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于纸质阅读的人,是屏幕时代的复古艺术家 | RDV 2021年度好书榜

扫码二维码
进入SKP RENDEZ-VOUS线上小程序选购
这是我们推送的第193期书单
年终盘点是一种独特的乐趣:它一年仅有一次,用清单的形式为一年中精彩和重要的高光时刻做下注解。在承前启后的同时,它洋溢着对未来的希冀,以及对自我的认真审视。
本期书单是SKP RENDEZ-VOUS团队特别推出的2021年度好书榜单。它以出版品牌—内容与选题—读者口碑三个维度,遴选出2021年震撼了我们,带给我们惊喜、灵感或强烈启发的杰出作品。
从时尚到潮流艺术,从行为心理学到人工智能,这些读物涵盖了时下提及最频繁、最受关注、和对未来趋势影响深远的不同领域。翁贝托·艾柯,大卫·霍克尼,KAWS,维吉尔·阿布洛,Monocle,Acne Studios……位列作者行列的是一系列“顶流”咖位级别的大师、学者与意见领袖,他们带着长期深耕于某一领域的丰富经验,再次奉上了精彩的论述,新鲜的观点与深刻的洞察。
也欢迎你在文章下方评论区与我们互动、留言,说说你在2021年读过最棒的书。期待你的分享~
01.
与一流时尚设计师
在顶级名校做校友

Dior前设计总监John Galliano,Celine前设计总监Phoebe Philo,亚历山大·麦昆……这些世界顶级时尚设计师有什么共同点?答案:他们都是中央圣马丁时装系的毕业生。
中央圣马丁时尚系是享誉全球的三大时装设计学院之一。它以严苛的入学门槛闻名,培养出一批批时尚界的顶尖人才。而本书犹如一张车票,让我们可以无限次踏上揭秘中央圣马丁的时尚之旅。
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要解决一个问题:中央圣马丁的时尚教学体系究竟有何独到之处,能让这所院校成为时尚圈的幕后推手?
带着这个问题,作者们查阅了学院博物馆和时尚系内几乎全部的文献资料,并对大量中央圣马丁的校友和相关人士进行了独家采访。

书中首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央圣马丁时装系的历史沿革,接下来以70、80、90年代等时间段为章节,介绍时尚系历代“掌门人”的性格特点,他们的“魔鬼级”教学方式,以及最有影响力的毕业生和他们最为重要的毕业设计系列与毕业秀。同时,大量圣马丁的毕业生与校友亲自谈及各自在校期间的宝贵经历,他们遇到的鼓舞人心的老师,以及他们总结的智慧之言。穿插其间的是700张彩图,包括大量照片、手稿和未公开的学生作品。
通过这本书,你将了解为什么对于有抱负的时装学生与设计师,中央圣马丁就是“一切开始的地方”;以及,它又是怎样推动伦敦,成为与巴黎、米兰等比肩的世界时尚之都。
02.
时尚文化刊物《Acne Paper》十年精华

提到时尚品牌Acne Studios,你最想到的是它几乎“人手一条”的围巾,素色淡雅的毛衣,还是它那标志性的北欧式简约主义?
但我们这次要展现的Acne有点特别:它还是时尚期刊《Acne Paper》的运作团队。
《Acne Paper》是2005年到2014年间推出的一本半年刊,10年间共推出15期。它格外具有颠覆性的一点是,编辑团队几乎不使用传统的广告宣传,而是通过摄影、艺术、社会学和新闻等多个角度去深入探讨每一期杂志的主题。
时尚只是每期《Acne Paper》的内容之一,它更多着眼于广义的文化,例如城市、教育、异国情调、情爱、艺术、传奇派对、工作室、身体、女演员——它们也是往期《Acne Paper》的主题。

这部《ACNE PAPER BOOK》就是十年来《Acne Paper》杂志的精选合辑,收录了从过往15期杂志的2000多页内容中选取的精华,并采用原杂志同样的超大开本比例,将曾经的内页最大程度地还原于书中。

《ACNE PAPER BOOK》初版仅推出4000册,堪称限量珍藏,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纸质出版的品质与不可替代性。
03.
“顶流”潮流艺术家
25年创作历程全回顾

很少有艺术家像KAWS这样牢牢把持着潮流风向的话语权。他创作的充满活力、色彩喷张的插画、雕塑、玩具和AR作品,以及那些“XX”眼的招牌形象,打破了美术、流行文化、时尚乃至商业间的界限,在艺术与流行文化之间建立起纽带。可以说,自Andy Warhol的波普艺术之后,还没有艺术家达到同等造诣。
KAWS的绘画、版画和雕塑不仅在商业市场大获成功,也走入学术性的博物馆。“KAWS: WHAT PARTY”是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在2021年推出的KAWS个展。这也是纽约的首场KAWS个人的博物馆展览,回顾了艺术家近25年的创作生涯,展出了手稿、绘画与大型雕塑等共计167件作品。

这部展览同名画册由Phaidon出版社、布鲁克林博物馆与艺术家本人联合完成,复制了展览的策展逻辑,展示了KAWS最著名的作品与草图、准备图,以及如电影分镜般展示了他细致的创作过程。翻阅本书不仅能重新认识这位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了解他那举世无双的创造力的来源,也会帮助我们思考,KAWS如何重塑了我们看待当代艺术和文化的方式。
04.
传奇潮牌设计师
球鞋经典款全解析

“某种程度上,这本书是了解我设计的50多种Nike鞋款的唯一方式。”
Air Jordan 1、Air Max 90、Air Force 1……对于潮牌和球鞋爱好者,这些词汇就像交流密码,而Virgil Abloh是掌控密码词汇的人。这位不久前去世的LV男装创意总监、潮牌Off-White主理人,在时尚界创造了不可复制的神话,也为流行时尚爱好者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设计。
在这之中,他与知名运动品牌Nike合作的The Ten项目,无疑是里程碑式的。2016年,Virgil Abloh重新设计了Nike的最畅销和最具标志性的10款鞋款。带着对工程独创性的深刻见解,他天才式地玩弄语言符号和雕塑元素,将每款鞋解构为艺术组合,从而超越了工业设计和服饰,进而重塑了运动鞋文化。
这部大开本画册通过记录档案、Virgil Abloh与Nike设计师的原始短信、以及来自品牌档案的珍贵资料,追溯了Virgil Abloh的调查和创作过程。它不仅立体而深入地呈现了Virgil Abloh在The Ten项目中扮演的角色,还突破性地展现了运动鞋不仅起到穿戴的功能,还如同雕塑,成为设计、艺术与文化的载体。

全书由两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The Ten的每一双鞋款都以大量照片、细节图和手稿进行了详细展示,仿佛是在让这些经典鞋款自己“开口说话”。
第二部分是一部A-Z微型词典,以一系列关键词,巧妙介绍定义了The Ten的关键人物、地点、物体、想法、材料和场景,每个关键词阐述由Nike品牌的Nicholas Schonberger、作家Troy Patterson、策展人和历史学家Glenn Adamson、以及Virgil Abloh本人共同撰写。
这部分中既包含Air、Converse、Off-White等最能直观体现这一项目的词汇,也出现了Architecture(建筑)、Duchamp, Marcel(杜尚)、Graffiti(涂鸦)、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作为文化底蕴,展现给我们更加全面和丰满的Nike The Ten,也有力量改变我们看待运动鞋的方式。
05.
摄影史的
“决定性”瞬间

玛格南摄影师,是这世界上特立独行的一群人。他们见证了20世纪的动荡,拍摄下记录社会变革与人类尊严的标志性照片。他们组成的玛格南图片社,对摄影史提供了决定性贡献。它给予许多业余和专业摄影师灵感,也持续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包括罗伯特·卡帕、布列松等传奇摄影师在内,玛格南的成员们不断朝着成为“优秀”摄影师而奋斗,并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一种“成为摄影师的艺术”。
本书作为一部深入玛格南图片社历史的专业性著作,以摄影史的角度、大师的经典之作、以及浓烈的人文主义情怀和艺术性,对“成为摄影师的艺术”进行探索。

本书作者克拉拉·布维瑞斯是摄影历史学家、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艺术史博士、玛格南专家。布维瑞斯以长期被忽略的档案为研究对象,揭秘大师“成为大师”的精彩历程。摄影专业学生、艺术工作者、创意与艺术摄影爱好者,都会在书中找到共鸣。
06.
反思混凝土全球影响
第一部专著

如果没有混凝土,可能我们当今的城市都将不复存在,至少也会改头换面。
道路、桥梁、人行道、墙壁和建筑,混凝土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它引起了多少热情,就引发了多少厌恶。如今,每年要生产近三吨混凝土,才足够地球上的人类使用。
但本书的重点并非这一材料的技术特性,而是它对于文化的影响。作为一种自罗马帝国时期就已入侵人类社会的材料,混凝土的意义显然不止一种维度。在本书中,伦敦大学学院(UCL)建筑史教授阿德里安·福蒂,尝试研究混凝土如何改变我们对自然、时间甚至材料的理解方式。
除去建筑师对混凝土的反应,书中还检视了混凝土在政治、文学、电影、劳资关系、关于可持续性的争论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以欧洲、北美、南美和远东地区为范围,探讨混凝土对现代主义统一性的影响程度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
07.
“最耀眼意大利作家”
欧洲深度游 艺术指南

“中世纪”是一个引人遐想的词汇,是城堡、骑士、教堂与吟游诗人拼接成的传奇诗。
同时,中世纪也常与黑暗、蒙昧、贫困与接连不断的战争联系在一起。
对于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美学家和小说家翁贝托·艾柯,中世纪是他博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近代欧洲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继《玫瑰的名字》《美的历史》《丑的历史》之后,艾柯为我们带来了这部论述中世纪美学理论、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的重磅之作。他徘徊在教堂和城堡之间,翻开尘封的书页,以轻松易读的笔触书写中世纪的艺术与美学。
本书从中世纪文本中汲取神学、诗学、神秘主义、柏拉图主义的思潮,探讨了涵盖教堂、雕塑、珠宝、绘画、音乐和古抄本的艺术形式,并配以160余张经典美图,解读光之美、比例之美、超越之美、有机体之美。
它破除了“中世纪不存在美学”这一常见的误区,带领我们回到岁月深处,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独特时期。无论你是艺术史爱好者,或是向往欧洲的旅行者,都会在这本书中发现新鲜的见解。
08.
当代英国No.1艺术家
iPad作画新系列


听上去是不是很有趣?——但这可不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而是作品创下上亿美金拍卖纪录的画家,英国当代艺术界最具声量的代表人物:大卫·霍克尼。
在2020年新冠疫情封锁期间,大卫·霍克尼正身处诺曼底,往返于他的房子、工作室和花园之间。

在那里,他看到了春天的到来。之后,他在自己的iPad上记录下周围生机勃勃的风景。


这位年过八旬的艺术家,用iPad作画已有十多年。而在户外画画,对霍克尼来说,可以缓解当下的焦虑:"我们需要艺术,而且我确实认为它可以缓解压力。"
这本画册作为配合2021年皇家艺术学院大型展览的收藏出版物,包含了116幅大卫·霍克尼全新创作的iPad绘画。
绽放的花之烂漫,可爱的树冠,灿烂的晴空……这些画面好像打翻了调色盘,也体现着霍克尼捕捉大自然风景的独特技巧。
09.
传奇米其林星级餐厅
解析美味的历史

西班牙传奇主厨费兰·阿德里亚(Ferran Adrià)和他引领的米其林星级餐厅——斗牛犬餐厅,一直是整个西方餐饮界的一座灯塔。虽然斗牛犬餐厅早已关门歇业,但它转而以基金会的形式,继续践行阿德里亚独特的烹饪美学。
多年以来,斗牛犬基金会一直在进行全球饮食文化的研究。本书就是这些研究的成果之一。书中特别选取烹饪起源这一历史背景,剖析西方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与食物史、美食学及餐厅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书将史前烹饪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阶段①处于人类发现火之前,此时的烹饪是对产品的微小转化;
阶段②始于火的发现和多种技术的创造;
阶段③是繁育动物和栽培植物导致的,此后经过制作的产品将成为烹饪的主导;
阶段④始于陶器的发明,随之而来的是制造各种工具和容器的可能性,它们将永远颠覆我们准备食物的方式,以及食物的提供和品尝方式。
全书每个章节都会抛出一个问题,例如“什么时候人们开始食用熟的食物?”,由此展开叙述。从追踪食物的每一种元素,到与食物有关的工具和技能准备,充满趣味性的内容与丰富的配图,让这本《烹饪的起源》成为每个厨师与美食文化爱好者都值得拥有的书籍。
10.
充满灵感的家&住宅
让每日生活更舒适

在这一年,我们陆续推荐了来自Monocle出品的特刊、播客节目、意大利国家全书等各式特色鲜明的出版/非出版物,足以证明我们对Monocle的钟爱。在这份年度榜单中,“Monocle出版”自然不会缺席。
家是我们最熟悉、亲切和重要的地方。一个舒适的家让好的生活得以展开。在这本厚达264页的精装书中,Monocle团队探索和展示了20处他们眼中最舒适和最具创意的住宅,它们可能是澳大利亚某座岛屿上的一座小屋,也可能是一座现代主义的海滨住宅。充分利用生活空间是它们的共同点,这些实用的技巧可以直接复制到我们的生活中。

除了个人住宅,这本书还探讨了新旧住宅项目、自建社区、乃至整个住宅区。此外,还有几位重要的思想家、作家和设计师,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文章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Monocle标志性风格的优质摄影图片,一如既往的贯穿全书,展示了大量的住宅全景与生活细节——优质的摄影、文章和报道角度,加之精美的排版与全彩印刷,让这本书汇聚起建筑、设计、收藏与生活。阅读过后,或许你的生活方式也会从此有所不同。
11.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十年酝酿 全新力作

几十年来,人们普遍认为,偏差是导致人类判断出错的关键。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之父”丹尼尔·卡尼曼系统性地指出:噪声,才是影响人类判断的黑洞。
《噪声》由丹尼尔·卡尼曼携手两位决策领域的专家共同写就,集结了行为科学领域又一重大发现。这也是卡尼曼继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之后,酝酿10年思考的里程碑式巨作。
本书开篇就对噪声与偏差做了区分,指出噪声是无规律的错误,而偏见是系统性的错误。随后,书中通过两个公式揭开了“判断出错”的本质,对三种噪声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通过司法判决、医学诊断、经济预测、儿童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实际案例,探讨了噪声的成因和减少噪声的策略。书中还附上了“审查噪声”的使用指南,以及写给决策者的“观察者清单”。
在判断与决策问题上,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往往都非常自信。《噪声》再次告诉我们:人类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性,人类的判断也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准确。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认知体系。无论投资人、管理者或职场人士,都能借助书中提出的6大原则,重塑自己的决策框架,做聪明的决策者。
12.
“深度学习三巨头”
讲述人工智能的崛起

在国际AI圈,杨立昆(Yann Le Cun)是一个让许多人感到励志和亲切的名字。他因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图像识别领域的贡献获得2018年度图灵奖,有着“深度学习三巨头”、“卷积神经网络之父”的光环。
本书是杨立昆的亲笔自述。在书中,他既对自己的学术生涯和励志人生做出梳理,也介绍了非常硬核的科技通识。
作为深度学习技术和理论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者,杨立昆在书中介绍了自己与AI结缘的始末、如何开辟人工智能新领域,并生动描述了在深度学习方面艰辛探索与努力坚持的心路历程。
学术生涯×励志人生×科技通识,构成了这部超燃且励志的学术传记。它将帮助我们构建关于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智能翻译等方面的科学思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判技术的发展方向,看清未来趋势,掌控财富密码。
13.
三联生活周刊 特约撰稿人的硬核八卦

这是《三联生活周刊》特约撰稿人“土摩托”袁越的新作。他将自己系统接受过的生命科学训练,融合权威科学杂志发布的新信息,与运动、记忆、基因、癌症、减肥、睡眠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结合,透视生命、健康、以及我们所处的世界,名曰“八卦”,其实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正经”且硬核的科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下方链接
了解更多好书
看电影,就是对抗整个世界的荒芜:马修·麦康纳、诺兰、树木希林的电影人生
20本2021新书,汇聚世界的深度:让大脑保持性感,是优质阅读的终极意义
村上隆、Banksy、KAWS的潮流艺术,汇聚年轻人对未来的终极幻想
- fin -
Let's Make A Rendez-vous
SKP RENDEZ-VOU
北京SKP店
朝阳区建国路87号 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SKP-S店
朝阳区建国路86号 SKP-S 2F
010-87955088
西安SKP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9-10F
029-83699072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