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人
最近听到朋友一句话,怎么去渡人?对于很多人,尤其是聪明人,越是不能同他讲硬道理。他脑中的第一反应便是:有什么反例,是不能验证该道理成立的?他自会无比坚定的,对未经他验证的东西感到怀疑。
那如何去渡这类人呢?就是只讲事实,只讲你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仅仅是evidence,是details也可。他们自动会产生好奇心,去自己尝试下判断。
另一种方法便是,正话反说,既然他的反向思维在试着寻找反例,那么不妨反着说,说这个事情,我自己怎么怎么不妥,那么此时他的反向思维便会开始work。他情不自禁挑毛病,试图思考的同时,他自己便会意识到他想要寻找的真理。
我也顿然发现自己在生活中与很多人尝试“讲道理”,每个人对此反应不一样:有的人能与我迅速产生火花;有些人则是听不进去,会排斥/抗拒/怀疑;有些人则直接上来就怼。
反思以上三类人,并无孰对孰错,只是环境,背景,经验不同罢了。我们看到一样事物,喜欢它们,某种程度上,都在寻找大脑中熟悉的感觉,那种相似性一旦形成,便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产生认同和喜欢——这与小狗狗顺着尿味找妈妈,和我们会喜欢听似曾相识的旋律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喜欢“近处”的事物,而并非“远方”的:我们仅仅对熟悉的远方感到好奇而已。
那么如何渡“远方的人”呢?于我而言,细数那些enlightment的“顿悟时刻”,也不是听到别人加工好的菜,端到我面前,而是听到故事/例子后,像一面镜子一般,照到自己,顿然开悟。开悟是一个照镜子的过程,未必有着严谨的逻辑,而是瞬间的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
摆事实,simply摆事实就可以了,不用费劲儿讲道理,每个人自有他的道理,请让他们自己去追随真理。放他们去吧。
平日说话很快,从一个topic迅速jump into another,享受朋友间“心性想通”的快感,但对“远方的人”呢?自顾自地说话无疑是不友好的,会被人理解成show off的,耍大牌的。
但没有人会拒绝故事,那些或平淡,或激烈的故事,可以非常容有进入人的内心,使之产生共鸣。不方便说的话,加上包装,戴上帽子,明者自鉴,不明者也不多怪。故事像一面镜子,叙述他人,照见自己。
这么一来,我就看到了“非虚构”的力量,记录故事,展现故事,通过故事,记录,照见,点亮。
在拯救世界的路上,故事便是我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