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不论是爱情、友情、或尊敬之心,都不能像对某种事物的共同的仇恨那样,容易把人们团结在一起。 | 契诃夫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博尔赫斯
有人向你示爱是好事,如果需要分辨真伪,就只有一个办法:借钱。甜言蜜语没有任何成本。
《杀死知更鸟》里面有一句话: 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 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可真当你走过他的路时, 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 有时候你所看到的,并非事情真相, 你了解的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三毛说:“你们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们”。
苏联尤其对绿色地区推行男女平权运动,1928年,苏联一位名叫ZARIAL的20多岁女孩,不带面纱,穿浴袍来到海滩。她的族人宣判她死罪,并杀害了她。莫斯科要求严惩凶手,并把她的遗体安放在当地礼堂,派人守灵,让男男女女去吊唁她,给她最后的尊严,几名凶手,包括她的父亲和兄弟,很快被公开枪毙。再也没有人敢以类似手段反对妇女解放运动。 ——b站评论
“不曾犯过错误的青年既不原谅别人的过失,同时当作别人也有崇高的信仰。我们必须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理会拉斐尔的名言:所谓了解是彼此的程度相等。” —— 巴尔扎克《幻灭》
人们信任你,愿意对你敞开心扉,或许是因为,他们喜欢跟你在一起时的那个自己。
三狗🐶🐶🐶 说: 我看到那个网络发帖的工资真是好感慨。每个帖子5块人民币,就是复制粘贴顶帖、复制粘贴顶帖,复制粘贴顶帖。如果是发抖音其他平台什么的,0.2人民币/次。https://douc.cc/3mokiT 我想起德国相同性质的工作,比如邮递员和新冠检测站点的工作,都有这种门槛低、工作内容重复、工作经验的增加并不会带来技能提升、但岗位也是刚需的特点。但是这种工作在德国的待遇是怎样的呢? 德国邮政的柏林邮递员薪水大概是14.25欧/小时,每周五天,最多一周可以工作六天。深夜加班有深夜补贴,节假日加班的薪水更高。每月按照173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算薪水,税前2400多,拿到手1600欧。每年30天假期,按照法律规定给你投保,还有一些福利津贴。试用期三年还是两年我忘了,通过试用期后转成永久职位,也就是说,除非自己辞职,否则可以干到退休。无所谓员工国籍与学历,要求没有犯罪记录,提15kg重物上楼没问题,德语能够进行交流的语言水平,就能入职了。培训也是带薪培训的,好像只有第一天的培训不给钱。 新冠检测点的工作时薪是13-15欧/小时,也是谁都可以做,和邮递员的待遇差别是没有企业福利,也无法转成永久职位。 德国邮政还有一种工作叫信件分拣员,工作时间基本都在晚上或者深夜,工作内容名如其实,就是把信件按照邮寄地址分拣。时薪大概在13欧上下,但是有深夜工作的津贴,因此薪水也不低,也享有德国邮政的一些福利。由于这个工作的工作时间都安排在深夜,比如晚上九点到早上五点,我以为工作人员多为男性。但我认识的做过这个工作的德国小姑娘说,工作环境里反而多数都是女性,多数都是母亲,有一些是单亲妈妈。她们晚上安顿好孩子入睡后就来工作,早上回家给孩子做完早餐后,孩子去学校,她们就睡觉。晚上孩子回家,她们陪孩子到孩子入睡后,继续来工作。这样既不耽误陪伴孩子,也能养活自己和孩子。 这个社会议题以后可以展开说。 我想说的是,这种没有发展前景、岗位却是刚需的工作,在德国是提供较高薪水和相关福利来吸引人做的。你想想一个邮递员送十年的信,除了对街区更熟悉以外,难道还能带来其他的技能提升吗?是能缩短街道长度还是直接替人写信?相反,十年以后可能因为工作劳累、年纪上去了,送信效率反而不如年轻的邮递员。因此,即便邮递员的工作内容如此简单易上手,德国也要提供不错的薪水,并且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新冠检测站点的工作也是这样。这是一个目前紧缺、但一定会消失的工作。其次,你捅了一万个人的鼻孔,也不会带给你工作技能的提升。因此这类工作,相比它的工作难度,它的薪水也算是高的。 所以我看到这个5块钱甚至0.2元一次的薪水,——而且重点在于你不能离开工作环境,你得隔一个小时顶一次贴,这种对于时间的廉价使用,——什么叫低廉的劳动力,我是体会到了。
赫恩曼尼 说: 六七岁的样子,和爸妈挤在一间十分狭小、爬满蟑螂的老房子里。一个早上,我因为夏天的燥热先醒过来,一个人盯着涂满蓝绿色油漆的墙壁,突然意识到:今天是星期五,中午就可以放学,之后还有两天的周末。在极为短暂的五秒钟里,我内心的狂喜达到顶峰,忍不住唱起歌来。多年以后,回忆起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依然是那个星期五早上,无人在意的老房子的角落里,一个孩子肆无忌惮地唱着歌,只因为意识到那天是星期五。之后呢,余下的二十几年,再也没有同等的快乐了,一次也没有了。
信息差像瀑布,你在山脚下的时候就会被浇一头水。 我本科找实习的时候,虽然知道大公司像谷歌微软也都招人,但我压根就没想过去申请,也不知道LeetCode,也不知道内推。周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案例大家也都没听过怎么做。所以我根本就没想过要投档,全靠来我们学校招人的公司的宣讲会。 这事放到今天对于大部分美国留学生听着都荒诞,但那个时候就是确确实实发生在了我身上。而信息差不仅是机会,也是权力,比如怎么考试打分、研究生毕业、公司如何招人、社畜怎么升职。 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只要标准不透明或者执行不透明,就有很大信息差。而古往今来,这种东西是无法消除的,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一部分事情上的信息差消失了,就会有新的产生。 所以人们会想方设法的缩小自己的信息差,比如混高于自己的“圈子”,掌握更多的高维信息。比如尝试去制定规则,增大别人的信息壁垒。 但这一切的重点,都是在说不要盲目的努力努力再努力,这不解决根本问题。在足够的信息差下,光靠努力大概率是无法冲破现在的瓶颈的。每当一个问题看起来明明白白,似乎只有靠努力才能达标时,这大概率代表着你需要考虑如何绕过这一刀信息差了。 #阿调的每日鸡汤
“无心工作的日子就该早早下班。注意力不集中,坐立难安的士兵就算握着枪,也不一定能打中敌人,还不如早早退到后方免得给战友添麻烦。” —— 伊坂幸太郎《重力小丑》
#宝木日签#如果打算爱一个人,你要想清楚,是否愿意为了他,放弃如上帝般自由的心灵,从此心甘情愿有了羁绊。
如果你生于1985到1998年之间,请记得你的霍格沃兹入学通知书之所以没寄到是因为伏地魔抹去了政府文件中这期间出生的麻瓜巫师记录。--JK.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