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富人生活,而且越来越富,摩梭模式致富体系对比现在家庭模式
摩梭模式使得家族的经济越来越富裕,因为摩梭人家是以母亲的血统为家族的,而且从不分家,家族的财产越积累越多。理财和掌管经济的事情有家族最能干的当家人负责,大家资源集中,各自发挥各自的才干。
所以,生活越来越富。这种财富思维与世界上最富裕的家族思维是一致的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家族里的人从不分家,也不搞继承制,子女长大了从中挑选出最能干的人掌管家族财富,所以财富越积累越多。而对比现在社会模式,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家有几个儿子就得分几次家,财富越分越少。如果儿子再是个败家子弟,很快就把财富挥霍一空。多大的家产也是越分越少,富不过三代就是如此。
比如家族里有特别会做生意的人,大家的钱由她管理,她能把家族的钱正确投资,使钱越来越多。就像《大宅门》里的二奶奶会做生意,能把家族变得越来越有钱。而其他的人,擅长外联的,就跑出去外联,擅长出力的就出力,擅长什么就干什么,就连擅长赌博喝酒的也能带回来重要的消息。如果搞分家,把一部分家财分给那些擅长出力却不会做生意的,分给擅长赌博喝酒不会做生意的,很快财产就被败的精光了。整个家族的财产会以最快的速度消减下去。一个大家族的毁灭首先是从分家开始。事实也是有这样的事例,在摩梭永宁区的达坡村,一些彝族和汉族家庭,按照结婚分家的惯例,儿孙结婚就分一次家,经历5代以后,家庭贫困程度已经惨不忍睹,需要政府和村民的帮助才能生活。
摩梭模式的家庭生产方式也让人感觉很轻松。家族生产劳动是由家庭的中青年人分工合作完成,老人和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大家一起做轻松自在,有人负责劳动,有人负责照顾老人和小孩。对比现在的模式,一个家庭,一个女人需要身兼数职,出去赚钱,照顾小孩,料理家务,赡养老弱,每天心力交瘁,不停劳动,被生活重担压的喘不过气。
摩梭模式的感情自由。在摩梭模式中没有“剩女”“剩男”之类的词汇。更没有父权思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很多现代社会父女关系紧张都是由这种父权思维造成的。摩梭模式特别强调感情自由,男女的感情不受金钱,阶级,门第的影响,感情就是感情非常的纯粹。男女自由决定,就是男的看上女的,想走婚,派了媒人去说,母亲也会让女儿自己做主。
摩梭的走婚特别符合优生优育的原则。不但抢到感情纯粹自由,只有年轻精壮的男子才能走婚。个人素质差。品性拙劣,年老体弱,外表丑陋,身体残疾伤病者,难以获得女子垂青,也无法应付走婚的体能要求。因此,走婚完成了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经过千年的自然选择,摩梭男人大多体格强健,英武潇洒,女子五官美丽端庄,妩媚动人。加上严禁血缘通婚,摩梭人聋哑痴呆残疾人口极少。婴儿都是在男女最佳状态下所生,不是一般夫妻同床共枕的结果,都是优生优育的结果。
摩梭模式女子无生育压力,姐妹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女子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姐妹生了,就是自己的孩子。女子不是生育工具,自己把握生育权。
摩梭模式,男人没有更多的经济压力,现代“男儿有泪不轻弹”之类的压力,让很多男人感到焦虑。而摩梭模式男人不用准备彩礼,不用攒买房钱。
相比现代社会,一夫一妻为家庭的婚姻体制,要求对方必须在任何阶段都满足彼此的感情,思维,兴趣,事业,生活的需要。要知道,人是不断成长的,在每个阶段一个人的思维,感情,兴趣,生活,事业,爱好都是不同的,作为伴侣必须要同步同方向成长,如果拉开了距离,无法擦出火花,就可能会离婚,免得互相折磨。两人感情好,但生活习惯,材米油盐这样的需求不相同,为何,非要用婚姻绑在一起。结婚不足3个月离婚的人很多。现代的婚姻模式,导致婚姻失败率越来越高。主流婚姻体制的漏洞,谬误值得反思。
-
泰达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8 23: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