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的经济学之西川收购战
赤壁之战后,各方势力对富饶的西川虎视眈眈,诸葛亮就在隆中对中说到“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说明西川面临被恶意收购的风险。此时,刘璋手下的张松和法正提了个法子,增加自家兵马,提高竞价,就算无法直接击退敌方收购者,也能抬高抬高价码,让敌方动手之前也掂量掂量。
选择兵马一是要有雄厚实力,二是不能有外心。而此时的刘备刚从孙权处“骗”来了荆州,实力条件满足;又与刘璋同是汉室宗亲,自然也不会生分到哪去。想到这,刘璋决定派法正出使荆州邀请刘备入股。

新资入股势必会导致公司架构的改变,由此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无奈刘璋心意已定,属意刘备带领“大批”人马粮草和军用物资出兵张鲁,刘彰以为这批物资足以抵御曹操和张鲁的进攻,而且也能作为给刘备的答谢。然而刘备也确实不是个软柿子,始终不动声色,把精力都用在笼络人心之上。张松和法正,没错,就是极力推荐刘备人选的这俩人,就正在与刘备暗通款曲。
到了第二年,曹操派兵南下,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正趁此时要求增兵马和物资。刘璋此时开始有所警觉,但还是妥协给了四千兵,其余物资都减半,继续资助刘备。张松却在此时按耐不住,蠢到写信给刘备称:“大事就要成功,怎能此时走开?”不料却被他的哥哥张肃报告给了刘璋。刘璋这一听,那还了得?一怒之下杀了张松,下令各将领不得将文书传给刘备,二人就此撕破脸皮。刘备当然不怕啊,有了内应和外和,开始公开向刘璋要求全面收购。尽管刘璋死命抵抗,却也无奈,溃不成军。
此时刘璋手里只剩成都,西川的收购已成定局,刘璋只有最后一招——焦土战术。然而这是一步臭棋,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为了降低被收购资产的质量,他也只能死守成都。
“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到了刘备入川第三年,刘璋终究是下令打开了成都城门,将成都移交给了刘备。这场收购之战算是告一段落了,不过众多管理者的决策和应急预案,无疑对公司大小股东和管理层来说是生动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