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进电影院,我已经好久没看完一部完整电影了
今天晚上在江心屿散步,想着一些杂事,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看完一部完整的电影了。当然,电影院的除外,最近去电影院看的是007的无暇赴死。水准离之前那几部略有点差距,但还算不错,邦德老了,说好是自己的最后一部,满满的怀旧情调。赛雅赛杜真的好美。
言归正传,我回忆了一下,最近一部在电脑里全程看完的电影是盖里奇的《绅士们》,距离现在有一年半了。这一年半来,我有无数次坐在椅子上打开电脑,倒了一杯酒或者饮料,细细酌着,期待来场视觉盛宴,却总是事与愿违。
究竟是什么让我丧失了在家看电影的驱动力和乐趣,我扪心自问,我对在电脑前看电影并没有排斥,也并不是没有时间,但为何总是看不完?其中有很多电影拍得也不错,但我总是没耐心看完。
随着人的年龄慢慢变大,也在逐渐丧失一些乐趣,感官体验的巅峰应该是20-30岁,当你年龄变大,味觉退化,牙齿掉的差不多,那么美食对你来说就没那么大吸引力了,就算再好吃你也无能为力。当你年纪大了不举,那么你又丧失了性的乐趣。当你头发掉光,皱纹满面,一身老人味儿,那么你就丧失了梳妆打扮的乐趣。当你走不动路,整天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那么你就丧失了旅游和运动的乐趣。 人活的岁数越大,也在逐渐和自己以往的兴趣爱好告别,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但我才30多岁,视觉上也没退化。而且随着年龄和阅片量的增长,比一般的观众更容易看出门道来,知道哪些是好片哪些是烂片,知道哪些是大师,哪些电影拍摄角度很妙,哪些悬念设计很好,哪些镜头运用很传神,哪些演员演技好没烂片,哪些叙述结构很巧妙。
但我为何还是在家里看不进去一部完整的电影。然而在电影院,除非太烂的片,绝大多数我都可以看完。首先肯定环境是一个原因。我家没有私人影院。在家看电影总是被很多因素干扰。比如我家有两只狗一只猫,还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儿子,如果我儿子在家,我很难看得进去电影,前几天放了一段《黄石》,他看得倒是比我还专心。
另一个原因就是短视频的影响,我用抖音短视频5分钟之内可以看完相对完整的一部浓缩电影,而且这5分钟全是把电影里最精彩的镜头浓缩,加上很多有意思的旁白,一口气看完不浪费时间也很过瘾,对没有时间的人来说效率挺高。但这只针对一般情节比较出色的电影。很多好的电影,情节没那么出色的电影,这样看就没意思了。 所以这种抖音几分钟的浓缩电影很少有大师的电影。比如伍迪艾伦就很少有人解说,艾伦最有个人风格的地方就是全片有大量的对白,类似话唠的对白,而且艾伦的电影也有旁白,所以你能确定你自己的旁白比艾伦更好吗?而你略过了艾伦电影里那些精彩对话,那你就丧失了艾伦电影里最精华的部分。还有贾木许的电影,大量的看似有意却无意的镜头,你如果解说这些电影都不知道从何下手怎么解说。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阅片量太大了,应该超2000部了,而且这2000部除了年少时不懂,其余都是挑着看,起码有1000多部是自己看豆瓣评论然后再自己精心挑选,才下载过来看的。世间的好片子看多了,除了几个对口味的导演,其余的新片我潜意识当中都是带着挑剔的口味看的,往往是某某一个镜头太刻意,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刻意或者太肤浅让人一眼就看到他的意图,那我就不想看了,还有那些看了一半就知道结局的片子。
我归结一下,最重要的还是这三个因素,1:看片环境不好,干扰太多;2:短视频的影响;3:阅片量太大,自以为很牛逼,导演表达的不到位或者太过火我都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