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杭州,俯瞰短暂却盛大的深秋
杭州的秋天常常非常盛大,每年西湖边都会来一场泼墨重彩。今年同样如此,但显得特别短暂。不知是因为疫情之下怪诞离奇之事的频繁所致,还是气候学上真就如此。太多事情,只可皮里阳秋,便常常独行于这片难得的湖山之间,有时追光逐影沉浸其中,满眼山川草木;有时短暂逃避以纾心结,心中并无他物。

平时不算太重器与技,但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科技进步带来的其他可能,比如,大疆就为喜欢拍照的人开拓了无穷视野,而且产品一代比一代进步明显。今年秋天我换了航拍器,短短两三年时间,在操作方式、图传信号、飞行速度、弱光画质等太多方面,都有了质的改变,于是又忍不住故地重游,探索西湖的角角落落。
杨公堤沿线
对杨公堤沿线的喜欢,我从来不吝用词,曲院风荷曲径通幽,茅家埠枕山纳湖,乌龟潭鹆鹄湾清静幽秘,花港观鱼曲水深流。总体上,整个沿线都不会像湖滨、断桥、南北山路那样常年人流不息。如果在城市初醒的清晨,或气温骤变的时候来,那更会有难得的体验。加之这一带游船悠游,鸳鸯、白鹭、䴙䴘、黑水鸡、鸬鹚身影翩跹,真真动静结合,韵味无穷。








苏堤和雷峰塔
苏堤本身有点了无生趣,但好在它的位置,东观西湖三岛,西眺隐隐群山,可以说是西湖四处视野极佳之地。雷峰塔本身我也不感兴趣,来杭十四年一次都没有登临,但你又不能否认它极具地标感——古人真是会选地方,在矮矮的夕照山边,临湖造了这么个建筑,让西湖南边的天际线有了一个视觉焦点,甚至无论哪个视角看都恰到好处。我尝试过多次在那个位置隐去雷峰塔,画面骤然失色。












钱塘江和六和塔
家住钱塘江畔,出了小区就是江边,照理说拍摄是最方便的,但对城市建筑的兴趣似乎比对山川草木要淡很多,何况杭州的城建其实十分平庸。倒是对江边真正的文物六和塔很感兴趣,胜过雷峰塔、保俶塔。钱塘江有多个拐弯,靠近西湖以南群山之处,来了一个大大的弓背,古时潮涌很容易决堤,于是,此处便有了镇江之塔名曰六合,身形魁梧,有大将之风,这一站便是千年。登塔远望,视野破佳。








以下是其他零散的一些航拍:
梅岭南路,春天这里喝茶者众,深秋这里的水杉在万绿丛中一条红,很美。





有一次去白鹤峰,升起航拍器一看,惊呆了,山岚四起,景色极佳。



玉皇山的位置极好,附近曾是皇家苑囿,某次爬山拍了一圈。





工作在武林广场一带,高楼密集,人流也多,拍得很少。




杭州的城市建设经常很割裂,比如临平,像是一座孤悬于外的卫星城。


最后插播广告,一本是我的新书(马上要变旧书了,今年5月出版,宣传太少对不住责编了),一本是朋友三石头的新书。两本都关于旅行,我这本侧重国内,三石头这本均是国外旅行。
我的新书介绍:哪个地方,曾感动过你? 三石头的新书介绍:想和你一起,环游世界 喜欢的朋友打开当当、京东、淘宝等,搜索“长歌行 林陌”或“风走八千里 三石头”,均有售:


(未经允许,谢绝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