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请继续晚熟吧
作家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写道:“我不够成熟,不够圆滑,不够老练,没关系,我只不过是一个晚熟的人。”
当今的时代,到处都有速成的机会和浮躁不安的人群。
早熟的人,往往能够抓住机会实现跃迁;晚熟的人,却总是被落在身后慢慢追赶。但是,晚熟的人未必不能成为赢家。他们不通人情世故,却有难得的真诚;不懂趋利避害,却有珍贵的善良;不能一飞冲天,却有十足的后劲。
速成固然可贵,晚熟亦是难得。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年轻人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预示着本性平庸。 如果年轻的时候,处事笨拙,比较晚熟,说明他具有高贵的品质。” 晚熟的人,磨炼过心智,积蓄了力量,反而会厚积薄发,后来居上。拥有敢爱敢恨的真诚,豁达乐观的善良,从容不迫的心态,命运就永远不会落入颓境。晚熟意味着更痴,更笨,也更慢,一时难免会落下风,最终却能赢了人生。
就像《游戏人间》的歌词中所写道的:“也许有一天,我们再相逢,睁开眼睛看清楚,我才是英雄。” 毕竟,人生不是一瞬定胜负的冲刺赛,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走到最后,才是赢家。
本周推荐
《晚熟的人》
作者:莫言
出版年:2020年8月1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根植乡土,小心聆听四面风雨;
塑造典型,大胆挪借八方面容。
作者简介:

莫言,山东高密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
莫言创造了一个以“高密东北乡”为地标的文学世界,这片土地上融汇了真实与想象的故事,不仅可以看作中国社会的缩影,并且能延伸至全人类的生存境遇。他的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意、日、西、俄、韩等五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内容简介:
《晚熟的人》是由12个短篇小说所构成的小说集,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部作品,讲述的是成名后的莫言回到高密东北乡。此时的高密已经成了旅游热点,有红高粱影视城,有山寨版土匪窝,就连莫言那五间摇摇欲坠的房子也挂上了牌子,供天南地北的游客排队观看。
根植乡土,小心聆听四面风雨;塑造典型,大胆挪借八方面容。
故乡人事,但面貌全新,篇幅紧凑,却各有曲直,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从历史深处步入现实百态,自开天辟地臻于气象万千。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莫言,却带给我们陌生惊喜的阅读体验。

十二个故事,依然扎根于高密东北乡,讲述故乡人与事,反映他对时代的关切与思考。尤为特别的是,莫言把“莫言”写进了小说,他说那犹如孙悟空身上拔下一根汗毛,是镜子,是实体与影子,做好了由人评说的准备。
在这本蕴积了近十年的新作中,莫言既延续了以往的创作风格,又明显注入了新的元素——汪洋恣肆中多了冷静直白,梦幻传奇里多了具象写实。他的眼光转向了那些最平凡不起眼的小人物。正是这样一群人,组成了时代演进中的“常”与“变”。
这12个故事,犹如12个坐标被一条无形的线连系起来,讲述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时代的波澜壮阔风起云涌。
原文摘录:
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胆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大后胆越来越小,这就是早熟和晚熟的区别。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真正可怕的坏人还不是那些知道自己坏的人,而是那些不知道自己坏反而认为自己很正确很好的人。——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一个社会的败坏总是与文风的败坏相辅相成,浮夸、暴戾的语言必定会演变成弄虚作假、好勇斗狠的社会现实,反过来说也成立。——引自章节:第十二章