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美国电视工业报告书:热点,大事及趋势
历年回顾:2020 I 2019 I 2018 I 2017 I 2016

报告书已经来到第六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每年我都会觉得没精力再写了,但还是尽可能完成了- -虽然自己通过编译一整年的资讯,能够感觉到看的人越来越少(尤其在今年下半年直接停掉了过往的新闻整理,微博全年也没有几个人看过);但还是觉得能够做下来更重要。它给我带来的“早起”习惯,带给我对于归纳整理的敏感- -尽管又是一次痛苦的拉扯,但也算撑过去了。
受到朋友的邀请,今年录了第一次播客;虽然对最后自己在其中的呈现感到很不满意并且有些沮丧,但是经历却很愉快。想了想这也是很久以来,第一次有机会以其他的方式与人聊起剧集,聊起围绕追看展开的日常生活…虽然始终坚信详实资讯以及全面覆盖的力量,但希望之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来完成这样的交流。
而在美剧之外,今年也曾完成了五篇左右的国剧剧评和一大堆的书评;虽然并不专业、也不及时,但还是觉得自己迈出了这么多年一直渴望迈出的步子。安静、不带任何偏见地吸收,持续不断地产出,希望新一年我还能拥有这样的能量。
尽管已经第六次了,但还是很想多嘴一句标题的“意义”- -因为发现基本每年都会有人问为什么会说是「电视工业」,或者认为它是否应该是指电视机的产量、销售预测,甚至还有人在之前认为我写成「工业」是因为我都是“机翻”;但实际上,每年的年末总结也并非只是「美剧报告」;围绕着电视剧制播展开的流媒体科技追踪、消费习惯与重大事件、职业环境观察、热门电视节目/流媒体电影/非虚构佳作的回顾甚至是用户观众的增减也都包含其中,所以依然会坚持用这个名字。而今年,或者是更早开始的几年,诸多的事件与明星项目的出现还在“挑战”着我们对于“美剧”的定义(这点会在下文专门提到);所以单纯用“剧”来形容,无疑画地自限;更广阔的视角讨论与更全面的涉及,始终是我在写作时的愿景。
这篇报告书将拆分成15个小标题,来展开这一年对于美国电视工业(尤其是美剧制作情况的)的梳理;当中部分内容已经是固定的归纳整理 (并且有些文字只是在公号、微博平时更新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编辑) ,而有些章节则是随今年关键大事和现象剧集增加的部分。如有错误,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目录,如果只想看其中某个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它进行查阅:
1.综述:2021美国电视面面观
2.流媒体竞赛的“新玩家”—Paramount+首年成绩单,Quibi“重生”,IMDb TV进行时
3.流媒体竞赛继续中—Disney+强势,HBO Max争议中前行,Peacock“懵”完一整年
4.消失的声音(关键词:USA/FX on Hulu)
5.重量级IP下注的“生意经”
6.“有生之年”不再“有生”(关键词:《欲望都市》/《嗜血法医》/《法律与秩序》)
7.“红榜”之HBO:《东城梦魇》哪里看,夹击之下有妙招
8.“黑榜”之Netflix:外语是块遮羞布,哪里有需哪里盖
9. 一些壁垒被创造,一些壁垒在消失
10.走向2022:公司史、创作谈、国际故事
11.争议(关键词:Alex Baldwin/疫苗/收视率通稿与数据透明度)
12.逝者
13.完结的剧集
14.荣耀时刻
15.私人之选
1.综述:2021美国电视面面观

从2009年开始,FX每年都会针对一年电视工业所制作的(有剧本)原创节目数量做出统计。从这样的统计里,「电视极盛期 Peak TV」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并在之后得到了广泛运用;也可以从中窥见每年电视制作生态的变化与趋势。
过往报告书一般都会引述这个数据来作为文章讨论的开篇,但由于近年来发布的数据一般要等到来年一月才能公布;所以在这里,能够先回顾的是2020年的数字。
自统计开始,这个数据从未有过下降,累积涨幅已经超过了100%。而在2019年的统计中,它也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值—532部。但2020年终止了这个上涨的势头,全年制作的节目较上年下滑7%,共计制作了493部。
疫情以及随即带来的连锁反应—包括经济下行人们削减娱乐服务订购预算,部分剧集海外拍摄难度较大最终搁浅取消,一批有些电视网的关闭,还有秋季剧集的延迟回归,都成为了下降的主要因素。「电视极盛期 Peak TV」的提法随着首次下降变得不再成为新词、热词,而更像即将来到拐点的收尾词,来概述原创剧集制播平台井喷式的增长。
2021年来自FX的数据虽然尚未公布,但上段提到的几大因素依然可能会对产量下行产生不小的作用。而关于2022年的预测,全球(尤其是美国)的抗疫进展以及(次)新流媒体平台的存货释出与几乎没有声量的广播电视网如何选择节目策略,则也将为来年整个工业的剧集出产数量添上未知数。

而分别发布于2021年7月28日以及12月17日,由Gavin Bridge所写的两篇《综艺》VIP+的数据分析中,在对上半年流媒体、有线电视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的分析后,则用「电视极盛期已死,流媒体极盛期永生」(Peak TV is dead, long live peak streaming)作为标题来概述了流媒体全面超过传统电视的这一现象;也反映出未来是否还会出现比“532”更高的数值,更多取决于流媒体自身的表现。尽管与FX计量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也通过着重对流媒体产出的分析,预估今年的节目总量达到了新的高度。
放眼一整年,最大的变化还包括许多剧集/事件都在不断挑战着对于传统“美剧”定义- -无论是艾美奖自身就在最近几天对于“剧情剧”“喜剧”“剧情喜剧”的界定,不断革新与探索颁奖典礼分类的规则;还是模式上与地理上的重新探讨。
首先是长期以来电影人的加盟,在报告书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看到《黄石》背后的老大Taylor Sheridan是如何将自己的电视剧创作过程与电影生产模式联系起来,也会看到更多明年来到小荧幕效力的新鲜面孔。
其次,来自Netflix法语区的《亚森.罗宾》、《百分之十》,韩国区的《鱿鱼游戏》,主力卡司并非英语演员的《毒枭:墨西哥》,Apple TV+的《阿卡普高》,本是Channel4又成功通过Peacock登陆的《爆笑女子乐队》…“美剧”过往更多被认为是在美国拍摄完成的英语剧集,但近年来随着国际联合制作的势头、流媒体扩张的变化,一些本土剧集开始“破圈”;收获了与(狭义)美剧几乎同等的影响力,也同时受益于相近的推广模式。无论是在本土的宣传公关、奖项收获还是国际市场上的认知度提升、版权改编接洽,都或多或少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些奖项开始顺应设置“最佳外语剧集奖”,一些年度榜单盘点开始有了这些剧集的身影,明年的艾美奖我们极有可能看到其中一些演员的出席;尽管武断地将它们称为“美剧”实在不妥(甚至是带着几分「电视殖民主义」的意味),但报告书里依然酌情将其中一些剧集纳入了这里的讨论- -不是为了模糊它的地理背景与文化意义,而是通过它们对于平台本身产生的影响、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来试着论证它们对传统“美剧”的挑战与“反哺”。
2.流媒体竞赛的“新玩家”—Paramount+首年成绩单,Quibi“重生”,IMDb TV进行时

ViacomCBS大集团确认旗下的流媒体CBS All Access将从3月4日起,正式以【Paramount+】的名字开始运营。北欧、澳大利亚等国际分区将在接下来跟进,逐步进行过渡。而在重新包装之后,这家流媒体也在集团内部进行了许多内容调整:像是早前在Showtime开发的《光晕》,之后转到了这里;而TV Land的《年轻一代》最后一季,也是在新平台完成了播出。此外,新平台还吸收了此前包括《傲 骨之战》、《邪恶》、《星际迷航:发现号》、《海豹突击队》、《致命女人》等CBS/CBS All Access的剧集;也明确了许多新剧计划。
首先,是各种经典的开发与翻拍。HBO Max手上接盘的《油脂:粉红女郎帮的崛起》(Grease:Rise of the Pink Ladies,《绯闻女孩》搭档Josh Schwartz和Stephanie Savage根据1970年影史爱情片经典改编的《爱情故事》(Love Story)、新版《致命诱惑》(Fatal Attraction)、《辣身舞》(Flashdance)、此前已改编成《偷天换日》的《意大利任务》(The Italian Job)还有《视差》(The Parallax View)等老电影,都会迎来电视版的更新(“冷饭”)。至于以《教父》创作为背景的《身在其中》,也是某种意义上的「Déjà Vu回溯」。

接着,Paramount+的重磅法宝自然是凭借自己担任主创的三部剧- -《黄石》、《金斯敦市长》以及《1883》“霸屏”、迄今为止“零失败”的Taylor Sheridan。在达成了非常高昂的制作合约后,Taylor接下来还有至少五部新剧将会在这里落地- -像是由Sylvester Stallone生涯首次担任电视主演的<Kansas City>,《黄石》的又一个衍生剧<6666>等等。
有趣的是,Taylor表示自己其实并不清楚应该创作一部电视剧,比起同是有多剧在手的Chuck Lorre、Shonda Rhimes、Ryan Murphy等人,他自认自己的工作方式比较不同:“我(对制作电视剧)没有任何想法,也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渴望想要去学习它;我不会进行预算核审,也不会做任务分解;我只是当成一个10个小时的电影,然后把它们拿去拍摄”。那种编剧室的做法对他并不试用- -因此在这三部剧时,他都是自己独力按照截止时间完成。
而这个策略,其实也受到了《真探》第一季的启发,当时Cary Joji Fukunaga 和Nic Pizzolatto就独力负责了所有的供着。这改变了当时的“游戏规则”,那些因为时长造成的形式限制在创作时被消除,从而能慢慢地展示自己- -Cary当时(在创作剧集)做过的,也是他(如今的工作方式)。直到此前因为要为电影《那些希望我死的人》进行导演工作,才开始慢慢放手。
而在电影方面, Paramount+也将借鉴HBO Max今年对部分院线电影进行线上线下同时发行的做法,着力以一批IP电影和缩短窗口期作为卖点; “每年3-4部流媒自制电影”也让它成为又一个将会在该领域“分杯羹”的平台。

作为短视频的先行者,Quibi从高调的登陆到狼狈的退出,都足以载入“剧史”;而今年,它留下的节目又以另一种新式重新回归,那就是由网络机顶盒服务Roku接盘去年留下的所有节目,并在今年重新包装为「Roku Originals」,向用户们推送。
重新在新平台【Roku Channel】登陆的节目超过了75个,涵盖了已经公开和尚未发布的所有Quibi库存;有消息指出,Roku以不到一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所有节目。像是由《绿皮书》导演Peter Farrelly与Bill Murray合作的<The Now>,以及罗素兄弟聚焦“漫威-DC”对抗的纪录类节目《激战》(Slugfest)都在最近首播。
尽管Roku自身的性质并不同于流媒体、也非传统电视网,但如今确认制作部分原创节目的目标后,被NBC取消的《佐伊读心歌单》的假期篇电影最先推出;接下来,也有望继续。无疑为未来它是否加入原创剧集制播领域增加了悬念。

而2019年开始逐渐提供服务的IMDb TV今年则开播了旗下第一部原创剧集- -《都市侠盗:救赎》。它在七月与观众见面,并在其后获得了第二季的续订。作为Amazon所掌握的一部分,它还在今年确认购入《少年间谍》、接盘《博斯》第七季,也是动作不断。
而已经尝试进行多次改编的经典青春片《危险性游戏》(Cruel Intentions)电视剧版、由《愚人善事》、《家有喜旺》和《来宾登记》的制作人Greg Garcia制作的喜剧<Sprung>、Norman Lear开发的两部剧、Tegan and Sara半自传成长题材喜剧<High School>...也是正在规划的新剧内容。2022年,我们或许会看到在节目制播上更加规范化的IMDb TV。
3.流媒体竞赛继续中—Disney+强势,HBO Max争议中前行,Peacock“懵”完一整年
去年开始登陆的三家流媒体- - Disney+、HBO Max以及Peacock,报告书将继续对它们的“第二年”进行跟踪(注:Disney+实际上是2019年11月,但因为当时仅剩两个月,并且未在2019年的报告中有更多提及;这里依然将它纳入讨论;同时间段的Apple TV+,则因为有专稿、更多的单剧分析与篇幅覆盖,这里就暂且不谈)。
在第四季度财报宣告全球用户已经达到1.18亿的Disney+,从今年6月开始借由《洛基》重新定义了“周三”;在多数流媒体倾向于选择“周五”上架,Disney+将一些原创节目的开播日调整至这里,形成分流,也为在“极盛期”显得有些纠结的观众提供了更清晰的观看指导。

而作为事前受到最多关注的「Disney+-漫威」重装上阵,从《旺达.幻视》奖项一站不落,再到服务器宕机这样的“花边”,也能看出整个企划的成功。而未来有《月光骑士》(Moon Knight)、 《女浩克》(She-Hulk)、 《惊奇女士》(Ms. Marvel)等剧集接力,再加上与电影的联动,依然拥有不少优势。至于《曼达洛人》后,正式衍生《波巴.费特之书》等剧所打造的「《星战》宇宙」,手握两大招牌,要在未来打造二十部(见2020年12月10日,Peter White在Deadline针对投资者日的报道)的庞大规划,也依然在持续累积话题;若是喜欢并且关注的用户,能够形成相当大的粘性。
尽管第四季度的增长微弱,但手握庞大的版权内容库、今年三月成功完成涨价以及“倾销”式的节目制作与国际范围内的全线推广依然让Disney+似乎还有上升的势头。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除去上述提到的两大招牌,在非IP剧集领域,它依然表现得乏善可陈- -无论是从Nat Geo手上接过的《太空先锋》匆匆收掉,还是类似《古惑丑拍档》、《天才女医生》这些“老剧新拍”,似乎除去《歌舞青春》以较为健康的型态走向第三季(并且额外“输出”一名成功的主演),都再无更多发展。而这类剧集的期望,似乎也只有通过欧洲区、接下来介绍到的亚洲区的企划,才能够完成。
若说Disney+占据了“周三”,HBO Max则已经和观众达成了“周四见”的默契。

因为决意实行“零窗口期”,让院线与线上发行同步,而在去年底闹出很大分歧的华纳,通过HBO Max在今年陆续推送了包括《哭泣的男人》、《圣人纽瓦克》等电影。“一月一片”的企划保证了对于流媒体服务的高度关注,而《沙丘》、《国王理查德》等电影在其后的具体放映计划也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了“修正”并依然活跃于年底颁奖季;即使有赞有弹,自制电影与版权电影的充分储备,仍然让该流媒体也内容上的区分优势。
而借由《绯闻女孩》、《就这样...》这些“新剧”所累积的前期热度与实际收看数据的热闹,《绝望写手》打出的口碑牌,原创剧集数量上升的HBO Max也有不少亮点。借鉴「Disney+-漫威」的影剧联动模式,接下来Colin Farrell领衔的《蝙蝠侠》衍生剧,即将到来的《和平使者》(Peacemaker),还有仍在开发中的《沙丘: 姐妹会》(Dune: The Sisterhood)...吸睛的标题还是多。再加上此前因为疫情耽搁,而在这两年没有太多剧集出街的实际情况,明年或许我们能看到一个更丰富、热闹的HBO Max。

相较之下,Peacock可谓是在这一年毫无建树。除去勉强获得几个小奖提及的《妹子再成团》、《死亡医生》与《罗瑟福的失败》,还有作为“外购”剧集进行北美播放的《爆笑女子乐队》,大多数的剧集都欠缺吸引力- -这当中有从NBC“回收”的《失落的秘符》,也有着重朝YA向发展的《我们有人在撒谎》。节目总量与影响力都较为一般,也比较符合此前一些流媒体在头两年挣扎“爆款”的发展规律。
而尤其是在重播方面表现异常抢眼,几乎和《老友记》常年稳居前二的《办公室》,在转移到东家后,也只是单枪匹马作战;成为Peacock仅有的具有明显吸引力的内容- -放眼明年的新剧储备,新拍版的《同志亦凡人》、《养虎为患》的剧集《对决怪人乔》(Joe Exotic)、《无耻之徒》“Fiona” Emmy Rossum已经完成拍摄待播的迷你剧《安吉琳》(Angelyne),似乎从熟悉度有了优势,或许Peacock的答案就在其中。
4.消失的声音(关键词:USA/FX on Hulu)
有两个主要的电视制播平台在今年被整合以及减少原创剧集产量,它们的变化也是对市场飞速改变、竞争激烈的明证。本部分将着重介绍USA与FX on Hulu。
“腐台”不再“腐”- -USA

随着播出四季的犯罪题材诗选剧集《罪人》的正式完结,USA于原创剧集的开发暂时画下句号。近年来,以USA为代表的基础有线电视网的观众逐年流失,而流媒体以及收费有线台的迅速发展与头部人才争夺,所属集团将目光、新剧开发重点议程转向流媒体而缺乏更多的支持,同样使得众多电视网只能持续推进转型。与其制作性价比不高的原创剧集,不如转为更具卖点的真人秀与非剧本节目,和版权剧集的二轮重播- -E!、Bravo、Lifetime、VH1、TNT...均属流媒时代之下的“牺牲品”。
这家曾连续14年收视位居前茅的电视网输送了《金装律师》、《妙警贼探》、《欲海医心》、《神探阿蒙》、《黑客军团》等一系列出色的剧集,但近年来逐渐减产并且出清所有项目,并将手上的项目安排到同属一个架构之下的流媒Peacock或者安排联播;《我们这一天》“Jack”Milo Ventimiglia原定主演的USA迷你剧《特技人埃维尔》(Evel)被放弃,《同志亦凡人》新版则转到Peacock推进。这也让《罪人》,成为该电视网最后一个独播的原创剧集。
目前USA手上还有一个《纳什警督》的复活电视电影企划(有望制作为剧集)和与Syfy联播的《鬼娃恰吉》(Chucky),这之外,它已经不再准备追求更多项目了。
“大FX”诞生中- -FX on Hulu

从本月开始,FX将推动旗下剧集品牌大融合;从去年开始的「FX on Hulu」企划以及专注喜剧、成人向动画的「FXX」,将统一加注「FX」,不再进行区分。
此举主要是为了方便剧集在其它类型平台亮相以及国际区域行销,形成统一、清晰的品牌定位。其中「FX on Hulu」最早从去年3月以《开拓者》作为开始,主攻面向于流媒体、迷你剧为主的节目发展,也可在某种程度看作“精品剧支线”;《教师情事》、Cate Blanchett的《美国夫人》等剧被加入其中,然而这个提法将成“过去时”。至于从2013年开始发展的FXX过往吸纳了《间谍亚契》、《费城永远阳光灿烂》、《说唱王戴夫》等原创剧集,尽管播出的平台依然不变,但也会获得统一的称呼。
FX计划在明年推出30部(5部非剧本,25部有剧本)原创剧集,这当中包括间隔期达到三年半/刚刚宣布明年3月回归的《亚特兰大》第三季等老剧,以及由奥斯卡最佳男主角Jeff Bridges回归电视的《老人》(The Old Man)等新剧。而目前仍在开发的剧集,将在完成后,对具体的亮相平台(FX、FXX或是Hulu)做最终决定。
一个是唏嘘,一个是发展- -电视圈的瞬息万变,每年看看这些兴起与消失的声音,便能知晓一二。
5.重量级IP下注的“生意经”

HBO与《权力的游戏》的相互成就以及巨大成功,依然在被众多对手艳羡着(而它自己也在着力探索George R.R.Martin的更多可能性,没有放弃《权游》的接力作品寻找);对重量级IP的争抢,颇具野心的开发计划,俨然成为有资金撑腰的各直播单位的头号“任务”;在我的讨论中,将“IP”泛指具有更多衍生可能性、享有一定地位与认知度的原材料(品牌)以及具有卖点的类型剧集“再开发”,尽管定义上会有些偏差,但在这里仅作讨论之用;若有冒犯,还请见谅。
在第二三部分中,已经略微谈到了Disney+与《星战》、 「Disney+-漫威」 ,HBO Max与DC,Paramount+与《光晕》、(CBS All Access时期)与《星际迷航》的“姻缘”,这一部分中我们来看看其它单位的情况:

Amazon筹备已久的剧版《指环王》在今年超前确认了明年9月2日正式开播的消息,同时也披露了它的制作预算,这部作品可能刷新了美剧制作史的新高:协同版权方面的费用,在第一季8集中,该流媒体投入约4.65亿美元。【注:由于剧集受惠于新西兰扶持影视工业的财政补助方案,伴随预算的发布,也同时确认该剧能够得到25%的金额返还(约1.16亿美元),比此前该方案的20%得到了增加。】
Amazon原计划以1000万美元/集(左右),1亿美元/季的目标进行制作;但实际上的“超支”很大程度来自于该剧不同于其它剧的拍摄方式。由于剧组预先筹划了两季左右的拍摄,所以相关的布景、服装等部分,都会直接同时在首份出炉的预算中有所体现;至于中间也曾因疫情经历了拍摄间歇,则又同时让编剧对未来季的剧本进行追赶;而第二季开始,剧组又将取景地的重心迁回英国。所以一来二往,不仅仅是钱与人员“互搏”,时间与空间也在“交战”。
而Amazon今年当然还抛出了由裴淳华领衔的《时光之轮》,该剧预计8季的规划同样听来庞大;只是从第一季的各方面表现来看,似乎成长依然需要时日。再加上《黑袍纠察队》也已经上马至少三个衍生剧的项目,在类型剧集发力显然成为了这家流媒体的重点目标。

《行尸走肉》的正剧与衍生剧还有被衍生出的电影,让AMC在口碑剧集《广告狂人》、《绝命毒师》之外,同样在有线电视网表现强势。由于「TWD宇宙」的吸引力已经逐渐下降,在这两年持续尝试编剧新模式、寻觅重点内容的AMC,也将目光投射到另一个庞大的IP中,那就是Anne Rice的18本“吸血鬼编年史”和”梅菲尔女巫”两个系列小说的改编权。
由《绝命毒师》《风骚律师》制片人Mark Johnson领头负责剧集宇宙开发;剧版《夜访吸血鬼》(Anne Rice’s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率先上马,本月又放行《梅菲尔女巫》(Lives of the Mayfair Witches),效果究竟如何,仍需时日检验。

Apple TV+在今年9月开播了《基地》,开播后的口碑尚可;Isaac Asimov的原著小说构成庞大,持续推进并且尽可能涵盖完所有材料自然是开播之时通稿就曾有过的“承诺”。相较于Amazon、Disney+等对手的“广撒网”,该流媒体新剧开发中与《基地》对标、相同量级的项目并不多;至多是还有一些类型剧集或是《看见》自身的延伸,有利于对重点项目集中培养。
当然,今年7月《恶魔之地》主创Misha Green在HBO取消之后,立刻在这里“牵手”,显然也是想把在前东家那里未了的故事进行下去;能否在新平台绽放新的能量,更或是强势成长为招牌,Misha,以及Apple TV+自身,都需要许多投入。

Netflix掌握的版权内容更多:《生化危机》、《海贼王》(真人剧集)、《古墓丽影》、Neil Gaiman与《睡魔》、《猎魔人》...不胜列举,甚至有专门的 @NetflixGeeked 专门跟进各种消息。稍显不同的是该流媒体也有“自我衍生”的谋划,比如Zack Snyder监督之下的《活死人军团》不仅是今年顺应而出的自制电影,同样也意味着“宇宙”的新诞生- -多种形式的作品产出,尽可能在版权部分“开源节流”。
当然,此前被看好的《星际牛仔》从十一月开播到最终取消甚至不过二十天(低于Netflix给出的28天四周“评估期”);还有StarZ在《美国众神》所遭受的各种人员变动与拍摄难题;FX对《Y染色体》的狼狈再到最终放弃;驾驭和制作一个重量级IP,不仅仅是无上限预算的豪气,也更像一场需要每方配合的“持久战”。做好了,或许已经足以“颐养天年”;做不好,则可能满盘皆输,并且被拖至更深的泥淖之中。
6.“有生之年”不再“有生”(关键词:《欲望都市》/《嗜血法医》/《法律与秩序》)
许多剧集/剧组在如今选择重聚已经不再是新鲜新闻,而它们的出现无非可以划为以下四种:首先,是在疫情中因为共同参与筹款、更多作为公益性目的的剧本约读;第二,是参与特辑、新物料录制,以期配合剧集重播宣传;第三,是进行出演,满足情怀、续写遗憾或是随着时境更全新的故事;第四,则是作为幕后或是仅作有限亮相,作为卖点,以期“奶”活新人新剧。
第一种我们在去年已经看过很多了,这里便不再赘述;但11月6日,为了庆祝首播20年的《24小时》主创,借由Zoom实现了周年团聚。

第二种最值得记下的是5月27日,策划已久的《老友记》重聚特辑终于登场;原本是作为为HBO Max“开台”用的压轴大戏,却出于安全考量,直到今年才正式完成- -借由这个特别的契机,大洋两岸也实现互动,内地地区的流媒体也确认全季将正式上线,也算是值得留下的一笔。是否真的好笑、精彩已经并不重要,六人同框,便是一切。
至于《宋飞正传》在10月1日正式登陆Netflix全球供观众重温,并提供新的制式;虽然没有特别企划,但主创们也在宣传期配合出席分享以及接受提问,还是为剧集提供了不错的关注。

6月17日《爱卡莉》在Paramount+的开播,7月的《都市侠盗:救赎》,11月7日《嗜血法医:杀魔新生》来到Showtime,还有12月9日的《就这样...》都是今年主要演员回归的“新剧”;此外也很难不注意到《真爱如血》、《副总 统》、《办公室》等剧集,则是有演员通过播客方式来重温好时光,分享创作秘辛。
身处不同的世代,故事得到更新;解决曾经的遗憾,抑或大胆的改写。同样在今年传出“新版”消息的还有《六尺之下》、《犯罪心理》、《欢乐一家亲》、《黑道家族》等剧;至于NBC明年二月的《法律与秩序》,也是剧集二十季收尾后,时隔十二年重新登场的“第二十一季”, “Jack McCoy” Sam Waterson以及在第18-20季饰演“Kevin”,《喜新不厌旧》男主Anthony Anderson作为系列熟悉面孔回归,配搭Hugh Dancy等新演员,意图延续这部剧史经典。
《绯闻女孩》原版与新版差异重大,甚至被调侃为“卖家 vs 买家秀”,贯穿两个系列的“钥匙”的是同一旁白Kristen Bell;CBS的《犯罪现场调查》借由“Gil”William Petersen与“Sara”Jorja Fox“盘活”之后,从之前的限定剧企划改为标准季播制的剧集;接下来还有明年1月18日登陆的《老妈老爸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Father),2月13日在Peacock重新亮相的《茶煲表哥闯江湖》(Bel-Air)...尽管原卡司原主创参与度有限,但往往也进行制片挂名或是“大方送祝福”,只是质量如何,全靠各人本事。
7.“红榜”之HBO:《东城梦魇》哪里看,夹击之下有妙招
报告书每年常规会选取当前拍摄、选材遭遇发展困境的制播单位以及在工业大部分萧条和景气的情况下,坚持了对原创剧集数量的放送,也做出了不少不错规划的平台,“特别点名”以分析这一年它们所遭遇的问题或是对过往一年的发展,借由折射整个工业。今年的“红榜”,选择了在第一次报告书作为「困境」登场、去年也获得「进步」划分的HBO;经过五年后,我们看到它似乎正在走出更迷人、漂亮的发展曲线。

HBO的困境始于《权力的游戏》完结后的“群龙无首”,缺乏了旗舰剧集的护航,曾被看作是“接班人”的《西部世界》续航效果欠佳;《恶魔之地》在今年7月的取消,也招到批评。尽管今年看似在类型剧集领域接力的《永不者》同样乏力,并多少受到幕后风波影响;但或许谁也没想到的是《继承之战》却能及时上位- -完成在奖项上的大包揽以及“The Show of the Year”式的地位奠定,也不断刷新着自身成绩与口碑。借由《继承之战》,Adam McKay也成为HBO的新“干将”;接下来三月的《获胜时刻:湖人王朝的崛起》(Winning Time: The Rise Of The Lakers Dynasty)、开发之中的《寄生虫》剧版、气候变化诗选剧还有“疫苗竞赛”题材剧集都是对奖项具有竞争力、也兼具话题度的项目,未来可期。

此外,或许从《抑制热情》Larry David本人档期得到灵感的“灵活季播”模式(当然也是受到了各种拍摄搁浅的被动影响),HBO在今年结束间歇期、进行回归的剧集仅有《不安感》和《亢奋》的特别集;但来年待播,距上季超过一年的剧集包括《巴里》、《西部世界》、《黑暗物质三部曲》、《绅士杰克》、《布道家庭》、《我的天才女友》、《佩森探案集》等等;剧集灵活轮动,是特殊情况之下的无奈,但也是不强行作回归的坚持。尽管也会有“这次回归都忘了上次演了什么”的抱怨,但顺应创作自然的筹备以及对某种英剧模式的借鉴,我个人显然是更倾向于后者的论调。
《东城梦魇》与《白莲花度假村》所取得的成功,将HBO的传统强项- -迷你剧也再次焕发荣光;比较于2020年的作品,在奖项以及收视上都走得更远。尤其是前者,无论是这里某次热议的发言,还是HBO Max在大结局时的“宕机”,也当然可以论证它的炙手可热。
面对流媒体不计成本的内容投入以及抢人大战,HBO还能给人带来截然不同感受的就是许多新鲜面貌的合作- -预计明年上档的《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找到了因为《高个儿》闪耀戛纳的Kantemir Balagov;Emma Seligman的《丧日少女》在去年获得关注,接下来又会制作以此作为灵感的《糖宝》(The Baby);Olivier Assayas又带着剧版《迷离劫》(Imar Vep)前来;《同情者》(The Sympathizer)是朴赞郁;还有今年凭借<Blinding Lights>创造历史,“唱而优则演”The Weeknd也有着《偶像漩涡》(The Idol)这样的新鲜制作...能找到最大牌、最有品质保证的创作人才固然重要,但以“挑战”出发的寻找,事后的检阅更具考验- -《不安感》后大爆、工作接到手软的Issa Rae,或许就是这个模式下的惊喜收获。

当然,James Andrew Miller于今年11月出版的长达975页书籍的<Tinderbox>也追踪了HBO的发展;这是来年头号阅读目标,也期待在完成后做更多更深的分析与分享。
8.“黑榜”之Netflix:外语是块遮羞布,哪里有需哪里盖
在剧集发挥不够理想、开发上也略显乱套的“黑榜”中,继2017年后,我再次选择了Netflix- -其实它的成功或是影响已经不足以再进行挑刺,依然在持续产出不少吸睛、优质的标题。这里的上榜有点“恃宠而骄”的意味,也同样是从另个角度切入的分析。

为什么不够优秀,很大程度得益于国际剧集太过耀眼。无论是《纸钞屋》、今年的《亚森.罗宾》与《鱿鱼游戏》,还是《无罪之最》、《名校风暴》等等,即使是在本土收看数据的前十中,都有三部剧集跻身其中。而回想今年Netflix成绩不错的本土剧集与节目,除去因为噱头本身被津津乐道的Sarah Shahi《性/生活》还有《鹿角男孩》;似乎重现《纸牌屋》、《养虎为患》这样现象级的,还是困难。而即使是在奖项上保持关注度的,也仅有《女佣》和《侯斯顿》算作小有进账;《后翼弃兵》这样的项目,也在今年缺席。
Max Goldbart在12月21日援引来自Digital-i的分析中写道,预计在2030年,欧洲地区的Netflix以及Amazon用户可能有超出一半的时间都会观看非英语的节目;尽管这个调查受限于欧洲地区其实本身英语/非英语使用用户之间的比重、节目总量等因素的存在,但是研究显示英、美制作吸引力已经从2019年下滑,而非英语的剧集则完成了两倍的增长;最终超过,也是指日可待,也更加印证了Netflix自制内容中外语剧集更活跃的事实。因此,他也在文章标题里用“《鱿鱼游戏》/《亚森.罗宾》效应”来概括两部外语剧集在今年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当然,与HBO“灵活季”相似的模式也存在于Netflix的剧集当中;明年《怪奇物语》、《王冠》、《伞学院》、《黑钱胜地》、《轮回派对》等口碑人气均可的剧集又会带着新季回归。明年肯定会比本土部有些黯淡的2021年,要更好一些。
9. 一些壁垒被创造,一些壁垒在消失
两大流媒体- - Disney+与HBO Max分别在今年十一月进入以及预告进入港台地区,算上Amazon、Netflix、Apple TV+,这意味着未来至少有五家流媒体的剧集能确保提供稳定、及时(注意:并非完全理想)的中字(这里不包括来自HBO、Nat Geo等频道的内容)。对大多数的观众来说,从“上架”到“观看”之间的时间差得到了缩小;“压制”的出现也会比此前变得更多。而今年现象级的《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受益于特殊的出品背景,也完成了“零时差-同步”的放送,自然也是幸事一桩。
而在原创剧集方面,Netflix已经有了不少内容,今年也因为《华灯初上》、《妈!别闹了》等剧集的播出和确认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回归。而Disney+,成为了下一个具有关键动作的流媒体。
早前该流媒体披露了为了本土市场,开拍/制作/购买的一些节目;并称为“APAC”(Asia-Pacific films and TV shows)的计划。它将会囊括来自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原创节目,类型横跨剧情剧、喜剧、纪录片、综艺节目以及动画。这些节目也将在之后作为重点项目,陆续于明年开始在全球的Disney+进行推广。它的项目负责人也表示未来Disney+将发挥品牌的力量,凝聚创意,与当地的人才合作创造最新鲜的故事;到了2023年,Disney+希望能够放行超过50个APAC的原创项目。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包括桂纶镁12年后的电视剧回归《台北女子图鉴》、陈柏霖继《我可能不会爱你》,暌违十年后的台剧(常规)主演回归的《正义的算法》、赵仁成与韩孝周投资超过500亿韩元的超英动作题材剧集《前往》(Moving)。
但在地理拓张的热闹之外,更多出身于规模较小的流媒体自制剧集、传统广播电视网剧集的送达则多少受到一些事件的影响。所造成的的有限人力、“安全”考量等等,都为一些剧集是否能够被“看到”增加了悬念。

比如今年在一些奖项上小有声量的Peacock剧集《妹子再成团》,即使有Tina Fey挂阵、演员也不乏各大剧集熟人,但截至本文发布之时,豆瓣的打分人数仅有100多人;至于在艾美奖风光的《绝望写手》也更多是倚靠拿奖东风,才进一步“出圈”;而入选AFI年度十佳的《保留地之犬》、《大哥大姐没出息》的第二季、FX的诗选剧《前提》等口碑、阵容也不算完全无人问津的剧集,也多是倚靠个人出力,来完成“看到”- -比起以往“什么都给你吃”,未来可能更多要倚靠(海外用户、海外中文用户)的口碑发酵、电影电视剧领域大艾“亲测”、Metacritic评分以及艾美奖来形成“效应”,才能让更多的好剧可以被更多打尽。
10.走向2022:公司史、创作谈、题材撞车、国际故事
将要在明年开播的新剧中,依然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热点事件选材以及热门题材趋势上的重复与“扎堆”现象;尽管每年我都会在之后接力一篇篇幅相当的「新剧前瞻」,这里依然会先初略地回看一下明年的新剧版图以及值得关注的项目:
公司史

记录明星企业的发展史、商业现象以及商界人物的剧集在明年会密集出现。光是前三个月,已经有三部剧集确认登陆:
首先是2月底的《超兴奋》(Super Pumped),由《亿万》主创Brian Koppelman与David Levien负责的这部诗选剧企划与Ryan Murphy在FX的几部剧结构有些相近,每季旨在聚焦不同的企业故事,观察商业世界里撼动人们消费行为、改变文化语境的创业故事,以及背后的经营秘辛。而第一季,选择了Uber,并邀请了Joseph Gordon-Levitt出演。
接着是早前Theranos轰动的造假案,《坏血》主人公Elizabeth Holmes的传记剧- -《辍学生》(The Dropout),在原定的女主角Kate McKinnon退出后,凭借《曼克》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走在回春路上”的Amanda Seyfried借由这部剧集实现了小荧幕的回归。
而到了三月,执导了《大空头》、《副总统》等作品的导演Adam McKay聚焦湖人队崛起的《获胜时刻:湖人王朝的崛起》也带着夯实的阵容登场:Sally Field、Jason Clarke、Adrien Brody...

此外,关注WeWork戏剧发展的Apple TV+限定剧《WeWork兴衰史》(WeCrashed)也预计在春季见面,本剧男主Jared Leto时隔二十七年后实现电视回归,女主Anne Hathaway也是《现代爱情》后的单集出演后,进行的常规出演。
正在开发之中的,Claire Foy出演“脸 书”CEO Sheryl Sandberg的传记剧集《末日机器》(Doomsday Machine);Apple TV+的虚构(但依然围绕着公司文化进行探讨)的惊悚黑色幽默剧集《离职》(The Severance);Netflix的Spotify纪录类节目...也基本可以从属此类。而放眼过去,有着接近选材的剧集似乎较少(《奔腾年代》、《硅谷》、《创业公司》算是相近);或许随着一定时间的互联网经济发展,还有几部剧集在戏内戏外所引起的从选角到描写争议的“话题度”,会有可能在接下来看到更多类似的真实型创业戏剧与故事出现。
创作谈

“关于电影/电视剧/流行文化/音乐”的电视剧也会在明年密集出现。像是Paramount+正在制作的以《教父》为背景的《参与其中》(The Offer),Colin Hanks、Miles Teller等人参演,还有正在企划的关于Bernardo Bertolucci于1972年执导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背后的创作故事的迷你剧...许多影史名片或是热门影片的创作历程- -尤其是背后新闻耳熟能详或是伴随着重大事件的,也成为被挖掘的故事选材。FX的《宿敌》第一季、Disney+已经稳步迈入第三季的《歌舞青春:音乐剧集》或许提供了一些正向示范,在创作上连通不同形式上的“对话”也容易预先吸引对本身故事感兴趣的观众。
英剧方面也同样有“英剧史”的一些追踪,早前Michael Sheen挑战了ITV的《问答》与背后的节目丑闻,如今《贪婪》和《难得幸福》的Steve Coogan确认出演的BBC1台剧情剧《清算》(The Reckoning),也作为“丑闻型”故事回顾了Jimmy Savile的侵害丑闻,尽管开发时就曾经遭到质疑,但BBC自身以及主创希望通过这个作为初代唱片骑师、资深音乐节目主持的电视名人,到最终被超过450人指控行为不端的,探索当时的“默许”的业态文化。

由Jessica Chastain与Michael Shannon领衔的Paramount+六集乡村音乐题材传记剧《乔治和塔米》(George & Tammy)则聚焦乡村音乐史的经典伉俪Tammy Wynette以及自己当时的丈夫George Jones,曾凭借《众神与野兽》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Bill Condon参与的「Frank Sinatra传记剧集」企划、《处女情缘》“Rogelio” Jaime Camil诠释墨西哥音乐巨匠Vicente Fernandez主演的剧集- -<The Idol of the People>也双双成为了Netflix正在推进的项目。
当时凭借《海滩救护队》人气高涨的性感女神Pamela Anderson与Mötley Crüe的鼓手Tommy Lee的隐私外泄也成为了Hulu星光熠熠,并且“有料”的限定剧《帕姆与汤米》(Pam & Tommy)的故事Sebastian Stan、Lily James、Seth Rogen组成的主演阵容,对于电视圈依然新鲜。
题材撞车
题材撞车的情况在过去也时有发生,比如同是改编H.G.Wells小说的《世界之战》(War of the Worlds),FOX/StudioCanal已经制作到第三季的版本与BBC的三集,便很雷同。2022年,一些剧集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家庭主妇Candy Montgomery谋害Betty Gore的故事将迎来两版诠释,并且它们都已经完成选角,准备蓄势待发- -HBO Max的《爱与死亡》(Love and Death),请来了《大小谎言》的编剧David E. Kelley执笔,刚刚结束了《旺达.幻视》的Elizabeth Olsen领衔;合作了《恶行》的搭档Nick Antosca和编剧Robin Veith为Hulu打造的《坎迪》(Candy)则是Jessica Biel出演。

“水门事件”也同样是两部剧集的选材,尽管拥有不同的视角,但依然会很好奇各自的诠释:HBO的5集迷你剧《白宫管道工》(The White House Plumbers)由《真探》之后再度回归HBO的Woody Harrelson以及《守望尘世》和《蚊子海岸》的Justin Theroux领衔;而StarZ的《煤气灯》(Gaslit),则吸引了Sean Penn以及Julia Roberts两名帝后级人马领衔。
国际故事

随着流媒体自身的扩张以及少数族裔电视人才更多参与项目拥有的话语权,一一些根据外国作者改编、设置在不同地方的「国际故事」也在悄然流行。FX有James Clavell于1975年发布的七十万字长篇小说《幕府将军》(Shogun),有真田广之加盟;HBO的《寄生虫》剧版;将迎来的英版《百分之十》;今年因为落地后“隔离”争议而登上版面的《外籍之人》(Expats);因为疫情多次延期、Charlie Hunnam的《项塔兰》(Shantaram);HBO Max即将问世的《罪恶东京》还有李敏镐领衔,作为「Apple TV+韩国区」重量级节目的《弹珠球游戏》(Pachinko)...均可笼统地归为此类。
我们或许无从定义它到底该属于什么剧,但在新的一年,我们得以有机会看到更多缤纷、丰富而又多元的故事;或许,依然是电视如此精彩的原因。
11.争议
即将过去的2021年,不少发生在台前幕后的争议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一些来自于电视剧,一些则有对电视剧制作产生影响。以下这些争议事件,值得再次梳理和关注:
《锈烂》与Alec Baldwin

10月21日,新墨西哥州的圣菲,《锈烂》拍摄的现场;Alec Baldwin因事先用于拍摄的道具枪走火,错手造成摄影师Halyna Hutchins身亡、导演Joel Souza受伤。尽管这是一起电影拍摄的事故,并且相关的调查依然在进行当中,但它无疑对片场的拍摄安全以及接下来剧集本身对于枪支的出现(形式)敲响了警钟。
曾经执导了FX剧集《混乱之子》的的Kurt Sutter日前就在即将为Netflix制作的新剧拍摄前,谈到了这起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他表示因为李国豪在93年的悲剧,自己所制作的每一部剧集都有严格的武器管理条例,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每一集都有枪击发生,但这么多年来却从来没有武器意外事件。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片场会有真枪,这是一场严重的因为人为疏忽而造成的事件,他也将在新剧的制作中更加小心的管控所有武器,绝不会让类似事件重演。
疫苗之争

围绕着健康规定与抗疫考虑,去年许多剧组与演员都因为各种“COVID 19 怀疑症”以及错误的示范登上了头条。像是今年年初,《曼达洛人》“Cara” Gina Carano就因为调侃口罩的推文引发争议,其后围绕着诸多时政话题、节日表达,她最终被剧组以及卢卡斯影业请辞;成为了又一引发风波的名人。

出于谨慎,也同样是鼓励更多人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Sean Penn在自己所领衔的StarZ新剧《煤气灯》(Gaslit)拍摄时,要求剧组的所有成员必须接种疫苗。在全员接种没有完成之前,他都将不会参与拍摄;九月底,《煤气灯》全体成员按照规定完成两针注射,Sean才回到剧组继续工作。他的决定以及剧组的跟进不仅仅对于诸多其他团队是良好的示范,也在“奥密克戎”开始对《麻木不仁》最终季、《比弗利娇妻》等剧组/节目组等节目产生新一波的影响之前,至少能够确保疫苗的接种事宜没有因此被怠慢。
同样,ABC日间肥皂剧《综合医院》Ingo Rademacher和Steve Burton两名成员因为拒绝疫苗接种,从剧组离开;而FOX《紧急呼救》“Michel” Rockmond Dunbar在以“宗教、医学情况”的理由寻求疫苗接种豁免遭遇拒绝后,也已经离开;至于Disney+《野鸭变凤凰》“Gordon” Emilio Esteve野也疑因相关事宜,最终决意离开剧组。“应接、尽接”,仍然会是持续于剧组推行的基本管理。
收视率通稿与数据透明度

流媒体的不断崛起以及全新的统计方式,也让观看数据变得更加难以测算。2021年,我们越来越多的能看到“破纪录观看”式的通稿;一部剧集上映是“破纪录”,另一部剧集又马上是“历史前十”...但比之于传统电视有详尽的收视测算方式与统计公布,流媒体依然停留在“它说/它们说”的地步。
不可否认的是像Netflix、Amazon这样相对进入市场较久的流媒体一直有作出努力- -无论是会更全面地将数据反馈给制作人与演员,还是可视化的热门搜索、地区前十,还有给予第三方调查机构与软件更多的权限。但若说能完全清晰地呈现,依然有一定的距离。比如Netflix统计的范围和具体规则是在剧集首播后的28天内,点开「任意一集」「观看时间达到至少两分钟」的用户数量;这个方法显然有一定的缺陷,以《鱿鱼游戏》为例,在开始创造收看记录并通过通稿的方式预告的时候,不能及时在第三方的调查中得到体现便是一个有些引人尴尬的现象。
当然,Netflix已经承诺在未来提供更多数据、比较清晰的财报(中的用户订阅数据)和社交媒体讨论度依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流媒体剧集的真实人气(与影响力)和平台本身的具体表现。更理想的测算方式能否出现,还是让人拭目以待。
其它

关于剧组拍摄行为的不当指控以及其后造成的人事变动依然持续的进行中。收到多宗行为不端报告以及针对展开的人力资源部门调查后,ABC喜剧《戈德堡一家》本月请辞“Murray”的扮演者 Jeff Garlin,他将不再担任本剧的男主角。
尽管Jeff在接受访问时确认了自己在接受调查的事实,但同时也否认了相关的指控;不过多名剧组工作人员都表示他在现场经常言语暴力以及语言骚扰,更因为一次粗口,与担任他替身的演员发生了肢体冲突。
而《欲望都市》“Mr.Big” Chris Noth也因为2004年一宗投诉被立案调查。事发后Chris已经遭遇了合作的商业品牌Peloton和经纪公司、CBS剧集《伸冤人》第二季的解约。《就这样…》的交代似乎也成为了某种“预告”性动作,蹊跷又玄妙。
此外,CNN的Chris Cuomo、被《参与其中》与《煤气灯》解雇的Armie Hammer、《防弹兄弟》的英国演员Noel Clarke...也在今年引起了争议。
12.逝者
即将过去的2020年,也有很多有才华、伟大的电视人们离开。他们曾经出演过的角色、参演的节目,都会永远留在荧幕上,陪伴观众度过未来更多的岁月。在这里,也要重新用一次新的方式来认识你们:
今年的头一个月,两名无比优秀的女演员就离开了我们:

创造艾美奖女演员提名(获奖)纪录,凭借《最后一场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Cloris Leachman在1月27日于自己的家中安详地离世,享年94岁。她最后一个较为人广泛熟悉的角色可能是FOX的喜剧《家有喜旺》“Maw Maw”一角,而即使是2019年,她也曾在复活的《我为卿狂》出现了10集。

一天后,三届艾美奖、荣誉奥斯卡奖得主Cicely Tyson由自己的经理人确认离世,享年96岁。
刚刚在今年出版了个人回忆录的Cicely是一位对荧屏非裔女性形象和女性权益有着无比重要意义的先锋人物。对于多数人来说,《相助》“Constantine”和《逍遥法外》饰演 Annalise Keating母亲“Ophelia Harkness”是她近年来最广为人知的两个角色。后者的演出也曾让她四次提名艾美奖的最佳客串女演员奖。

3月23日,《戈德堡一家》饰演“Beverly”父亲,孩子们姥爷“Albert ‘Pops’ Solomon”的演员George Segal在日前因为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状,在加州去世,享年87岁。
他曾凭借《灵欲春宵》获得过第39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也五次获得金球奖提名;担任常规演员的剧集还包括NBC的《其父“奇”女》、TV Land的《35岁退休》等等。4月8日播出的《戈德堡一家》将会是他最后一次出演的集数。

一天后,出演《发展受阻》“Lucille”,配音《间谍亚契》“Malory”的资深演员Jessica Walter在自己纽约的家中,在睡梦中去世,享年80岁。她从上世纪60年代就入行,其后参与了多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电影、喜剧以及戏剧演出;她曾拿下了艾美奖的(迷你剧类)最佳女主角,也在其后多次提名。

5月1日,曾凭借《月色撩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主演了《都市传说》系列、《性与暴力》等剧集的资深演员Olympia Dukakis日前于自己在纽约的家里因病去世,享年89岁。
Olympia于1961年入行,她最早在一些剧院里从事表演;之后开始在大大小小的影视剧里进行演出。对剧迷来说,她最出名的荧幕形象莫过于1993年的迷你剧《都市传说》“Anna”这个角色,在1998、2001以及2019年Netflix复活版的三个后续版本中,她都有出现。而即使80多岁,Olympia也曾主演了三季的加拿大剧集《性与暴力》,该剧获得了不少的好评与表彰。

8月29日,资深演员Ed Asner在自己的家里去世,享年91岁。
入行超过60年的Ed曾凭借《玛丽.泰勒.摩尔秀》中“Lou Grant”一角首次获得肯定,这个角色不仅帮助他三次获得(六次提名)艾美奖的喜剧男配角奖;之后更因为受到观众欢迎,拥有了自己的同名衍生剧。独力领衔之后,该剧更是两获艾美奖(五次提名)喜剧类最佳男主角的表彰。
他最为人熟悉的演出参与包括了《飞屋环游记》为“Carl Fredricksen”配音。而即使是在近年,他也于Netflix喜剧《麻木不仁》、《眼镜蛇》等剧进行了客串。

9月6日,出演了《恶魔之地》“Montrose”、《火线》“Omar”等剧集的演员Michael K. Williams在自己的寓所去世,享年54岁。
具体的死因没有被他的家人披露与确认,但已经有多家媒体报道可能与药品过量使用有关;现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于这方面展开调查,并将在不久后公开结果。
Michael一共提名四次艾美奖的演技类提名,除去上面两部剧集之外,《大西洋帝国》、《罪夜之奔》、《有色眼镜》、《海普与雷纳德》等剧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近年来,他也有出演《红海潜水俱乐部》、《为奴十二年》、《布鲁克林谜案》等电影。他还凭借他在《恶魔之地》的表演让他获得了今年艾美奖(剧情类)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9月21日,《妙警贼探》“Mozzie”、《欲望都市》“Stanford” Willie Garson因为胰腺癌去世,享年57岁。因为《欲望都市》,他和同剧搭档Sarah Jessica Parker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今年开播的《就这样...》也是他最后一部出演的电视剧。
此外,活跃于九十年代《周六夜现场》/曾负责三季<Weekend Update>板块领衔的喜剧演员Norm Macdonald、曾主演了《浴血黑帮》“Polly”、《哈利波特》系列“Narcissa Malfoy”、《低俗怪谈》“Evelyn”等多个角色的英国女演员Helen McCrory、《识骨寻踪》“Howard” Heath Freeman等人也相继于今年离开。
R.I.P.
13.完结的剧集
不乏“有生之年”的回归,就有“在这里离开”的告别。过去的一年里,一些为我们喜欢的剧集说再见。或许未来它们会重新以新的方式被拾起,但这里就先对成功的过往表达一声珍重再见:

4月11日,《无耻之徒》画上句号,完结了长达10年、11季140集的播出。它可能与《办公室》一样,是极少数成功又常青的“英改美”案例;也曾历经了许多的换角与卡司风波,当中的不少演员已经成长为能收获自己领衔剧集的电视人。它还成为最先一批挑战着艾美奖关于“剧情喜剧(Dramedy)”定义的作品,“Frank” William H.Macy率领的一众演员演活了这个故事。

《百味超市》与《神烦警探》各自的告别,标志着曾经让我们熟悉的“NBC系”剧集[“工作地点喜剧潮”] 进一步减少。尤其是后者,在经过了从FOX“搬家”至NBC后,又同样贡献了出彩的三季。
现实世界太多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包括George Floyd之后对于警务题材的挑剔和冷感;以及转移电视网后几乎意味着“寿命”本就有期;能坚持到这里不可思议- -尤其剧集在呼应改变的部分,也已经用最圆滑与得体的方式来囊括了这两年的疯狂与混乱,没有因为喜剧就此选择逃避。最让人感到难得的是在拍摄条件异常艰难的时候,几乎所有熟悉的老朋友都回来了一次;没留任何遗憾,可以说告别真的异常潇洒。

期待从属于这类的新经典可以在未来某个节点重新崛起,Michael Schur先生的灵感还能再爆发。而也正式因为这两部的完结,为Vicky与Nancy创办的专注流行文化的播客【大小荧幕 Big Little Screens】提供了关于做这期探讨的契机,所以在这里,也忍不住再次邀请喜欢喜剧的朋友,不要错过这期节目的收听。
《姿态》在三季后的落幕,同样充满意义- -它作为“史料”级别的剧集出现,不仅在戏内完成了对于社群史的新鲜、另类而又热闹的纪录;而戏外对于更多人才的挖掘、同类项目的鼓励也让人难忘。
CBS播出八季的《极品老妈》、七季的《海军罪案调查处:新奥尔良》,CBS/CW的《超级少女》,ABC/FOX的《最后一人》,FOX/Netflix的《路西法》...仿佛在此前的报告里还在记述它们重要的集数里程碑就是昨天,但它们也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从舞台退出。

而Apple TV+在今年首次有了“砍剧”(8月的《小声音》,10月的《科曼先生》),还有这两年疫情带来的拍摄困难与一些续订/取消决定的重新评估,很多个性喜剧其实并不算是输于人气与口碑的“取消”,只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完结;但它们所创造的价值却依然值得回看- -《女大当自强》《非常病患》《年轻一代》《非典型孤独》《青春期的我们》《疯狂教授生物课》...喜剧依然“唔易做”,但它们对各自题材的捕捉与挖掘,还是很难得。
14.荣耀时刻
以Netflix为代表的流媒体对于集数/季数不断升级的严苛调整,更加快速的数据回报期望,还有在创意上的考量与过往的“离网播映权”对于一部剧集不再成为最为诱人的因素。如今能跨过重要集数里程碑时刻的剧集越来越少,列出这些剧集,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刷新了这些数字,也更因为能在飞速变化的今天,保持充沛的生命力以及内容的坚持。这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2月6日,NBC的《周六夜现场》迎来了由《富家穷路》Dan Levy主持,Phoebe Bridgers担任音乐嘉宾的第900集。该节目下个关键性时刻可能会是第五十季和一千集的纪录,还在今年传出了Sky意欲开发英版的消息。而James Corden以及Jimmy Fallon各自的晚间秀节目也分别来到了1000和1500集,稳中有进,依然以稳定的表现在各自档期活跃。

不停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辛普森一家》在今年的3月21日,迎来了全剧的第七百集。作为盘活FOX周日动画夜的“功臣”,也依然维持着稳定的受众。


10月20日和21日,分别是Dick Wolf两部NBC剧集- -《风城烈焰》与《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跨过200集和500集的日子。前者标志着从2012年正式启动的“芝加哥系列”应该都有很大可能紧跟母剧步伐,跨过这些重要的时刻;后者也依然是广播电视网最常青的存在,而衍生剧《有组织犯罪》以及原系列在明年2月的回归,又让“Law & Order系列”重新在NBC活络了起来。
此外,CW的《河谷镇》、《闪电侠》、《明日传奇》等剧集也在今年跨过了重要的集数时刻,尽管它并非质量时刻在线的经典之作,但在广播电视网如此艰难存活的今天,曾经的“小透明”CW能够探索出自己的节目路线,也依然难得。

9月19日举行的第73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上,《足球教练》打破《欢乐合唱团》曾经的纪录,以20项总提名(13项为主要类别提名)成为了有史以来获得最多提名的一年级新剧。它不仅帮助成立两年多、猛抢项目的Apple TV+在喜剧类站稳脚跟,也因为明快的调性与主题,在当下的时刻提供了一份温暖的慰藉。最终,该剧将包括最佳喜剧在内的四项大奖收入囊中,也正式宣告着喜剧类新“霸主”的诞生。

而在剧情类方面,Netflix第二阶段(第三-四季)落幕的《王冠》直接将七大类别奖项全部包揽;成为了继HBO《天使在美国》(56届)、PopTV《富家穷路》(72届)又一部完成大满贯的剧集,也同样是剧情类“首次”。尽管仍然被诟病于这些奖项是否是“选无可选”或是“英伦狂热”,但走到第四季保持细煲用心的品质,以及每阶段演员们都很上乘的演绎,它依然难得。明年,第三阶段将会启幕,我们会看到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章...
连同上半年的金球与评论家选择奖,年仅31岁的Josh O'Connor也成功累积了自己的奖座。这位演员的未来与更多可能性,让人无比期待。
15.私人之选
今年或许是自己完成季数最少的一年;尤其是开始认真统计的这三年里,已经从最开始的接近180变成如今的仅剩两位数。一些剧集,可能冲着热闹以及完成剧评,率先开了,但没能及时收尾有点影响了自己的标记数量;另外一方面,就是这年生活上经历的重大变化与其它事务的分散,或许也是造成这个大幅下滑的关键原因。
以下仍然是分享些这年给我带来了很多感受的作品。它们或许不足以被称为 “最好”、“最佳”,但是在这年里它们创造了无比深刻的瞬间,让自己的生活也因为这些瞬间变得更加光彩。
I《大学女生的性生活》第一季/HBO Max

《亢奋》《性教育》《英文系主任》《好想做一次》等拥有相似设定/同主创/同风格的剧集的各路夹击中杀出一条“血路”,延续性话题与成长故事的纠葛,也试着用更为轻松的笔触来延伸更多话题。充满激情、热爱喜剧的,坚强、自我的,逗趣、却偶尔犯浑的,强势、优秀的,Mindy将自己过往角色讨喜或是更理想的人格投射到了四个“自己”当中- -尽管每个女孩的性格略微标签化,但也很意外受用于这种建构。不过首播集的优秀以及由成人演员加持的故事支撑,在之后进入到半小时/集略微走低;下季应该考虑增加家长的戏份或是各人更多的兴趣生活线,而非只停留在咸湿的勾勾缠缠之中。Pauline Chalamet好会演,今年最大的惊喜~!
II《姿态》第三季/FX

盛大、绚烂多彩的开场,平静、意味深长的谢幕。最终季好像不再有更多勾心斗角的较量,或是每晚都沸腾于上方的喧嚣;每次舞会都是为了一个充满纪念性时刻,有人在这里不停消失、斗争和努力向前进。第二季勇敢选择的转向让它成为了这个世代荧幕上关于LGBTQIA+最重要的作品,Billy Porter在最终季接受的访问,共同帮助其成为了别致的“史料级”电视剧,定会生生不息、并在之后不断被人检阅与仰敬它的价值。#Farewell
III《百味超市》第六季/NBC

NBC又一员“大将”完结,万分舍不得,再度哭成狗;从首季集数不够极度担心它会被取消的惊恐,再到“Myrtle”的演员去世,“Sandra”被提拔为常规…点滴时刻都组成了追剧时光的最美好记忆。从在“后.《办公室》”时代,如同万千喜剧对于其精神永不厌倦的模仿和致敬;再到永远走在关心劳工权益、职业道德、工作安全这些话题的关心最前线。还是那句老话,它最终所达到的、企及的高度在广播网喜剧里真心难得。To quote, “Working people have (it) harder and harder these days… we believe that things will get better when 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 这部剧依然会是最强的应援曲。
IV《公寓大楼里的谋杀案》第一季/Hulu

用钱堆出的星光~果然香。在有线和广播网拿下一个就是胜利的阵容,此番快乐组队,未战就赢;菲姐、Sting、Fallon…未免太给面儿。真实罪案、播客、固定空间whodunnit等种种元素的高度重复,却用喜剧冲开;剑走偏锋,还能与众不同。必须说Steve和Martin的搭档本身就有预想的火花,Selena却能很快提供不错的磨合;除去角色自身的故事线未有太多惊喜(或是累赘),已经算亮眼。第七集的全默剧设计以及所提到的<Brazzos>衍生也为故事世界搭构了更多可能性,一次对大家都热衷的事物,诚挚而又热闹的庆祝。
V《女佣》/Netflix

Stephanie Land的原书关于这个社会最生动的探视,以及自己如何与这个体系的对抗与挣扎;那小心翼翼使用不至于被人白眼的消费券,奇怪却又真正可以省下什么的“底层生活智慧”,以及“为何沦落至此”的无奈;还有一种仿佛存在于近藤麻理惠节目对不同房子的打扫实录。剧作化后,拿掉了这方面的故事,上手了许多戏剧转折;很多对周遭的观察全部改为想要生存下去、展示有如何强大的女性赞颂与聚焦;它不仅仅关于一个不断失败却又站起来的Alex,也有永不服输的Regina,更或是庇护所走走停停的女人们…两个方向的展开都很动人,也能戳中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VI《大哥大姐没出息》第二季/HBO Max

谁曾想到距离上季已经快等了三年,HBO Max“救”了又一部小糊剧;这么好的卡司和并不高昂的成本与故事,想不到任何理由不做标准回归。调侃贾婷不能再唱歌、Angelina Jolie和那一堆演了没演的《沉睡魔咒》电影甚至是第七集提前“预判”女导演拿了金棕榈…依然火力全开,依然深谙流行文化梗。“Pat”的晨间主妇秀模仿深入精髓,客串的Brandon Scott Jones依然如同他出现的无数剧与电影成功抢镜。全家逐梦娱乐圈的故事固然丰富好笑,但希望下季之间也能塞上一些真正让四人在一起的家庭戏。
VII《英文系主任》/Netflix

一个演员最幸福的事情:能够被赋予自己想要去尝试和挑战的机会。SNL、颁奖礼、致辞、颁奖人之后,我Oh真的从那些“疯狂”的正剧角色“脱身”,演到了这部很风趣却又睿智的喜剧;事业粉感到无比幸福❤。大学的背景常常被作为超龄爱情戏的实验室,抑或下刻就是都市传说的黑洞;但人们却忘记了它同样是思想的竞技场,以及对这世代最前端的反映。留住学生,教员年龄的碰撞,以及当下抵制文化与敏感议题的交融…有引经据典的讽刺,也有纪录,这些支线故事都似「大公园」完成了对自身领域最详细也“尴尬”的捕捉。而这之外的,还有几乎每个人在从中寻找自己身份与位置的故事;Ji-Yoon的角色独特,又充满意义。只可惜剧集略短,还以迷你剧制作;殷切希望有第二季,或者其它形式的外传。
Honorable Mention:
☆《妹子再成团》第一季/Peacock
☆《凯文滚一边》第一季/AMC
☆《罗瑟福的失败》第一季/Peacock
☆《无为大师》第三季/Netflix
☆《地下铁道》/Amazon
最难忘的表演:
Jean Smart @ Hacks & Mare of Easttown

“年龄”这件事,一切皆有可能。
Ashley Park @ Emily in Paris Season 2 & Girls5Eva

有些人的幽默感,可以信手拈来。
希望明年可以再见,希望被更多地看到,也希望自己在做的、坚持做的事情都能不断继续下去。
【发布于吉尔伯在看剧(ID:TelJunk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