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2021年第三季度阅读记录
到年底了,发现第三季度的阅读记录还没补上去,本来想写成下半年记录,但是一来操作起来繁琐,二来还能硬水两篇,既然这样,干脆找补,何乐而不为。
文学
说部之乱 朱岳

豆瓣“秃顶会”创始人,后浪文学知名编辑,以及……神奇小说家朱岳先生的小说,买了一本至今没看,反而在微信读书上读完他早期的这本短篇小说集。
从我的喜好来说,我是非常喜欢这本书的。
好的想象力有剧情上的表现,也有一种趣味意象的表现,这本书属于后者。有人会看得莫名其妙,但我看得津津有味。就因为里面的想象常给我“靠还能这样子”的赞叹,也有“我擦,我有时候发呆想的就是这事啊”的同感。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秘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信息量大,对小说技法的解读非常深入,态度诚恳,读的过程不断刷新对小说的认知。
果然只要想得深邃,任何技艺都能呈现出哲学与艺术相交融的思维光芒!
热爱读小说和文学的朋友们,请拜读一遍好么?
寻琴者 郭强生
我对小说内容震撼不大,对宣传推荐的言辞震撼挺大。
往复书简:初恋与不伦 [日] 坂元裕二

总感觉日本人特别会写信,读过几本有信件内容或形式的小说,那种粘稠的暧昧的信件文字读起来特别有临场感。
这本也如此,你会为两个在不确定不安全环境里互相信任的主人公紧张和脑补,在两个立场切换而不感到突兀。
坂元裕二会写金句,这本书里倒是收着一些(当然,还是有的,比如那个悲伤是相交回的河流,我流向你,你流向我),以及喜欢写独特的人这种取好,还是埋在了书里面。
断背山 [美] 安妮·普鲁

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看了安妮·普鲁的小说。
这本比怀俄明故事系列后两本相较来说,弱了很多,枯燥的风土、死气沉沉的生活让我读得昏昏欲睡。
最后一篇《断背山》却是柳暗花明,电影我没有看过,但是原著这一篇既有西部风光又有动人的感情,放在安妮普鲁整个“怀俄明系列”,都是别具一格且特别温柔伤感的一篇。
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那么好 刘按

书名自恋又臭屁,读完感觉,作者的确很臭屁!
但我其实蛮喜欢里面这些短篇的形式,短,有脑洞,有神秘,有形式的探究……就是不能一次看完,不然会觉得重复,看到后面都没有太多其他招了,会觉得单调。
但的确有好几个短篇拍案叫绝,特别像我喜欢的那些日式漫画家画奇奇怪怪超短篇的味道。我也想写这一种。
交谈 林文月

有那一代人的优雅、温柔与彬彬有礼。文笔也是见字如面般的温和。
但能看得出,她是生活在一个优渥的环境里,能过着相对富足、文明的生活,方便她做学问,体验那个年代难得的小资情绪。
但也因此,会发现,她离真正的人民的生活,隔得非常遥远。
经典十讲
李继宏

很有实用价值的十本经典文学的导读(应该是做翻译前言用)。另,我本身对所谓的给李继宏招黑的“我的翻译就是比前辈好”等营销用语并不是很感冒,关键还是要看他做了实事没有,这本书也收录了他的“辟谣”文,可以看出他的自信与钻研。
翻译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放不断深化的一门技术,前人的经典不代表是正确的,总要有人要继续摸着石头去寻找和开拓“更准确”的翻译文本。
我可不這麼想 [日]佐野洋子

又痞又自我又善良又敏感脆弱的有趣老太太。
未来学大会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看到五分之四还是倍感折磨,因为我完全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直到读完最后的五分之一,我才知道“卧草!原来讲的是个这!”这是一个后来在科幻电影和小说不断论述的“真实还是虚构”的科幻作品,想到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作品,读起来还是这么新,就肃然起敬!
书情书 (德) 布克哈德·施皮南

一本爱书人写的关于书的各种小感想。作为一个囤书如山倒的人来说,这本书很多小情节让我心有戚戚焉。喜欢书,有时候真的是书本身的存在,大过于它的内容。这真的是无解的囤物癖的一种。
海边的房间 黄丽群

这大概是今年为止看过最惊喜的小说集了。文字表达典雅细密,在看似温和平淡的叙述中,展现的却是日常里的反常故事,每每都是读到结尾,猛然醒悟“等等,它刚才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做反转容易,做这种潜伏在表面故事下挖掘冰山并将其翻倒过来的反转简直就是让人嫉妒的天赋。
单拎出来每个故事看似火辣:养女和养父的诡异情感、和自己恋爱的梦游宅男、算命的父亲与绝症的儿子……但你读起来完全没有异世界之感,而是非常真实,在真实中接受着慢慢的变化,在留有余韵的结尾中给你惊魂一击!
小镇奇谈 七月

这次的故事还蛮带感的,给各种“集体记忆”偏差寻找到了一个合理解释,而且很有“中国特色”,是有点《怪奇物语》中国版的味道。期待影视化拍出来的效果。
但是真的,看各路大咖的五星推销真的很容易起逆反心理,上一次的《群星》整得好像中国科幻就此统一宇宙一样,读完之后非常失望。这次依旧还是这种高到离谱的吹捧,就不怕起反效果么~就感觉是不是中国科幻圈“苦刘慈欣久矣”,一定要造一个新神出来?
沿着季风的方向 : 从印度到东南亚的旅程 刘子超

这些地方我应该都不会去,但偶尔需要生活在别处,刘子超的这本游记帮我体验了那一段湿热光怪的季风生活。
社科
呼吸:每个人都需要自我肯定 呼吸02: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英国Breathe编辑部


那种美好生活类的杂志。
排版精美,内容丰富,里面有些文章有点百度搜索文,不难看,但也仅仅是泛泛,明白一些平常不会特别关注但看了会说哦是这样啊的小道理小常识,无聊的时候可以翻一翻。
感觉适合放在商场,理发店等场所,让人抽出来打发一下时间。
如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 同时提高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的高效学习法 [日]粂原圭太郎

书名很标题党,内容也很清单向,几乎没什么理论性,从作者的学习方法经验出发,能不能成系统存疑,但有部分条目的学习方式也是值得借鉴。
只是这类书怎么说都有有用,没有主观能动性的配合就都是白搭。(对,我看过了就等于会了~~)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刮刮油

文风幽默,事例典型,看得出是一个自省、好玩又爱孩子的好爸爸。
全书的中心主要是“教育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没有科学的理论,而是从刮刮油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
从道理来看这书提出来的观点当然是正确开明理智的,只是我会产生和其他类似的育儿书一样的空虚感,书里的爸爸的教育“太正确”“太明白道理”“因为有同理心而能平静面对娃搞出来的一切”,但育儿是伴随着“愤怒”“焦躁”“痛苦”等一系列负面情绪的过程,大家在总结这些正确的育儿事例的同时,好像或多或少忽略或轻松化带娃时抑制不住的“愤怒冲动”。这总让我读的时候有点不耐烦。
知日·BGM之魂

很久没看《知日》了,以前的印象一直都是“华而不实”,但这期BGM之魂居然做得还不错,对各路配乐大师的采访和专稿,既补充了我的认知,也是我听一些日剧日影OST的回顾。
虽然绝大部分的访谈比较水,但一定程度照顾到了我这种小白,读完之后有很多收获。
知日:日本游戏完全进化史

豆瓣评分不是很高~但在我这边尚可。作为一个游戏浅层爱好者,里面的文章采访还是让我对日本游戏文化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至于深度方面,因为不了解,这种百科型的堆图堆文倒还是可以接受。
不过,如果我是个深度爱游戏迷,估计很多会不合格吧?如同那本《太爱漫画了》在我看来就非常表面……
塞林格:艺术家逃跑了 [美]托马斯·贝勒

读完这本书,对塞林格依旧没有太大了解,反而了解了作者……
是一本通过作者观点去想象塞林格的传记。时不时皱一下眉头:可以这样写么?
李白传 李长之

文风真的看不出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写的,大白话,浅显易懂,有作者本身的抱负和映照在,但的确有些和史实有出入。
不过,作为李白生平初印象来看,也是蛮值得看的入门书。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李诞

不是完全的“脱口秀工具手册”,更多讲的还是在脱口秀上面的工作态度问题。
这个嘛一般没有正确或错误,但若真的想认真对待脱口秀,李诞的这本书可以作为参考。
如果想学比较标准的脱口秀手法,还是要看一下《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动漫绘本
BLUE : AND OTHER SHORT PIECES [日]山本直樹

七分色情,三分文艺。然而色情不够欲,文艺不够迷。在三星和四星徘徊。
想着92年的漫画就有这样的表达,以及这本短篇漫画的“历史意义”,还是给个四星~~
一根棒 [日]高野文子

读库出的五本漫画单行本里最喜欢的一本。极具文学性。人的那种暧昧的、言说不能的、灵光一现的小思绪把握得非常好,画风简洁,故事风格多变,特别喜欢第一个故事,那些轻轻流动的情绪没有明说,都暗藏在主角夫妇的眼神里、动作里还有城市的夜里。
另外特别喜欢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好读,好翻,对话框字体选用正确,对白排列方式贴合阅读顺序,这在当下国内的引进漫画非常难得。
朋友们 [日] 高野文子

作为高野文子早期的漫画作品,有点稚嫩,但是简洁干净的风格,还有舒缓的文学性在这时就已经显现出来。高野文子喜欢在分镜视角做各种尝试,而且对时代氛围和少女内心的细节把控特别让我喜欢~
当然,最后一篇,还是有点太胡闹了……
不过,高野文子的这种风格,并不会显得老气,她穿越了时代,让几十年后的读者读起来,都好像是读一个当下的作品,真好。
我的褥子 我的被子 我的枕头 (日)高野文子

刚入手这本绘本的好几个晚上,给孩子讲了两遍这个绘本,她就安心地听着音乐不吵不闹不讲条件地睡了。所以,是不是这本温柔的绘本发挥了功效呢?
不再是一个人吃饭啦 [日] 高木直子

常规性购入,高木直子的小孩现在都四岁多了吧?我的小孩也快四岁了。
从以前的一个人,到两个人,到一家人……高木直子的绘本和我的生活交替重叠。已经变成了某个朋友对我的定期汇报一般(笑)。这种美食绘本对于没有这种生活需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或许比较乏味。但对我这种粉丝来说,这本讲给全家做饭的绘本依旧延续她的可爱和风趣,大半夜看真是又好看又折磨。
生活味道浓郁。
簡單,不簡單 尚-雅克・桑貝(Jean-Jacques Sempé )

桑贝的画太有意思了,仿佛看了一本漫画版的脱口秀。讽刺得超级犀利~
即使这是1962年的作品,那种人世间的烦恼和做作,依旧故我~
鏡子來了 : 高橋留美子短篇集 [日]高橋留美子

重读。
虽然还是觉得比不上她的日常短篇集,但还是能GET到以前没感受到的高桥式冷幽默。
最后和安达充的互捧自传,看出了惺惺相惜的感动。
乒乓全五冊套書 [日]松本大洋

我是真的顶不了松本大洋的画风,但这套漫画,真的太可怕了,尤其是第五本的分镜,还有漫画体现出来的格局!fuck!人家28,9岁做出来这种东西,真不让人活了!!
阿鼻剑:第一部 寻觅 郑问

有浓浓的武侠气,也有漫画画面的探索精神,但不得不顶锅盖说一句,分镜叙述表现方面,真的不行……就算你是大师之作也不行……
今年的阅读记录: 2021年第二季度阅读记录
© 本文版权归 baichi0038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