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读书总结:拥抱多样性,探索自我
今年flag立的比较松散,因此没有很打脸(笑)。英文阅读采取了有声书和经典阅读的方式,比较依赖扇贝提供的书库,看了下记录,下半年读完了19本英文原著,状态尚佳。今年阅读了一些女性作家的作品,总体非常惊艳。还读了一点计算机相关的入门书籍,明年读得多了,再做梳理。我认为阅读有种微妙的魔力,文字叩击心灵,让我们眩晕、悲伤或者幸福时,冥冥之中有种力量将我们连结起来。
一月份在准备希腊悲剧的期末考试,看了吴晓群老师的《希腊思想与文化》,作为希腊史的入门读物,通俗易懂,文字流畅。有意思的是十一月底读《喀耳刻》时,会发现有希腊神话打底,对于文本的理解程度会显著加深。这个主题去年也读了不少书,比如《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中译本翻译非常不错),还有《古希腊悲剧经典》(虽然封面丑,但内容美)。说到《喀耳刻》,这里多聊两句。我很喜欢这本书,首先它颠覆了希腊神话里所有神、英雄和人都在追随的“荣耀”,女主角一直在探索双方之间最至真的情感。其次将女性可能经历的情感阶段也有所勾勒,如果对于这些议题有所思考的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感触,也许是赞同,也许是反对,但掩卷后,都会有一个思考的时刻。我翻开它,一口气看了半本,睡起觉来又一口气把剩下半本读完了。
一月底读了《亲爱的安吉维拉》,阿迪契的TED视频非常值得一看,在我的观念里,营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信息实在太多,如果你以贩卖信息产品为业,必须想办法把注意力钓到自己这里来。今年读到比较好的销售书籍是《发现你的销售力量》,在浩瀚的销售类书海中找到一本好书不容易,而本书值得一读,读完会真正了解什么是“顾客至上”。年中读了科勒的《营销革命4.0》,好书。
寒假发现了比较有趣的阅读方式——有声书。开了亚马逊有声书的续费会员,但对我来说有点鸡肋,因为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瞄一眼文本,有种安心感。喜马拉雅网页版之前不错,大量的经典名著可以搜到经典有声书版本(不过在六月份版权整治后,很多音频都没有了),这个时间段阅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野性的呼唤》,《动物农场》,《彼豆诗翁故事集》等之前看过中译本的英文书。发现语言的神韵挺难翻译出来的,对于好译者更多了几分崇敬。
上半年还读了不少传记。我之前是不喜欢读传记的人,因为觉得故事讲得太戏剧,每一步又都那么契合,人生根本不是这样,今年开始学习如何讲故事,于是找了一些来学习。首推的是《I am Malala》,在当时真得好像有束光照在头上,告诉我继续往前走,在混沌中追寻光明,重视话语所能创造的力量,永远不要放弃了解世界,自助者天助。
今年也断断续续读了些情绪相关的书籍。总体结论就是相信自己的直觉,首先爱自己。如果和一个人呆一起,感觉自己被掏空,时刻处于战斗警惕状态,万事不顺,对方不一定是PUA,但赶紧跑是最好的。自我探索方面,很推荐《我的内在无穷大》。心理自助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口碑不错,读下来也很有感觉。
今年读的纪实文学里,《live work work work die》还挺有意思,作者带着挑衅的态度,讲硅谷创业中光怪陆离的一切,感觉是会再读一遍的那种类型。不知道为什么,今年读到的关于中国社会的纪实文学,有种让人怅然的感觉。比如《中国,少了一味药》,《西部招妻》,《活着就是冲天一喊》,文字非常扣人心弦,读完之后会觉得错愕、惊惶,总觉得有种忧愤堵在心间,无处释放。有时我会为叙事中对女性的忽视感到愤怒,我好期待更多的女性视角叙事来讲述这些故事,明年会读更多女记者写的东西。
仍然保持着随时记录好词佳句的习惯,今年的阅读状态用一句摘抄的友邻语录收尾吧:“也许生命到某个阶段后都会变得无聊、粗鄙,充斥着世俗的考量和算计,但哪怕只有一两个瞬间,曾经被某种概念、某些事物、某个无法抗拒的美或震撼所触动并为之付诸行动,人生就比一直平平淡淡来得更充实和有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