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 09 | 行动生发行动
静坐一年了,因为能静,由而在动时有了更多觉察。体会生出体会,行动生发行动。以下是2021全年我关于行动的体悟:
不是等有了时间再行动,时间将从行动里产生。
接着想到的第一个动作是:不是等有了时间再静坐,时间将从静坐中产生。
在通勤路上全程正念和动中觉察的话,确实会减少“能干事儿”的时间。然而,它们也会大幅减少我(头脑认为自己)需要干的事儿……所以整体来说,它们大幅给予了我时间。
写无聊讨厌的工作报告也能提升艺术创作水平。写着写着就不无聊了。因为不管写什么,都是在靠近自己,其中不可避免地要碰触恐惧。
走在街上,有意识地检查自己的目力,在放松的状态下,能看多远,能看多清晰?因为目力就等同于今日正念状态。心明眼才亮。当然大多数人(我以前也是)走在路上很忙的,不仅顾不上这些,根本就不会想到要往远处看。那基本就是还在昏迷中。还有基本不出门的,不在白天出门的,那就打扰了…… 也可以用此法来检查一天里自己状态的波动。
目力,总是略等于我想要看到多少,略小于我能承受多少。
不能好好呼吸就不能好好生活。无法畅快呼吸就无法畅享人生。未曾深入呼吸就未曾深入生活。这一年也用呼吸状态检查自己的状态。
在靠心很近的地方行动,没有时间感。
偶尔,心愿意跃迁,去到远一点点的地方,是借力于关系。
心流是一种状态,一种选择。不取决于你做的什么事,取决于你决定投入多少。 在最讨厌的写工作报告上也感受到了心流。因为决定要投入。写了一下午,完成了一小部分,感觉释然,竟也不再不停地计划下周要写多少多少。因为体悟到,要在投入地写中,才会“被告知”接下来要写什么。行动,从行动中产生。
最好的化妆品是睡觉。
你控制不了你会感觉到什么,但你确实可以控制感觉到多少。所以,当我们说自己在控制某种情绪的时候,其实是在控制我们整体感受的阀门。这是为什么抑郁症叫“抑郁”症,而不是“痛苦”症,“悲伤”症,“愤怒”症。由“抑制”产生的郁积,是一种整体缺乏生机、缺乏活力的体会,为什么?因为为了抵挡痛苦,你把快乐也一同关在了外面。 但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一个人若愿意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一定有其原因。但这样度过人生,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因为我们释放自己最大潜能的方式,就是新鲜地活出并回顾每一秒。所以,若有一天想换种活法,这个角度可为我们指明方向:去品尝你的痛苦吧,你会发现,自己慢慢活过来了。 痛苦不是走出来的,是走过来的。
一个人对自己潜能的压抑首先体现为对自己呼吸的压抑。所以也可以反过来,从好好呼吸开始探索自己。
任何时刻你的临在状态可用任何一种天然食材拿在手里,你in awe感觉的程度(——哇,这自然的造物!)来检查。 如果随便一块姜可以让你惊艳十五分钟以上,那么恭喜你😌 !他人类似的经验描述见: 电影《美国丽人》主角临终独白;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中公园长椅上开悟自述;剧本《我们的小镇》结尾部分;赵忠祥老师最后一条微博。
你拒接一块姜的方式就是你拒绝自己的方式。
身心治疗就是两个普通人在玩耍,其中一个比一个更会发脾气。
允许自己快乐的前提是允许自己休息。
爱自己,就是爱自己的每一种感觉。 那是什么意思? 比如,亲吻你的抑郁,就像亲吻你的猫。
当我在恨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其实是在借这种恨的感受恨我自己。
女孩因能为自己的需要负责而成为女人。
痛苦是灵魂的秤砣。
我们借对别人的排斥来体味被冲淡的恨意。如果将这种排斥加强加强再加强,最后恨意几乎总会指向父母。
抵达他人的核心能力来自于对自身痛苦的觉察、认领和接纳。 若无此能力,没得选的选择就是在他人身上指戳我们自身的痛苦,从而与抵达背道而驰。 若能有所接纳,那我们投射在他人身上的障蔽可以略微缩小,由此可以开始联结他人身上较美好的部分,启动抵达。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挡掉了80%的人(我拍脑袋的一个大概率),因为现实中很少听见有人说自己享受广泛意义上的社交。当任何一个人我们都能很快与ta美好的部分联结上时才算拥有了抵达的能力。
但抵达后很快我们必然触及他人身上真实的阴影,极高概率这阴影也是我们自身的痛苦。因为我们都是人,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痛苦的差别没那么大。我们想要的东西也没差别那么大。倘若我们此时已经接纳此痛苦,那我们也将能以接纳的态度触及他人的阴影。 此时的抵达,感觉将和登月一样震撼。
我愿意为我的内在工作停下脚步,因为它本就是我旅程的终点。
录好的弹唱视频如何挑选?不用看,只用听就可以了。听起来好,看起来一定好。
但凡我开始疯狂刷淘宝想买东西,就是心里有事。
当情绪已经不是我们直接可以感受到的情绪,而是已在我们的行动中,已在我们的身体中,想要头脑去“管理”,是不可能的。而不巧,正又是这些情绪在左右着我们的每一个细小选择,which也就是人生。
重要的不是我一天到底做了多少事,而是我今天到底感受如何。
Clean,clean your room. Until what you've been hiding emerge.
艺术创作可以一直是无意识的释放,但个人成长一定得通过有意识的努力。
如果我在不需要思考的时候,大脑还在疯狂运作不断冒出想法,那铁定我是在逃避某种感觉。
如果我给自己的一天安排了很多事,那有可能是我根本没准备投入这一天。
内在资源,无比丰富。内在工作,无比缓慢。
“改变我们的世界根本不需要什么魔法,只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内在的力量。” ——J.K.罗琳
在生活里,我表演着。直到遇见表演,我才开始理解生活。
身体,有力的杠杆,宝贵的出口,崭新的可能。别忘记她,她是你冰山之下的98%。
生活,我没跟你结合的时候我在跟什么结合?
我们结束一天的方式是我们结束一切的方式。
休息并不一定能解除疲倦,可能解除你之前对疲倦的压制。这种时候反而是很好的跟身体对话的机会。
当你自己认可了自己的动力时,真正的行动也就将随之展开。
早晨静坐1小时,欣欣鸟鸣中,骨骼缓慢地沉降。
醒来。又是新的一天,新的早晨。意识到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爱自己,要么恨自己。不能同时爱和恨自己。 而选择其一,也决定了对待别人和世界的态度。
爱自己,就是爱自己的每一种感受。
真正的自我亲密,是处在一种很了解自己的「感受」,并且很努力接纳这所有「感受」的状态。这就是传说中的「爱自己」。 把感受换成欲望——很了解自己的「欲望」,并且努力满足所有「欲望」的状态,则是消费话术中的「爱自己」。 也不说对错,像我就慢慢从后者变成前者。
看人物纪录片是获得新「体」验的一个好方法。视频富媒体携带了大量非语言信息,可为我带来除了“内容”以外的好感觉。
你逃开的地方藏着成长的捷径。
我不让自己去享受生活…因为,那很陌生…陌生…让我觉得失控。因为,那是对父母的背叛…因为,我感觉自己”本不值得”。
人工具化他人的程度一般都准确反映其自身被工具化的程度。
认真对待要入口的食物就是认真对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