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冬至补对这一天,身体进步一整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冬至的“至”代表着“极、最”,此时,天地之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也就是指冬至时,天地之间的阴气到达极点、最大。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古时冬至也寓意着新生命的开始。所以冬季养生要藏阳气,重点在“藏”,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藏,守护阳气
从冬至开始,会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三九天(2021.12.21日-2022.1.16日)。
1
// 藏身
寒气是最伤阳气的。
所以,一定要用保暖的衣物把身体藏起来,不让寒气侵袭人体。
大部分地区,冬季室内温度都比较低,光用衣物保暖可能还不够。所以在室内,空调、暖气、暖风机、小太阳等供暖设备该用的时候还是得用。

如果实在要出门的话,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减少在户外停留的时间
(2)加一件防风衣
(3)头颈——围围巾、戴帽子
(4)背部——保暖背心
(5)腰腹——中长款衣服,或高腰裤
(6)脚和脚踝——长筒靴、厚底鞋子

2
// 藏汗
中医认为,“气随汗脱”。
所以,不该出的汗尽量少出。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的运动,以及蒸桑拿(洗澡时间太长也不行)。
运动是好事,我们也提倡通过运动让身体更健康,但一定要注意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该“藏”的要收藏起来,不要随意挥霍,否则伤的是气、血、精、津液。

3
// 藏精
《黄帝内经》里有句话: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所以,冬天的养生之道是养藏。这段时间最好的养藏就是——睡觉。

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9点到凌晨3点”,但对现代人来说晚上9点睡觉不太现实。所以,无论如何“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2个小时请你一定要休养生息。
另外,藏精还要减少房事,小电影也要尽量避免,心动了,肾精也会跟着动起来。
4
// 捏耳
“肾开窍于耳”。耳是六条阳经经脉的所聚之处,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保健和气血顺畅,使肾气平和。

方法:
① 用食指和拇指拉着耳廓;
② 先将耳上部向下压、揉;
③ 再将耳中部向耳孔方向压、揉;
④ 最后将下耳垂向上提,封住耳孔;
⑤ 如此反复做15次,以耳朵微微发热为度。
食,守护阳气
1
// 吃黑
黑入肾,黑色的食物基本都可以补肾。比如黑豆、黑芝麻、黑枸杞、黑米、黑花生、奇亚籽、乌鸡、海参等。

2
// 吃种子
“种子”或者名字里带“子”的食物有助于补肾填精。比如枸杞子、桑葚子、栗子(板栗)、莲子、葡萄干等。

3
// 吃“土”
肾阳一部分是先天父母遗传,另一部分靠脾胃运化食物生化的气血来供养。
脾属土。适量多吃长在泥土里的食物(土气充足),比如各种萝卜、山药、土豆、红薯、紫薯、莲藕、花生……可以健运脾胃,补益中气。另一方面,“根性多升”。在阳气初生的冬至里,多吃“土”,不仅温养脾气,还能兼助升发。
4
// 冬至靓汤

【山药枸杞乌鸡汤】
材料:乌鸡肉1斤、怀山药30克、石斛12克、姬松茸12克、枸杞子6克,桂圆干12克,姜片、料酒、盐。
做法:
1、鸡肉切块,冷水下锅去浮沫,捞出。
2、 另起锅,放入除盐以外的所有食材和适量清水,煮至鸡肉酥烂。
3、 食用前,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几种食物合用,心肝脾肺肾都能兼顾。
冬至,藏之终,生之始。
请守护住生命的阳气,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