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深圳
双十一再次回到深圳。到现在过了1个多月,再次适应了在深圳的生活和节奏。
生活节奏和5个月前基本一样,但又有所不同。本来想继续租之前的小区,在公司对面和地铁口,同时租金低廉。结果住了一晚后,由于房间紧靠马路,到了凌晨了还是很吵,于是第2天换到了一个新小区。新小区离公司有20分钟步行距离,同时是一个新建小区,小区绿化、环境属于上乘。合租室友都已经住了一年多,礼貌而克制,到了晚上公共区域安安静静,仅偶而听到上卫生间的声音。
选了一个不错的小区,开始了新生活。给房间购进了一个书架,放书和一些饰品。买了锅和铲,于上周开始做饭。更新了小米的周边,吹风机、体重秤、剃须刀、手机壳。趁着双十一和深圳书展,买了十多本书。同时买了一小盆花,一起和书放在了书架上。
上午醒来,一般在小区跑跑步,已经5个月没怎么运动过了。舒适的环境总能最大限度让人放松,愉悦自己的身体和头脑。
在深圳放假的日子总能让大脑受到很多有趣的刺激,这也是为什么来深圳一个多月才写这篇日记。一个多月里,和之前的好友吃泰国菜,在音乐餐厅庆祝好友生日,深圳读书月听了四五个作家的新书发布会,逛书展画展,参加电影人的观影分享等,无比精彩绚烂。

买了一些社科、小说、访谈、教育和商业方面的书。由于时间充裕,阅读速度也变快了很多。同时看了《圆桌派》、《文学的故乡》和几集《朗读者》,也看了几部电影,赞叹小说家和实干家们为人们精神和物质世界创造的财富。
同时通过我国空间站的报道和纪录片《16次日出》,关注了宇航员这个群体,欣赏他们的探索精神、勇敢品质和人文气质。他们所经历和感受的,像听邓紫棋的《光年之外》,是面对无垠宇宙的赞颂和惊叹,从而自觉渺小和感恩;是面对磅礴和奇迹的如圣徒般的浅吟低唱。在某些时刻,他们对美和自由的渴望超过了死亡。

同时工作的一位同事也喜欢读书和思考,对工作认真严谨,热爱生活。再次回到之前的分校,很开心遇到在想法上产生共鸣的人。
说到工作,因为已经有了3年的工作经验,加上现在由于双减工作时间的调整,学生人数不多,应对起来比较轻松。当然工资直接缩减了1/3,需要在工作上想些办法,以及拓展自己的求职能力。
现在也开始思考买房、恋爱婚姻、城市和职业的选择等问题,这些问题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行业变迁而产生,需要思考并不断行动。
再回深圳,从高铁上下来踏上深圳的土地,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株洲的种种好像梦境,对此无话可讲,或许它们已经进入到脑中某个角落,埋藏起来。
从地铁口坐电梯出来看到熟悉的建筑和行人,一切如梦幻泡影,融入到奔流的人群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