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林-《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前言》(三卷本):重翻历史旧案,拂开尘封故事
选自杨晓林主编:《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三卷本)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做这本书,是我的梦想之一。
邀请了六十多位师从名门,学艺大家,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年轻学者,在“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的旗子下听将令,我也有种自豪感,因为我明白,他们中的许多人,学养深厚,硕果累累,堪为我师。要让大家唯余马首是瞻,除非我的计划,我的意见有道理。大家各自选了自己最为熟悉和热爱的作品,尽平生之所学,探幽发微,道人所未道,洋洋洒洒,挥笔成文。本书集学院派各路青年学者的新锐观点,同时在表述上力求温柔敦厚,讲究学术文章的以理服人,或华美,获平易,或雄辩滔滔,或娓娓道来,皆才情四溢,机杼自出。在集萃成书,审阅统稿的日子里,我的确是怀着一份春华秋实的喜悦。

说心里话,我对自己能完成这样的“分析伟业”也暗自佩服。曹丕说: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贵寸阴,惧乎时之过己。在当今时代,蹉跎岁月,甘心碌碌无为者稀矣!所有人都是忙人,在学苑,在职场,在家里,为生存,为生活,为梦想在打拼。以余为例,俗务如山:各种应酬,会议、约稿,策划、写剧本……还要每天在篮球场上过两个小时的瘾,闪展腾挪,抢截扣投,度过人生哪大汗淋漓的美妙时光,沾沾自喜于竟然还有二十岁的体能。夜阑上网,环顾朋辈,成绩斐然者多矣!于是又不得不不用扬鞭自奋蹄!
我们常在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干什么?何时才能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我要达到什么目标?再过五年我是谁?再过十年我又是谁?常这样问自己的人,活的很累很累……我和本书的所有撰稿者一样不能免俗,也不能不自省。但大家累并快乐者,虽然每个人都为各种事情所扰,也都有过忧心如焚,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光,但是我们热爱的电影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热爱,让我们每个人都坚信,这个世界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却是绝对的。只有自己不会抛弃自己,人先自救,方有天救。要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本书的文字就时间而言,不能说是引导观众消费的“劲片热评”,也与投资方制片方的市场需要完全无关。完全是83部电影大热大卖,尘埃落定几年几十年之后,在春夜听雨,向壁品茗的心境中,静心静气的著述。重翻历史旧案,拂开尘封故事,道其短长,辨其是非,点一烛之明,存一家之说,为中国的电影人和电影爱好者赠一份言论,为中国电影的繁荣添烛光之辉。
学术乃天下公器,人皆不可得而私之。电影好坏,公道自在人心,做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拿奥斯卡最佳影片来说我们60多位青年学者自己想说的话,唱我们自己想唱的歌。也是有意想为中国电影批评家挣回些面子,因为中国的批评家有自己的苦衷,真正的电影批评很多都是滞后的。
杨晓林
2012年元月1日于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