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南木日记05 | 马博楠说南木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

这周写作社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如果冰清开发了设置平台主题色的功能,这周应该设置为粉丝色,我愿以此把祝福送给你们,关于原因,你们猜猜? 南木写作社里有两位悄咩咩的成为了情侣。当然多数人并不知道。这就是现在的写作社,故事的数量多到每个人只能觉察到冰山一角。隐秘的角落遍布各处。
这件事比较有趣的是,南木的平台上有关于此事的诸多线索,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相互写了很多的情书。这些文章也被大量分享到大群过。但是我们并未察觉,直到这周才被某神秘番外小组挖出。
我发现这个小组异常“堕落”、他们聚在一起聊哲学、磕CP、写情书,“无病呻吟的”歌颂爱,“疯疯癫癫”的信仰哲学。
据写作社某知名侦探某萌给出的探案结果,当事人应该是在10月10日开始了恋爱。
我从未想过我会在某一期日记里和你们八卦,主要是这件事扩大了我对写作社的想象力,写作社里的文章相互之间存在神秘的联系,穿梭在群里的言语是各种各样的暗语。穿梭于各个场景的吃瓜群众,意难平。写作社就像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一般。充满了谜。
但是我听说这件事后,我的第一反应其实是写作社要是有坏人咋办,一颗老父亲的心。想想豆瓣上面有那么多坏人。有些恐惧。万一他们相互伤害咋办,有爱就会有伤害。他们终归是在北北看不到的角落恋爱了。这事肯定是拦不住的。这样一群情感旺盛、表达旺盛、还懂得温暖别人的单身狗聚在一起。二郎神也阻止不了她们恋爱。恋爱没有什么错,爱是面对绝望生活的良药。我猜测写作社每增加150人会产生一对情侣。
本周歌颂爱,歌颂爱情,用爱面对焦虑与绝望,要想爱,你们就爱吧,爱便请认真爱。所以我想了个新方案,如果是在写作社产生的情侣,必须加入我的写作计划,哲学是捍卫爱的,强制加入,参与创作。一同捍卫爱吧!我以身作则。
此处将【南木爱情导师死了都要爱写作小组的组长】胡桃的建组宣言送给大家:
正如邓小桦在《星辰也有忧郁的影子》中所说,爱情是“将一个无法内化的绝对他者、一种无法掌控的陌生状态强行置入个体的生命。” 通过爱情,通过与他人的碰撞,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与理解自己,得以观察与思考另一个大脑的运作,得以接近与探索另一具身体的奥秘。
在当下这个无限向原子化靠拢的社会,社群的瓦解将每个个体置于精神上孤立无依的处境,而爱情就变成了人们联结彼此的最重要方式,可以被无限诠释和演绎。因为爱让我们不得不冲出自我的牢笼,冲破自恋的枷锁,奔向令人恐惧却也令人兴奋的未知世界,直到我们不再在意镜中的成像,只在意对方眼睛里映出的自己的倒影。
第二件事就是dundundun写了南木日记,提到了一些问题,我试图去解决,但是并未有很好的办法暂时并未产生较好的方式,现在写作社的群聊可以达到20小时连续运转。当然我认为这个是合理的,就像城市当中的广场。一整天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但是这样的状况会带来一些问题,就是说当我们打开微信的时候,1000+的聊天记录里哪些是对我有用的信息,哪些是和写作相关的信息。微信群从功能层面做不到聊天信息整合和信息分类。从这个层面我想说微信还有很大的空间。微信的产品经理们请努力吧。
我试图去使用群分类的方式来完成,一个群聊写作先关话题的,另一个生活闲聊。但是就是这样一间小事,实际上处理起来很难。之前一次的尝试是失败,这周算是我的第二次尝试。我尝试让大家去另外一个群聊生活话题,让大家在南木聊写作文学相关的话题。第一次尝试失败的原因是,如果光聊正式的写作方面的话题,交流会非常有限,无法帮助大家相互熟悉和带来情感上的交流。这次我试图去把部分生活类话题转移到另外一个群。但是大家对这个做法在群里发表了不同意见,就在讨论事情的时候,有个同学在群里说: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的孤独,好似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心头,沉重得喘不上气。双手按捺着胸口深呼吸,窒息感如撒旦般围绕着身边。
大家意识到他遭遇了一些问题,并且再向我们寻求帮助,随意群里的大家纷纷给他回复。就在此刻我也认为我的计划不妥,关于我们生活的话题直通我们的灵魂。大家相互之间已经成为了朋友,并且在这里寻找情感交流和内心的共鸣,这在某种程度在滋养我们的内心,我们的语言可能会帮助对方逃离黑暗。所以我放弃了之前想的方案。
而且这个时候马博楠给你发了消息,她说:"我觉得,南木不光是写作社区,也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尤其是常常水群的(虽然看上去没什么问题),觉得它能救助好多人,大家人也好,很热情,不冷漠"
关于有效信息沉淀和分类的这个事情,我现在期望通过小程序平台开发一些功能去完成。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出发,大群成为广场,让小程序承载更多专业的信息沉淀。
第三件事,投稿小组的烤雪获得了“读客科幻文学奖”的金奖,这是一个可以对写作社所有人构成激励的事情。之前她的作品上过南木的社区推荐榜和小组最佳榜,冠军就在我们身边,这让大家意识到写作社的每一个人都存在无限可能性。这个事让我准备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帮大家收集一些正式的比赛信息。帮助大家撞见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本周对烤雪做了详细的采访,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采访“读客科幻文学奖”金奖获得者(南木成员)
第四件事,这周开始让各个小组定一下周年的线上会议,这是南木的传统了,周年在12月19日,所以在每年12月,每个小组会搞一个线上语音活动,主题和时间自定。通知发出后,小组组长们在乔木组里短暂聊起,听说某个小组要玩陌生人36问,听过某个小组要玩自己组员设计的桌游...
大胡桃在乔木组里表示并未对串门参加其他小组的活动有太多兴趣,但是很想和以前P1的伙伴们聊一聊。去年周年的时候我和大胡桃所在的小组还叫P1,Pragmatism。去年一周年的时候我们P1进行了线上会议。这次两周年,再次让我们想起了去年的12月,想起去年的很多。小兔也提起了p1,我们都忘不了陪伴了我们快一年的p1。我们想和老友们聊聊最近如何了。
随后我把之前某个阶段的P1成员都重新拉了个群,定好了下周大家再一起聊一聊,入群后刘初阳翻出了去年线上语音的截图,小兔翻出了大胡桃在去年周年的时候给P1成员写的故事,大家想看的话可以访问:P1组杀人事件
第五件事:这周上海的南木伙伴继续组织线下活动,城市徒步。然后我也聚集了北京的伙伴,计划在周年的时候让大家聚一下。随后各个城市的朋友纷纷要求建立各个城市的群。我想现在有很多城市都可以建立起来了。大家这个呼声很强烈,我决定帮大家建立起来。
这周半心澄明对新人说:“带你认识家人们”。关于南木的想象,此刻我所能想象到的,我想南木可以是一个家。一个不被空间限定的家。大家像家人一样去相处。当然我说的家和真正的家意思不同,但我想用这个词表达我的意思。这又回到了小共同体的话题,南木能否像一个家一样在于:
- 我们是否拥有关怀别人的能力 这简单说起来来,就如果你看见一个伙伴在文章里写自己很悲伤,你时候会去安慰她或是和她沟通。
- 我们是否能长时间的共处 所有情谊的产生,都需要时间,时间见证一切。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相互阅读和对话,才能产生熟悉感,才能相互了解。
- 我们是否愿意真诚相待 真诚是所有友谊产生的根本
- 我们能否有一种意识:“我们是一个小共同体,我们可以相互温暖和帮助,可以倾听和倾诉”
- 我们能否真正践行我们的南木精神
关于线下的城市群的成立,北京和上海已经做过线下了,其他城市也可以组织线下交流。我希望线下的伙伴们可以在现实的城市生活中相互帮助,产生深刻的友谊。现实和线下的小团体是两个维度的,也是不同的。甚至我们面对这两个小团体将会展现不同的状态。也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东西。
按照正常进度,南木未来应该会在每个省会城市都会有线下小团体。我想这样一种连接想给我们每个成员带来新东西,无论你走到哪个城市,你都将遇见你的家人。
家人们,祝你们今夜好梦。
了解更多关于南木写作社:
访问公众号:南木写作社
访问微信小程序:南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