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总督史料丛刊 · 人物传记卷》近日出版

开本:正度16开,硬壳精装
主编单位: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策划经营:广东大沿海出版工贸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5460-2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定价:12500(全14册)

直隶总督于雍正二年(1724)开始确立,新衙署于雍正七年(1729)应时而建,是清朝直隶省的最高军政长官的办公处所。直隶总督署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清代,直隶省是畿辅重地。直隶总督一职非重臣莫属,号称“八督之首,疆臣领袖”,位列各大总督之首。例如:雍正朝的唐执玉、李卫;乾隆朝的孙嘉淦、高斌、方观承;嘉庆朝的那彦成;道光朝的琦善;咸丰朝的桂良;同治、光绪朝的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宣统朝的陈夔龙等。直隶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位皇帝共计180余年,产生直隶总督74人,99任,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代中期的直隶总督,多以兴农治水、改革赋役、创建书院等政绩闻名,到了晚期,一批朝廷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先后在任职期间,参与清廷决策,左右晚清政局,成为清政府内政、外交、兴办洋务及推行新政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种影响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教案、洋务运动、北洋海军建设、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北洋军系形成、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大事,在这一历史时期显示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

因此全面收集发掘、整理、研究和编辑散落于各地有关直隶总督的历史文献资料,将清代所有直隶总督的传记年谱以原生态影印的方式呈现,将清史研究外延展宽到地方督抚大员,以各总督任职先后的年代为经,以正史、国史、杂史、野史为纬,以人系史,有史有据,条分缕析,深层呈现。书中还概述了直隶总督设立以来各位总督更替之概况,附录了部分直隶总督的画像、照片,目的是在这一领域中提供第一手文献,让广大学人、游客通过人物线索,深入研究这些历史人物在各个重大历史时期与历史事件中的活动和思想,进行更深入的历史探究,拓宽近代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生动详实展示微观史学价值。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总是互相关联的,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与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文化活动和大众生活都息息相关。重新认识近代人物已经成为学界的新动向,而传记年谱更是了解每一个历史人物的重要依据来源。《清代直隶总督传记年谱史料汇编》的出版弥补了现有文献史料的缺失和不足,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直隶总督史料丛刊•人物传记卷》总目
第一册:李维钧、蔡珽、李绂、宜兆熊、刘师恕、何世璂、杨鲲、唐执玉、刘于义
第二册:李卫、顾琮、孙嘉淦
第三册:高斌、史贻直、那苏图、陈大受
第四册:方观承、鄂弥达、杨廷璋、周元理、英廉、杨景素、袁守侗、郑大进
第五册:刘墉、刘峨、梁肯堂、胡季堂、颜检、姜晟、熊枚
第六册:陈大文、吴熊光、裘行简、秦承恩、温承惠、章煦、那彦成、托津、
方受畴、方维甸
第七册:长龄、屠之申
第八册:松筠、蒋攸铦、明山、王鼎、琦善、穆彰阿
第九册:讷尔经额、桂良、谭廷襄、瑞麟、庆祺、文煜、恒福、崇厚、刘长佑
第一〇册:刘长佑、官文、曾国藩
第一一册:曾国藩
第一二册:曾国藩、李鸿章
第一三册:张树声、王文韶、荣禄、袁世凯、裕禄、廷雍
第一四册:周馥、吴重熹、杨士骧、那桐、端方、崔永安、陈夔龙、张镇芳
序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文化昌盛,历史源远流长,以它京畿重镇的地理位置,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清代康熙八年(一六六九),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雍正二年(一七二四)设直隶总督,统领直隶全省军、政要事,保定也因此成为督、省、道、府、县治所所在地,形成地域性政治中心。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帝王巡顾,要员任守,名流荟萃,叱咤风云,为古城增添了许多文物古迹和丰厚的历史内涵。
在清代,直隶省是畿辅重地,直隶总督一职非重臣莫属,号称“八督之首,疆臣领袖”,位列各大总督之首,是朝廷的重臣。例如:雍正朝的唐执玉、李卫;乾隆朝的孙嘉淦、高斌、方观承;嘉庆朝的那彦成;道光朝的琦善;咸丰朝的桂良;同治、光绪朝的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宣统朝的陈夔龙等。清代早期的直隶总督,多以兴农治水、改革赋役、创建书院等政绩闻名,到了近代,一批朝廷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先后在直督任职期间,参与清廷决策,左右晚清政局,成为清政府内政、外交、兴办洋务及推行新政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种影响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教案、洋务运动、北洋海军建设、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北洋军系形成、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大事,在这一历史时期显示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保定城内以直隶总督署为代表,各级官衙鳞次栉比,构成保定历史文化上的一大特色,从而使文化名城达到了辉煌。
对直隶总督在任期内的治政得失发掘研究,不仅是古城保定乃至河北地方史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清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为了进一步深层开展研究工作,弘扬古城历史文化,使人们对直隶总督及这座古老的衙署有更多的了解,我馆将散落于各地有关直隶总督的人物列传、年谱、笔记等相关文献,尽搜其全,以影印方式呈现,汇编为《直隶总督史料丛刊• 人物传记卷》。
《直隶总督史料丛刊• 人物传记卷》一书,将清史研究外延展宽到地方督抚大员,以各总督任职先后的年代为经,以正史、国史、杂史、野史为纬,以人系史,有史有据,条分缕析,深层呈现。书中还概述了直隶总督设立以来各位总督更替之概况,附录了部分直隶总督的画像、照片,目的是在这一领域中提供第一手文献,让广大学人、游客通过人物线索,展开更深入的历史探究,这是学术研究中的有益尝试。编者们冀求借此资政、教育、存史,使读者加深对这些直隶总督、这座总督衙署历史的了解,并能为今后的进一步学术研究抛砖引玉。
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空白,对响应当前保定市政府倡导的“博物馆之城”“品质生活之城”文化建设,亦将起到助力作用。
是为序。
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馆长李振龙
二〇二一年十月
出版说明
一、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今也不算太久远。其众多的历史问题和社会现象对当代均可借鉴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史料作为历史研究之基础,发掘、抢救、整理清代各类文献,则能窥见历史陈迹,认识历史规律,探寻今日之国情。
清王朝在地方上常设八个总督,计有直隶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陕甘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晚清增设东三省总督。因直隶总督署地处京畿要地,故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
直隶总督署是直隶省最高军政机关,是我国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它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位皇帝,共计一百八十余年,对整个清代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编辑出版散落于各地有关直隶总督的历史文献资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直隶总督史料丛刊• 人物传记卷》以全面摘录、客观反映所有历史人物传记年谱等为编录原则,所摘选的原始底本大多源于清代或民国期间的文献,除了部分人物传记年谱类专题类读物外,还包括《清代河臣传》《清儒学案》《国朝名臣言行录》《国朝臣工言行记》《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国朝鼎甲征信录》《国史列传》《碑传集》《续碑传集》《碑传集三编》《碑传集补》《汉名臣传》《满名臣传》《咸丰以来功臣别传》《清朝先正事略》《清代七百名人传》《戊戌变法人物传》《辛亥殉难记》《清史列传》《清史稿》等史料,并将这些清代所有与直隶总督传记年谱相关的文献以影印方式呈现,让广大学人通过人物和事件两条线索,展开更深入的历史研究。
三、《直隶总督史料丛刊• 人物传记卷》以各总督任职先后的年代为序,同一人担任过多任总督的,排序以第一次在任时间为准。为了保证阅读的顺畅,某位总督传记的前后如有不相干的其他人物的文字介绍掺杂其间,则予以删除处理(文字清除留白,原有框表位置保留)。同一人有多篇传记的,按传记年谱专题类读物以及选自正史、国史、杂史、野史为先后顺序,再以出版或编撰时间辅作参考。除了收录总督传记文字性的图片外,还将尽量增补一些相对应的人物影像图片等内容,以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
四、在编辑、设计和技术处理方面,我们编辑著录的文字均使用简体字,并按照统一的成书尺寸、版心格式、书眉、页码、装帧标准等进行排版和印制;对底本原件影印,只作版面缩放,对部分影印时因无法拆装史料导致书脊附近处少部分文字变形的问题,亦不作矫正;对个别原件不够清晰或破损残缺失去修复信息源而无法裱补的,亦保持原状。总之,对所录史料尽量以更丰富、更全面的形态公之于世。
五、在整理、编选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收集、整理、出版这类史料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因此决心编辑出版,而这一系列丛书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也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和个人能与我们联系,提供存藏的相关史料,以期将这一编辑出版工程进行下去,为挖掘、抢救、传承珍稀历史文献和推动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六、本书以学术为导向,力求将更丰富、更全面的史料以其本来面目公之于世。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在编选整理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纰漏不足和未臻完善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直隶总督史料丛刊•人物传记卷》编辑委员会
二○二一年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