当于一个定期的重疾险,完全没必要,如果预算宽裕可以加更多主保额。
当时有一款信泰的如意甘霖直接是单次重疾+恶性肿瘤三次赔付的性价比很高,但是我在健康告知了乳腺增生来不及人工核保于是买了嘉和保+惠加保的组合,配置思路是一样。
以上是我给自己做的重疾险配置,如果咨询专业保险经纪人或者代理人一定要能给你讲得更明白才行。参考购买人的健康条件和预算,为什么推荐这个产品,什么险种,保费多少,缴费年限,保额多少,保障是什么,赔付逻辑是什么,为什么附加,附加险的价值在哪儿,值不值得加都必须清清楚楚。长期重疾险不管含不含身故责任都可以随时退保,合同里会标明相应保单年度的现金价值,什么时间退保能拿回多少钱是肯定的。买重疾险是为了对冲风险,不要买成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