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言二拍″的故事探源》陈再明21、12、27
三,诗人与丫鬟(下)
2,《三笑姻缘》否定说
褚人穫《坚瓠集》丁卷四″唐六如″条,俞樾《茶香宜丛钞》卷十七″秋香"条,蒋瑞藻《小说考证》卷三″三笑奇缘″条,都引用《桐下听然》的记载说:″华鸿山学士泊船吴门,見邻船人,独设酒一壶,脱帽狂欢,向人大骂。华学士认为″此定名士。″一问,果然是唐伯虎。大喜,相对痛饮,复大醉。当谈笑之际,华家小姬隔帘窥之而笑。伯虎作《娇女篇》诗赠鸿山。后人便有″傭书后配秋香之诬″。这是说,唐伯虎仅作一诗而已,此外纯属别人的诬蔑。这一说法干脆否认有″点秋香″之事,未免大煞风景。
清人黄蛟起在《西神丛话》中也提出异议说:″唐伯虎点秋香,纯属好事者伪托。此事是无锡俞见安所为。他在舟中见到苏州某富室的婢女美娘,心悦之,卖身富室为奴,得娶美娘。大诗人王渔洋却说:″这既非唐伯虎,又非俞见安事,而是山阴华之任事。华之任年十七,与客登虎丘,見上诲宦家美婢秋香。华改姓名叶昂,鬻身宦家,娶秋香后遁归。又有这样说法:点秋香虽实有其事,但不是唐伯虎所为。王行甫《耳谈》载,吴人陈玄超,少年倜傥不羁,在苏州虎丘見宦家婢秋香,姣好姿媚,便卖身为奴,得娶秋香。
其实,总是学者们多事,无论是唐寅也好,俞见安也好,华之任也好,陈玄超也好,都无关紧要。自然,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士,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读者们便更感有趣些。唐伯虎既然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号,这么一个理想的小说主人公,还能往哪里找啊!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