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利用拒绝,拉近情侣距离
那些百依百顺换来的爱情,反而更容易崩溃在小小的拒绝面前。
——青玖情感
能力内与能力外

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爱情里最要不得的就是不懂的拒绝。当然,这个拒绝,不仅是拒绝外在的诱惑,还包括拒绝伴侣的不合理要求。
我们爱一个人的能力,与我们实现爱情里需求的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富翁与乞丐,都有爱的能力。但他们实现需求的能力,显然是不同的。
爱确实会让我们变得更有力量,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或者能够去达成所有的事。
爱情里也存在着能力内与能力外的分别。我们对于伴侣的承诺,对于伴侣需求的满足,都应该是能力之内的。
即,在能力之内,对另一个人好。
不过在这里,我仍然要指出一点。我有能力对你好,与我是否想对你好,这两个概念是并立存在的。
在爱情里,并不是我们只要我们有能力,就必须为另个人去做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我们仍旧有选择的权利。那些我们能做到,但不想做的事,我们可以拒绝。
爱情中的付出,是一种主观上的激发行为,而非受制于他人的强制行为。
适当拒绝反而更明智

在我遇到过的情感咨询案例中,有不少人提到了这样一个说法。
“我不敢拒绝对对方,所以哪怕是我做不到的事,我也会想尽办法完成,这样对方才能感受到我Ta。”
所以,强迫自己,答应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并勉为其难的勉强完成,真的能够感动另一个人吗?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三只猫放在三个不同的装置中,第一只猫触动按钮就会给猫粮;第二只猫即使触动按钮,也是随机给猫粮;第三只猫触动按钮也不会给猫粮。
最后实验发现,第二只猫触动按钮的频率最高。
这个实验说明了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即间歇性强化概念。
它是指,通过间断性与随机性的需求满足,来刺激对方的欲望,使得对方对于需求的满足变得更加渴望。
如果将这个概念,放在情感中,便是说,真正能够刺激对方的内心,另对方更加渴望关系的靠近的,并不是百依百顺,而是间歇性拒绝行为。
比如,如果对方每次约你出门,你都有求必应,时间久了Ta自然就会觉得约你见面毫无挑战性,产生懈怠心理;而如果你每次都不答应,Ta会认为,你对Ta毫无兴趣,甚至直接放弃;只有”随机“答应,才会让对方猜不透、摸不着,每次都抱着蠢蠢欲动的试探心里去约你,新鲜感永远存在,对你欲罢不能。
如何合理的拒绝

既然确认了,合理的拒绝,反而有助于情感关系的发展,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又该如何把握这个尺度呢?
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牢记一句话,大事承诺,小事拒绝。
当我们的伴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事关感情发展,或者对对方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时,如果我们有能力完成,那么就不要拒绝。比如,如果对方想要把你正式的介绍给家人,这种要求是不适合拒绝的。
而当我们的伴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无关痛痒,对方自己也能完成的小事时,我们是可以适时拒绝的,比如突然的约会邀请,出行计划等。
这样,对方既能够感受到我们的重视,凸显出我们在关键问题上的承担与稳重,也能适时的营造出距离感,让对方忍不住的想要探究。

百依百顺换不回爱情,
那些真正爱我们的人,反而会觉得我们偶尔的拒绝,更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